校园一瞥1200字以上

校园一瞥

1200字以上 高三

那大约是十月份的时候了。当时我在学校里无意间发现了三棵树:一棵开着金桂,在寝室楼前;两棵开着丹桂,在食堂门前。先前我一直以为桂花是在夏天开的,所以当我看到满树的桂花时,我有些讶异,甚至错误地认为它们坚持绽放到了秋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开着金桂的树像是顶着金黄色的帽子,而开着丹桂的树则像是戴着橘红色的头套,它们独成一片风景,充溢着一种清新的美感。它们同身后的人流与建筑物相映成趣,又是组成一幅雅俗共赏的画,使我眼前一亮。自我不经意地注意到这三棵树以后,我便开始对它们投以注意,每次经过食堂或者寝室,总要抬头稍稍看一看,算作是短暂的欣赏。

我一直认为,能在校园里看到花开,应当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我先前是从没有在校园看见过一朵花的。我记得之前学《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说“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如今桂花也新开在这里,那么,我也可以模仿着说一句:“桂花做了这所学校里的新客了。”但若是要更贴切点,把“新客”换为“稀客”兴许更加合适。

但这“稀客”所受到的待遇似乎是有些冷淡的。我几次同我的同学一起经过桂花树,然后把手指抬起来,指着满树的桂花,说:“这桂花真的挺好看的!”可我的同学却只是抬头轻轻看一眼,然后又将头摆回来,有些敷衍地说一声:“还好吧。”我没有什么话能够接下去,所以常常沉默以对,或者迫不得已地转移话题。我显然是想听听他们对桂花树的评论的,可是他们像是没有意识到,似乎这些桂花不过是平平常常的风景。但当一个人饿肚子向食堂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去多看一眼身旁的桂花树,而不是门口等餐的队伍究竟已经多长?寝室楼也是类似的道理了。

生活中某些东西常常是窝在角落里的,譬如这桂花树。若是没有人去欣赏,任由桂花孤独地绽放,那自然是不行的。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言语,但我依旧想替桂花说说话,因为我们不知道桂花什么时候会调零飘落,不知道它的美还能在我们的眼前存留多久。

大约在我注意到桂花两个星期后,我便真的看见桂花飘落了,当时满地皆是逝去的桂花,它们像是极轻松地躺在地上,同那些还生在树梢上的桂花相映成趣。就像是生与死同处在一棵树的身旁,生在上面,死在下面,树叶与地面的距离,竟然有点像生与死的距离。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爱情的距离,但当我看到桂花飘落之景,恍然间觉得,这花朵飘落的距离,应当比爱情还要远,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流逝——一种包含了许多抽象事物的流逝。

有的时候,转瞬即逝是一种美,就像樱花飘落时,粉色花瓣漫天,形似洋洋洒洒作出的画。有一次我甚至走到了桂花树下去,桂花似乎包裹我的全身,从头顶到脚下,一米多的样子,却使我深深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语的遥远,和这遥远中夹杂的美。我喜欢这一切,清新脱俗,是一种难得的消遣,是一种在我闷着脑袋读完书后的精神补品。

可是这美也是转瞬即逝,大约再过一个星期,桂花就落完了,桂花树也变成了普通的树。所以从我第一次发现桂花,再到桂花完全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其实不过三个星期。然而桂花落便落,我们依旧得读书,我们依旧要应试,这并未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想一想,没有人挽留它,它也无法成为我们吃饭时的聊天话题,似乎桂花显得有些可悲了——生命既出现于世上,出现于此,却又无法受人注意,可它生来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本不应该是孤独的,却又孤独地耗过了自己的生命。它有做错什么么?自然是没有的。一切是因为我们对生活太冷淡了。

桂花不能真的只是生活在角落里,我们也不能真的只是拥有狭小的视野。抱有热情的人,会同生活里的桂花友好地交朋友;空怀冷淡的人,却会被生活里的桂花所错过。如今我发现了三树桂花,却也引起了一阵同情。我也只能默默地看着罢了。

人生需要慢下来

800字 初三

身旁匆忙奔走的行人,马路上疾驰而去的汽车,手上无法停止的工作,永远如机器般不断运转的城市……一切都在“快进”,但人生却需要慢下来。

人生就似一场马拉松,只懂得永远埋头往前冲的人是不会胜利的,他只会因为在半途中筋疲力尽而失去继续向前的能力。真正会取得成功的,是那些慢下来,懂得调节自身速度快慢的人。比赛如此,人生亦如此。

慢下来的人生,总会收获许多美好。

最近,一档名为《亲爱的客栈》的综艺节目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收获了超高的点击率与话题量。而与往常的热门综艺有一点不同的是,他们的热点并不仅仅是明星助阵,而是节目中那种令人神往的慢生活。在节目中,明星们从繁忙中将自己抽离,经营着一家美丽的客栈。碧波荡漾的湖水,湖边湿润的清风与慵懒的船,风铃清澈的声响,山间雨后的秋天与矮矮的房。慢生活,使他们收获了美景,收获了亲情,收获了友情与爱情。“慢下来,去生活”,去拥有一种如此美好的生活。

慢下来的人生,总会让你找到自己的路。

前段时间的心理课上,我看到了一个公益广告,引起了我的深思。广告中,数不胜数的人在参加一场盛大的马拉松比赛,枪声响起,他们目不斜视地向前方冲去,向着同一个目标,不知疲倦,互不相让。其中有人摔倒,有人放弃,可都没有任何人理睬,好像有一道隐形的屏障,将每个人隔绝开来。可有一个人,将其打破了,离开了那条永不停息的赛道,走向另外的方向,不争不抢,慢下来,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慢生活有时离我们很远,有时却又很近,然而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陶渊明的慢生活;“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贾岛的慢生活;“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这是林徽因的慢生活。文人墨客们追求着它,也需要着它,我们也一样。

千篇一律的“快进”人生总会让人厌烦,学习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我们为何不放慢脚步,远离喧嚣,在“慢”中,去寻找那个不一样的你与那个不一样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