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个人150字

习惯一个人

150字 六年级 诗歌

今天,天气很好,可班级里却死气沉沉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不爱说话,这让人很苦恼,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六年,真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唉。

我也不说我自己,和他们一样习惯一个人,放学后,来到榕树下发呆,一发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清校的铃声才把我从幻想的世界里拉回来。夕阳的光照在沿河的路旁,很美,不过我没注意这些。“快要离开这了,我该怎么办呢?”想挽留,却说不出口。这就是我吗,习惯一个人的我。

十二月水库一游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12月,期待已久的冬游即将揭开面纱。

同学们大包小包的,不必说,似乎已经猜到了他们背包里的零食品牌。大家叽叽喳喳地交谈着,用着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句表达着自己心中的欢喜。虽已是冬天,这寒冷的温度仍然无法压制我们心中的狂热。

载着一路的歌声与向往,来到了青年亭。青年亭建于一座小山之山顶上,“青年亭”三字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所书。这座小山从山脚到山顶,都遍植松树、桉树及其他树木,阴翳蔽日,四季常青。青年亭四周是密密的青松,郁郁葱葱,微风吹来,沙沙作响,如乐似诗。站在青年亭上,向北眺望,但见鹤地水库茫茫一片,水山相接,水连天际,库中波光粼粼,白帆点点,百鸟飞翔。亭上,凉风扑面,倦意骤减,不胜舒畅。

再次上车转到运河水渠之首,建有一座雄伟的大闸。入门处,耸立着一块巨碑,巨碑上有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雷州青年运河。在办公楼正门口,有陈毅元帅亲手植下的“元帅杉”,已二楼齐高了,四时碧绿,矫健挺拔。

回顾雷州青年运河的建设历程,令人难于忘怀。饱受苦旱折磨的湛江人民向大自然宣战,斩断九洲江,建水库凿运河。湛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筑起蓄水11.44亿立方米的鹤地水库,建起全长271公里的运河总干渠和4547公里分流配套渠道,基本上根治了雷州半岛的旱患,创造了水利工程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壮丽乐章。

连邓小平爷爷也对青年运河工程给予了肯定。邓小平还为湛江堵海工程和雷州青年运河题了词。当时正值湛江进行“兴建雷州青年运河”和“修筑内陆连接东海岛的堵海大堤”,邓小平夸湛江人是“当代愚公”!

绿荫底下,小草坪中,同学们聚在一起。谈风景,谈心情,谈见闻;或携手流连于石桥,或玩闹嬉戏于园中,或愉快交谈在草坪上,或并肩漫步在林树间。这景,这人,这背后的艰苦,这幕后的故事,难以忘怀。

我感受到了湛江人民那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在干旱苦难的雷州半岛,共产主义精神大放异彩。这强烈的爱国精神,让我激起了无限奋发的冲劲。冬游于冬季冷风中启程,仍于冷风中结束,来时向往的热情,转换成了回时无限的感慨。这次冬游,蕴意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诗歌
1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