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珍惜1200字以上

且行,且珍惜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当时间继续前行,当你又重新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你就发现,那段日子,嘻笑的玩闹的骄傲的热血的鲁莽的充实的三年,仿佛是从别人的生命里借来的岁月,像一枚挂在记忆力,温暖发光的茧。

——题记

一场大雨落在离我很远的空间,很远的时间,躲在静好的时光里面,认真地学着遗忘。选择那些大晴天的日子,行走在孤单的海岸线,浅浅地唱歌给自己听。

一个人,也要清醒决绝地走下去。

七堇年说:也许忧伤并不是可耻的。但我们,需要重新诚恳地去看待它,并从那析出的沉淀中找出另一些更有意义的获得,将这些获得一一铭记,并将剩下的忘却,或者原谅。在最终这样的过程中去成长,并且感恩。

我想我该感谢的,应该是你们给我的回忆吧。我一个人,固执地带着我的记忆,走过了几年。那些回忆,被根植,在我们十五六岁那年的夏天肆意长出繁盛的叶子,渐次矗立成一片永不凋谢的森林。

我琢磨着我们那时生活的初始,后来终于忆起,就在那扇喧闹的教室门背后,当我们第一次遇见对方,当我们心中依旧揣着对曾经同学的怀念,当我们将彼此定义为“陌生人”的时候。那时的我们个子小小,规规矩矩,一丝不苟。我们依旧在困惑的讨论班主任的身高;我们一直抢着去英语办公室过关;我们常常在下午第四节课排练英语话剧;我们也会因为发现了就欢呼,我们更会肆无忌惮的彼此开玩笑,掐腰,绊人。忙碌疯狂又自得其乐。教室的风景很好,窗外就是一片绿色的花园,没人的时候,教室里充斥着金色的阳光,阳光肆意地倾泻在安静的课桌上,讲台上是洋洋洒洒的粉笔灰和折断的粉笔。窗外有一棵老树,时常会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树梢上蹦蹦跳跳。这几年,它是来得最长的旅客。树该会问它,不孤单吗?它定会说,不,只是偶尔有些怀念远方的鸟群罢了。

是啊,只是有点怀念罢了。

初二的时候,我们搬了教室,在另一栋教学楼的二楼。从此我们再也没有在第四节课闲逛的时间。似乎我们都渐渐地爱上了咖啡,忆得教室里的开水总是不够用,一下课大家都抢水泡咖啡,我甚至记得特浓的咖啡有一种火锅的味道。于是,在冷清的走廊里,总会有咖啡的苦香味和偶尔的一两声大笑。

后半学期,地理和生物便开始全面扫堂。每个午间新闻我们都在做测试,什么无脊椎有脊椎动物,什么准格尔盆地什么天山山脉,我们恨不得把大脑刻成地图,还有那厚厚的《生物全解析》。当我们全面准备好,蓄势待发地在考场里浏览考卷时,监考老师只留下一句“声音别太大”,剩下了目瞪口呆的我们。后来我们形容那次的会考——“同浩瀚的大海罢!”

上初三后,我们又搬了教室,又能俯瞰那绿色的花园了。我们总是面无表情地彼此瞥一眼,心领神会后又继续咬牙切齿地勾画重点难点和考点。似乎时间一下就快了起来,焦头烂额地忙完一次次地考试,背完《LOOKAHEAD》的单词,默写完一课又一课的诗词,一周就这样过去了,然后是不到24小时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接着是补课,接着是下一周。

平时无视惯了的体育忽而被看得特别重,每天上午四圈四百米的操场,然后是下午的五圈和无数个回合的立定跳远和数不清的韧带练习。但在训练的同时,我们依旧随身带着英语笔记本准备晚课的听写。唯一的一次忙里偷闲,是在被取消的课间操时间,我们跑到楼下的花园里,用工人维修花园的砖头,竖起我们欢呼的“多米诺骨牌”。我围绕着这些“骨牌”走着,忽然想到,岁月,时光,回忆,也似着这些砖,变成了一堵堵的墙,把我们隔开。我们看不见对方,却能听见幸福叮叮当当地驶过的声音,于是我们也开心地笑了。

他们会在闹哄哄的气氛中有诡异的几秒钟安静。

他们会在值日生喊了起立后鸦雀无声然后大笑。

他们会在老师生日时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其实早已准备好一切。

他们会不爽地抱怨几句但绝对不许别人骂自己的老师和学校。

他们会在我每次拆开零食后迅速伸过手来可怜巴巴地望着。

……

有多少人会一直相伴,又有多少人会被我们记得;有多少人失散后再无音讯,又有多少人一生也不再相遇。

但我希望你们过得很好,whatever,生活始终是一条泛滥着阳光的河流,虽然会分流,却又总有阳光。你们要且行,且珍惜,愿你们的人生,一句风景,一路歌。

那么我将会以梦为马,随风飘散天涯。这三年的记忆,献给你们。

且读《边城》

1200字以上 高一 应用文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在小说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想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曲折的情节,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流程,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翠翠、祖父和天保。他们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心理情感:爱、矛盾、孤寂。

翠翠对祖父的爱带着一些任性、一些娇气,而对天保兄弟的爱则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由于她感觉到祖父不理解自己,便设想着自己出走给祖父带来的“惩罚”——让祖父尝尝失去她的痛苦;可是当她想到祖父的无奈便又为他担心起来,于是一次次地叫祖父回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手。这生动地反映出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文章最精彩之处就在于翠翠的“哭”。哭得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深沉,那么的久长。翠翠的哭,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好笑。但正是这哭,反映了翠翠内心对祖父的负疚感、无人解怀的孤寂感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的躁动不安的心理。

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她只能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从翠翠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祖父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在祖父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但他又害怕翠翠会重蹈母亲的悲剧,所以,他去探天保的口风,征求翠翠对天保兄弟的看法,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唱那晚听来的歌,也因此他没有把天保兄弟的选择直接告诉翠翠,只是提醒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反而导致一些误会。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

节选部分,对天保的刻画不多,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同样鲜明地突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现出浓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败的落寞。从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

总之,作者通过一些生活的细节,在貌似不经意中,刻画出湘西人民的敦厚纯朴的品性,反映了乡村原始人性的美好境界,抒写了作者重造民族品德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