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草原魂1200字以上

狼图腾,草原魂

1200字以上 初二 应用文

一.

如果不是老师的要求,我或许就会错过这样一本令我欲罢不能的书——《狼图腾》。

最初吸引我反复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它的题目。什么是图腾?什么又是狼图腾?我不得而知。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查到了这样一段资料:“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对待这段文字,我不置可否,但真正令我动容的是单独成段的一句话:

“图腾,就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

在看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的灵魂像是过了电一样的开始颤栗。我仿佛一下子就懂得了姜戎在写这部作品时候的复杂,仿佛一下子就懂得了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命名为《狼图腾》。

对于狼这种生物,我的第一印象是那首名叫“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的儿歌。那里面的大灰狼既贪婪又笨拙,那里面的小白兔既聪明又机智。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红帽》里面,大灰狼的形象更加鲜明:有点小聪明但是贪婪而且大意。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狼这种生物贪婪而又狡诈,是小人而非君子。而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人们常说的恐吓之类的话也总是和狼有关。譬如:“再不睡觉大灰狼就会来吃你啦!”“继续哭的话会把大灰狼招来哦!”然而或许是天性使然,从小我就不怎么讨厌狼,反而对它很感兴趣。随着各种书籍对狼的褒贬不一,我对狼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停在《小红帽》之类的童话故事上。虽然对狼有了些了解,但是在看完《狼图腾》之后,我忽然就感觉自己的身上多了些狼的血液。

在《狼图腾》里,狼再也不是狡猾的小人,而是可亲可敬的小导师,是被腾格里宠溺着的孩子,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图腾。狼再也不是贪婪可恶的反面教材,它智慧、坚强、不屈、谨慎、有集体意识,就算是还未睁眼就离开了母亲,但它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高贵、骄傲和不屈,是任何一个蜜罐子里泡大的孩子都没办法比的。《狼图腾》展现了牧民与狼之间的深厚的矛盾与羁绊。然而这种和谐最后终被不断膨胀的人口所打破。我永远没办法忘记那些巨狼、头狼死在枪口下的样子,也永远都忘不了那头巨狼被追逐而死的模样,更忘不了毕利格阿爸的话:“我要是变成一个瞎子就好了,就看不见草原被糟蹋成啥样儿了……”我的心是痛的,一页一页的文字沉重得压得我的心喘不过气来。那种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的悲哀和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狼生前的少许欢乐时光和死去时的痛苦;牧民与狼群的平衡和最后的单方面屠杀;美丽的草原和“远看草色近却无”荒凉;冰蓝的腾格里和黄沙漫天的“壮观景象”……正是因为曾经拥有那样的美好,才会在一点点失去之后陷入无边的哀。

曾经,草原狼是平衡草原各方面生长的主力军。他们一边消灭着旱獭,一边制衡着草原鼠和兔子,另一方面还控制着畜牧群的生长;但是在大量不懂草原的人类侵入后,一切都改变了,尽管狼在拼尽全力抵抗,但终究是徒劳。可是它们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尊重:那种不顾一切,战斗到最后的草原精神、游牧精神——狼图腾。

二.

《狼图腾》开篇的第一个故事便和狼有关。陈阵和毕利格老人匍匐在草丛里观察狼群捕捉黄羊。但是给开头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陈阵第一次碰见大狼群的故事。虽然狼群仅仅被两只大钢镫所击打发出的声音吓跑,但也依然有条不紊: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作鸟兽散的慌乱样子。这看似平常的撤退包含了怎样严整的纪律性和团体意识?它像一个谜,不断吸引着我在书中逐步去探寻答案。

回到开篇的故事,再说狼群捕捉黄羊的事情,里面出现最多的就是一个“忍”字。然而,忍而不发也会坏事,狼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一击即中的时机,所以它可以像卧薪尝胆的勾践一样,顶住寒冷和饥饿趴在雪地上,在不惊扰黄羊的前提下,一点点形成包围圈。然后忽然发起进攻,而且狼群虽贪,但却拥有着普通人难以匹敌的智慧——在把黄羊群逼到绝境之后,故意放掉一些具有攻击力和还能奔跑的黄羊,圈住大量的乌合之众,使他们自己奔入雪窝,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大批的猎物。从这里,我慢慢解开了关于狼的谜。

这本书吸引我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插叙的写法。在一个故事中不断插入其他的故事,一方面使读者更加了解这个故事,一方面却又不会使剧情中断。譬如说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延续了整整4章。这个故事虽然长,但是不会让人觉得很拖沓。这不仅因为生动的场面描写,还有陈阵细腻的心理描写。也正是因为这第一个故事,使我对蒙古草原狼有了大致的印象,而且开头的一些貌似不必要的描写反而是在为后面的情节进行铺垫。在这四章中不断地了解蒙古草原狼,使我从心底生出了一股对狼的深深敬意。

抛开这些不谈,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封面……黑夜里一双泛着绿光的狼眼,左上角是一头狼,在黎明到来之前仰天长嚎。不清楚那双狼眼里的含义,也不知道那头狼为什么而嚎,嚎的是什么,但我能够清楚的感觉到那股凄凉,独属于草原狼的哀伤。随着额仑宝力格牧场的不断沙化和建设兵团的侵入,曾经叱咤千年的草原蒙古狼终于被驱赶出了世代生活的草原,除了毕利格、陈阵和几个老人,没人知道狼的离开加速了草原的死亡,而罪魁祸首就是人类。

和大部分知青不同的是,陈阵不仅不讨厌捕杀畜牧群的狼,反而深深的迷上了蒙古草原狼,甚至亲手养了一条小狼!从小狼刚出生1个多月再到小狼死去,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我仿佛身临其境,与陈阵一同见证了小狼的成长和死亡。小狼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高贵、坚韧而又崇尚自由的草原血液。直到死去,它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被豢养的,是被怜悯的,从未放弃为自己争取自由的权力。读着《狼图腾》,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头草原狼,那双苍凉的狼眼仿佛望穿了千年历史,望穿了450公里的距离,望穿了我的心灵。那悠长的狼嚎夹杂着无尽的凄凉,仿佛在无声的控诉着人类的暴行:草原是我的母亲啊!腾格里是我的父亲啊!你们凭什么伤害了我的父母又将我无情地驱逐?你们凭什么忘记凭什么忽略我们的恩情?或许,它们什么也不会说,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孤傲而又倔强。就像小狼,宁愿把爪子磨的皮毛掉尽,只剩新肉,宁愿把喉咙勒破,也要抵制被牛车拉着走的命运。那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决绝!

三.

看完狼图腾,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暂且不提额仑牧场的沙化,即便是首都,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比比皆是——大街上四处依附着的小广告,地面上赖着不走的口香糖和痰,哭泣着的水龙头,被“晒黑”了的河流,被衣服压弯了腰的大树,名胜古迹上的“×××到此一游”,安静地躺在垃圾桶旁边的大小塑料袋和果皮……到底是什么使“礼仪之邦”变成了这个样子?!又是什么使爱逐渐消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为什么可以看着人被撞到也坚决不去扶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残疾人得到的永远只是歧视而非关爱!我不明白那些吃喝嫖赌的高官为什么不能多爱他的人民一点!我不明白为什屈打成招的事情会在现在这个“文明社会”发生!

但我知道,不管是环境的破坏还是道德心的逐渐丧失,绝对都与民族性格有关。我不禁又想起了那让我毛骨悚然的一幕:许多绵羊围成一个圈,“观摩”狼是怎样屠杀他们的同胞!我的心疼啊……

2001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文简称IPCC)发表了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从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升温0.6℃±0.2℃,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来最暖的。而90年代是1000年来最暖的10年……中国1332年时,700万人被淹死,在随后的饥荒和疾病中超过1000万人死亡。1887年洪水破环了22m高的筑堤,淹死100万人。最近的洪水发生在1930年,有100万中国人淹死,另有可能1100万人死于随后的饥荒。

这一连串的数字不能不让人感到胆战心惊。没有了草原,没有了江河湖海,没有了美丽的森林,没有了可爱的生灵,还会有人类吗?没有了地球,还会有人类吗?没有了生态环境,还会有人类吗?额仑草原就像是地球的一个缩影,但是人类真的会有蒙古草原狼那样的悲惨结局吗?一切都是未知数。

狼图腾,让我学到……

900字 初二 读后感

不久前,我读完了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这本书带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也让我增添了许多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

在书中,作者通过一个插队青年陈阵的所见所闻所想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内蒙古草原。只可惜这个草原从原先的生机勃勃到最后的了无生气。但尽管如此,本书中所描述的狼还是能给我们诸多启发。

首当其冲的,便是它们的团结精神。其实,几乎所有地方的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擅长群体作战,而且几头狼几乎是配合得默契无间。它们在捕猎前,一定会仔细分工,每一头狼都有自己的岗位,缺一不可;作战时,每头狼都会按照先前的指令执行,遇到突发情况也能随机应变。它们作为一个小团体,有组织、有纪律、有章法、有配合,在头狼的指挥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我想,它们能成为草原的主宰,成为蒙古人民心中的神,成为他们所崇拜的图腾精神,成为中原人闻风丧胆的狼,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其实,我们也应该向它们学习这种精神,不是吗?

其次是它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古人云: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若是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他很可能因为毫无准备而被迎面而来的重重困难吓倒;一个国家若是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他也就更容易被别国乘虚而入;一个世界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就可能迎来巨大灾难,造成不可逆的后果!由此可见,危机意识,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意识。当然,我们不必要杞人忧天,危言耸听。但是如果我们不轻易放松警惕,就能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地减少自身损失。在这一点上,群狼无疑做得很好,要想不被强者打败,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最后,则是它们深知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狼是捕杀大批黄羊、旱獭、老鼠的杀手,从而保护了草原上最珍贵的草资源;但它们也不会赶尽杀绝,因为它们明白:一旦破坏了生物链中的一环,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环,也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逐渐瘫痪,最终还是会影响到自己。因此,狼群的每一次捕杀行动都有一个度,并且这个度还会随着天气等外在因素的变化而调整,以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然而,今天的人类呢?为了自身的利益,竟不顾一切的去掠夺大自然资源,殊不知最后还是自食其果!连狼都明白要保护生态平衡,又何况是万物之灵——人呢?

从这本书中,从狼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也希望这样的狼图腾精神能在我们身边发扬光大,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学习狼图腾的精神吧!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初二:笔随心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应用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