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魅力_1200字1200字以上

音乐的魅力_1200字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我们可以想象,在喧闹的都市里,夜色漫漫,闭上双眼,点开一首歌曲,那悠扬的节奏似潺潺流水般,从心田流过,浸润你心的灵魂。这,便是音乐神奇独特的作用,这便是音乐超凡的魅力。

古典音乐——古色天香

古典音乐的旋律细长、悠远,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

女作家哈辉所写的《子衿》是由《诗经》编为乐曲的经典之作。整首歌曲的背景音乐细远绵长,恰似一条丝绸随微微徐风飘动,空旷的女声更营造了凄凉、孤独之感。曲中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无不透露出对爱人的相思之情,度日如年,可无法改变现实,内心充满无奈、悲痛,让人心生悲戚之感。而钢琴曲《命运交响曲》便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家贝多芬,一生艰难坎坷,作为音乐家的他,身患残疾,双耳失聪,这乃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命运交响曲》以沉重的琴音,给人以悲戚之感,使人不禁浮想联翩:半夜时分,大雨磅礴,豆大的雨珠打在你身上,折磨摧残着你的躯体,你无力抵抗、跪倒在地,仰天长啸,抱怨生命的不公。这是“命运之曲”带给“我”的感受。

古典,即古雅经典,它所传达出的人生感悟,便体现于那一个个朴素的音符之间,便体现在那悠远旋律之中,这便是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民俗音乐——风土人情

民俗音乐,是民间、民族传统的艺术瑰宝,它反映了不同地域间不同的风土人情,展现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秦腔,是陕西人的挚爱。秦川汉子从田间耕作后回家,身上早已疲惫不堪,只见放声大吼,声音响彻云霄,大地为之都震动,让劳累的身心得到轻松和解脱。陕北的信天游与秦腔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身处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面向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黄土丘陵,心中顿觉激情澎湃,站在黄土一角,头上系个白毛巾,身上扎个腰鼓,在黄土高原上喊着信天游,手里又不时舞动鼓槌,翻转跳跃,脚边尘土飞扬,脚步不时变换,唱腔一高一低,跌宕起伏。淋漓尽致出的展现陕北人民奔放、勇猛的气概。

民俗音乐,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特色,让不同的文化特色在自己的内心交织碰撞。这,即是民俗音乐的独特魅力。

流行音乐——时代共鸣

流行音乐,可谓是现代最广泛、最流行的音乐种类了。

有人说:“流行音乐只顾节奏的快感,只顾旋律的激扬、华丽,却不注重歌词所展现的真正内涵,这是极大的败笔。”其实则不然,一些流行音乐的意境歌词同样能让人回味无穷。许嵩所写的《摄影艺术》,便表现了他本人的文采及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回忆是一条狂犬,追咬了许多年,却还没掌握进退分寸。”这句歌词,巧妙地运用比喻,体现了许嵩对往事的怀念。不仅如此,许嵩还将歌词用现代的旋律唱作出来,这样,古今融合,使流行音乐与古代文学遥相呼应,相映成趣,折射出流行音乐的广泛性。周杰伦的《稻香》亦是一首令我陶醉的歌曲。《稻香》的旋律轻快明朗,回忆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展现一副乡间儿时快乐、温馨、祥和的风景画。闭上眼,儿时的美好回忆,似多情的太阳,温暖着你柔和的心田。

流行音乐也许不是高雅、古典,但它充满现代清新、快乐之气。这便是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

音乐,是灵魂的导师,是心灵的伴侣。它似多情的泉水,浸润着你的心灵;它又似朵朵繁花,散发出的诱人香气让你沉醉其中。

音乐,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带有个人的忧愁感,更含有现代文明的清新感。这便是音乐的独特魅力!

陪跑_900字

900字 初三 议论文

漫漫人生路,总少不了一些陪伴,正如长辈们对于年幼的晚辈细心的呵护,待晚辈长大后又将耐心的陪伴着年迈的长辈,在我看来陪伴是相互的。  ——题记  陪——从前  幼时,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以及后续的:一周岁——两周岁——三周岁┅┅都是需要父母和长辈们的陪伴,当你会说话是,朝着你母亲从嘴边蹦出两个略显生硬的声音时,你的母亲顿时感到兴奋和激动不已:当你从一个需要一直抱在长辈怀里变为一个可以自己一个人慢慢走路是,你的家人变会喜笑颜开,这就是陪伴的力量。  三、四年级的我,或许还不懂事,经常不写作业,每次被叫家长时,都认为这是“家常便饭”并且为这个“罪过”找了一个借口:三年级时功课中多了一门英语,学习的任务太过于繁重。这个“罪过”直到上了初中才真正的意识到那时是多么的愚蠢,其实是我态度出现了问题。那时的我还经常喜欢赖皮,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上学,就算到了学校,上课时也是在下面睡觉,成绩因此而一落千丈。母亲为此也操碎了心。到了五、六年级,班主任也换了,成了母亲的初中同学,与母亲关系甚好,于是她便对我很是关注,不知是处于人情,还是母亲的嘱托,母亲来学校的次数竟比三、四年级还多,不断对我班主任说要好好管我,每天上学时,母亲总会目送我到教学楼才离开。放学后,母亲总会放下手头的家务,来到我身旁,她看书,我写作业,她与我共同学习。  或许这就是陪伴的力量吧。  跑——从前·现在  学习就好比在进行一场无期马拉松,在学习的初期总会有长辈搀扶着你跑,他(她)会督促你不停地奔跑,无论天荒地老。即使他(她)跑不动了,但他的目光永远会注视着你的背影。  在小学时一些不会的题目大多都是父亲教我的。在三、四年级落下的课程,父亲都会给我讲解一下,尽管他不如老师那般的知识储备量,但是他在我眼中顶得上几个甚至几十个老师。父亲亦最接地气的话语教我,并不如老师上课的古板、严肃与死教条。  上了初中父亲已经无力了,他不能再也我进行这场马拉松了,但他的目光将会始终都注视着我,他呢只好与我的影子同行。  父母只好一同随着我的影子前行并且注视着我的背影。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写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写到这才知道,父母是真的老了。现在是父母一起陪伴我,在学习的旅途中父母与我一起奔跑。长大后,也就由我来陪伴他们了。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起,直到天荒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