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小记1200字

采诗小记

1200字 初三 散文

初秋的雾霭迷迷蒙蒙,铺在我离京的去路上,为这离别镀上一层银白……

我牵着驮满行囊的瘦马,手摇着木铎,步入了白色的深处,开始我诗意的漂泊……

凋零的树叶铺满了小道,“咝咝”的马蹄声弥漫着行程,不觉已日至正午。我坐在河边的青石上。松开缰绳,让马儿自由的饮水吃草。我自己也和着清澈的河水,享受着干粮。

阳光慵懒的透过疏枝映射在河面上,闪出粼粼波光。,分外耀眼。依稀可见,河边的那个倩影。她轻轻的弯下腰,抱起了一块大石头,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潋滟的波光中是何等唯美。不,她想干什么?正疑惑间,她已决绝的投入水中。我赶紧冲将上去,可惜为时已晚!

水面除了因她入水后荡起的泥沙而显得略有些浑浊外,几乎没有任何异常,阳光依旧和煦,水光依旧潋滟,我叹息。

一阵微风卷起了脚旁写满字的家书,定睛而阅: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读罢,我仿佛看见她的他身着戎甲,紧腰束发,执戈悬剑,一派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他们在小城的郊外挥泪相别,她嘱咐他行军小心,早日安归。他拉着她的手许下海誓山盟,承诺下共度白首。

在军官的催促下,他们紧拉的双手不得不分开,他承载着她满心的思念,无奈的踏上征途,并且这一去便是永远……

思绪继续在蔓延,我看见他在每一个战歇的夜晚,无力的沉沦在对她彻骨的思念,他在每一场搏杀中,都因为她而抱强烈的求生信念,甚至几次身负重伤,都坚强的挺了过来,只因为远方的她。

但,命运总是那么无情。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他布满战创的躯体再一次受伤,他清晰的看见泛着阴森森寒光的利刃拆入他的胸膛,他开张的热血逐渐变得寒凉,他的视线变得模糊,模糊的容不下这血腥的战场,容不下杀害他的敌人,只留下她的笑脸,那么灿烂,那么明媚,一如家乡的春天。

他用沾着血的手指在纸上写下了这些无奈的现实,写罢最后一笔,他睁着无奈的双眼步入了黄泉。

泪水在思绪的拨惹下,盈满了眼眶,一滴泪落入水中,泛开了结局:

仗终于打胜了,苦苦守候了许久的她终于有了结果。可这结果却并不是她所要的。在归来的队伍中,她一个个,一遍遍的寻找着她所熟悉的笑容,她所亲手缝制的战袍,她所亲手磨砺的剑与戈,她亲爱的他……

可是,没有……

她仍在竭力地寻找,执着的近乎疯狂。因为她知道他一定会兑现诺言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终于,她找到了。

不过,不是他,而是他临死前托战友捎回家的家书:“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她郑重的将家书捧于手中,像是对待一件珍宝。不,这封家书,对她来说或许就是珍宝,甚至是无价之宝。

她穿上了最华美的衣服,梳了最美丽的发髻,点了最红艳的胭脂,众人都以为她经受不了打击而疯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要让他看见最美丽的自己,在阴间。

她撇开了众人,手捧着他的家书,毅然的站在河边,她动人的笑由酒窝溢出,飘扬在风中,她温柔的喃喃说道:“等我……”

于是,她的生命悄悄的凋谢在一声“轰隆”后……

我紧紧的握住这份家书,不由怅然……

我取出笔,沾着叹息郑重的在采诗册上记下了这封家书,以纪念这段没有墓碑的爱情与生命……

马蹄儿嗒嗒的响着,我手执木铎继续着我的漂泊,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深处。而这首诗却浮现在了历史的河面上……

家乡的荷花池

3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我的家乡有个美丽的荷花池,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常常令我流连忘返。

春天的荷花池,真是诗情画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虽然荷花还没盛开,只是一个个小花苞,倔强地竖立在碧绿的荷叶上,却怀抱着盛开的希望,令我充满憧憬。

夏天的荷花池令我心旷神怡。一眨眼的功夫,小花苞就开放了。我连忙叫上爷爷,爷爷戴上老花镜,仔细一看,说:“开了,终于开了!” 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盛开的荷花像一个个穿着粉红色纱裙的仙女,随风摇曳,在绿色荷叶的衬托下,娇艳无比。

秋天的荷花池不免令人伤感。荷花渐渐凋谢了,一片片荷花漂浮在池面上,无精打采。不由得让我想念起它夏天的万紫千红。

冬天的荷花池变成了一面镜子。湖面冻结了,荷叶也躲藏起来了。

我感到十分伤心,希望春天快点来到。

这一池荷花真是家乡的一颗明珠,同时也见证着我的喜怒哀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