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晚秋有感800字

北国晚秋有感

800字 初三 散文

北国又是深秋,秋风已经没它刚来时那么猖狂了,苟延残喘,将剩余的黄叶从枝上吹下。落木萧萧,犹如优雅的少女落座般与大地迎来初吻。这是生它养它的土地,也是葬它的墓地。

以前常说,最喜欢一年四季中的秋,因为什么呢,很简单,秋高气爽!去年这个时候,也曾在京城写过一篇秋的文章。但是这里的秋天,似乎不是这样的。天似乎永远是一片灰蒙,它既没大漠沙暴的豪迈,也没江南烟雨的绵柔,像个无赖,人类一手炮制的无赖,纠缠不休。

在这晋国古地上,满是工厂和烟囱,钢筋水泥,大行其道,好一派工业文明的景象!文明到找不到沧桑历史的厚重感。需要不停地提醒自己,这里是华夏祖先的诞生地,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发祥地。

独自漫步,秋风将脚下的落叶重新吹起,往前飞了一会,最后又重新滚落到地上。是啊,任凭风再厉害,落叶终究是要归根的,何况这个秋天已经老了。古人功成名就策马疾驰踏花而归,而今人却只能在这异地他乡踩着飘零的落叶,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望。思念如同一只未断犹断的风筝,虽然还连着,但也仅仅是连着,空随风飘摆了。

这么一个小地方,没有大学,甚至大专也没听说过。很少能看到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女,分明是中老年者居多!大街上小巷中,尽是破败不堪,草木枯黄,萧条冷清,“老态龙钟”了。加上满地枯黄,更徒添一丝凉意,透彻身心,令人不由得打哆嗦。此情此景,与印象中的秋相去甚远,实在难以和秋高气爽挂上勾。

以前是极喜欢秋的,一来天朗气清,二来秋天到了,冬天便不再远了,而冬天,是游子归家的季节。今年不巧,空有归期,却归人不再。秋便少了一个期盼,多了一份牵挂。所幸不是十分的寂寞,至少还有冬季为伴,有异乡明月为邻,三人一道,浊酒聊以迎新。

对于过年,再熟悉不过。新的一年,新的希翼。它记录着儿时的欢乐,承载着未来的憧憬。如今仿佛触手可及,但似乎又遥不可及。渐行渐远,宛如陌路。

驻足捡了一片落叶,纹理脉络清晰可辨,那又如何呢,心凉无法重温,死去也不能再复生了。但是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落叶可以归根了。忽然吹来一阵秋风,赶忙将衣服裹紧一些,低头继续前行。

仔细一看随风飘起的黄叶,分明是往南方吹去的。

《木笛》读后感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它的名字是《木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

有一个人叫朱丹,他去参加一个音乐类的比赛,当时大师给他抽中的是一首欢快的曲子,但是朱丹怎么也不吹欢快的曲子,放弃了比赛: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他走到纪念碑前,吹响那悲伤而凄凉的曲子,最后大师走过来紧握他的手,告诉他他被录取了,当时他又高兴又悲伤。

读完这篇文章我热泪盈眶,我觉得:朱丹非常爱国,因为当天是国家悲哀的一天,他就算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比赛的名次,也绝不吹欢快的曲子。他这是为国家着想,虽然他吹不吹曲子表面都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就算他吹欢快的曲子,别人也管不着。但是因为他心中充满了悲痛,所以他的态度是那么坚定、坚决。

我当时马上联想到一件事——这次的汶川大地震!我听说有一个乞丐老爷爷,他走到捐钱箱前,拿了一张一元钱的,放了进去。没过多久,他又过来了,这次却拿了一张一百块钱的,放了进去。当时人们都感到很奇怪,他是个乞丐,每天都在要饭,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结果老爷爷告诉他们说他一开始都是1分,2分,5分,1角的零钱,他怕这样零的钱不方便,所以就去银行把那些钱换成了一张整的一百元钱,投进了捐款箱。

他尽了自己的所能,为国家付出,你知道吗?这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有多少?但他却为国家着想,哪怕自己没有任何东西了,也要尽自己的所能,让受灾的人们好过些,他觉得这样很幸福,他的这份心意让我们没齿难忘!

无论是朱丹还是乞丐老爷爷,都放弃了自己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向国家献出了自己的所能,所以我也要向朱丹和老爷爷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付出的精神。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捐献,去付出……

鹅溪小学六年级:何顺海

广东深圳龙岗区鹅溪小学六年级:何顺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