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那些温暖的时刻800字

生命里那些温暖的时刻

800字 初三 散文

天已是暗沉的了,我一放学回到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面色憔悴的母亲。这些日子里,母亲总是早出晚归,若不是为了我,或许此时她依旧在工作之中。

我坐在饭桌上,时不时偷瞄了母亲几眼,但不巧都与母亲略显疲惫的眼神所对上了,正当我准备埋头吃饭时,母亲说话了:“学校里的伙食怎么样?吃不吃得饱?”我抬头盯着那双略显迫切的眼睛,接着无奈地一笑。“时不时吃不饱?如果这样的话妈妈给你买些面包带去,可不能饿着自己,现在可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稍微感到不耐烦,但看着母亲真切的神情,只好默默地点了点头。次日凌晨,天刮起了小学,还未开窗,但单单是看着窗外隐隐约约的北风呼啸之声,心中不免顿生惧感。在我看雪景的片刻时间内,母亲早已准备好了早餐,还不忘去衣橱中为我寻求棉衣,同时还带着几分焦虑说:“早上要多吃一点,现在还早,到中午必然会饿的……”不久便到了临行之际,此时母亲还细声叮嘱着:“路上小心啊,不要太赶时间。”感受着那份爱,听着那爱的唠叨,我心如处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母亲最好的赞歌。

为父亲盖被子

天昏暗暗地,周围的一切都如同停滞于这黑暗之中。

此时我左摇右晃地从卧室中走出,嘭嘭的声音不绝于耳。朦胧着双眼,我打开了卧室门,本想径直向卫生间走去,但那清晰的电视声和屏幕之上淡淡的光还是把我吸引了过去。揉了揉双眼,一道熟悉的身影——父亲在我的视线中愈发清晰。我猛地甩了下头,抛开那缠人的睡意,接着蹑手蹑脚来到了父亲的身旁。我细细打量了那张熟睡中带着慈祥的脸,尽管皮肤还透着几分白皙,尽管眼角的褶皱并非如此鲜明,但那几道微不可见的疤痕依旧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屏幕之上微弱的光牵动着我的心,一闪,一闪,在沉思之中,我幡然醒悟:人都会变老,即使身壮如父亲也依旧抚衡不了岁月的流逝,这些年,父亲做了这么多,或许,他真的累了……我不愿去打破这难得的宁静,只是轻轻地在父亲身上铺了一层棉被,希望这万籁俱寂的夜晚能够让明天的父亲如朝升的太阳蓬勃朝气。

父爱如山,但无论这座山有多雄伟,都需要我们去装饰点缀,而我想要的,就是一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大山。

生命阶梯

1000字 高三 应用文

江南的春雨总是蒙蒙的,把苏州纤细明秀的山水衬得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画面里远远的走来了外婆,左手提着篮子,尖尖的小脚踏在青石板的路面上,又上了青石板的台阶,脚印叩在台阶上,也叩在年幼的我的心里,深深的。外婆放下筐子,抱起坐在门槛边的我,进了屋。这青石板台阶上外婆的足迹,伴着我长大,也伴着她永远的去了。

后来妈妈把我带回了南京。南京满是六朝金粉留下的繁华,不真实的繁华,秦淮河的胭脂,栖霞山的残霞,我都并不欣赏。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山陵。刚能蹒跚走路的我被妈妈带到中山陵。妈妈扶着我去爬那红叶夹道的台阶。它是那么高,我胆怯了,是妈妈给了我一双温暖的手,一步一步的,我还是爬了上去,那是我生命中的第二个台阶。

生命,就好像破茧化蛾的过程。刚出卵的小蚕儿是幼年,一次次的蜕皮就像经过一级级的台阶,到达童年、少年,而我们,正如茧中的蛹。这是一段青黄不接的岁月,也是我要跨越的第三个台阶。这一级台阶最长,也最艰难。小学时,一进校门就是高高的台阶,爬上去就是教学楼,我每天爬四次,爬了整整六年。中学,校门口再没了高高的台阶,可每当走进教室,走进考场,依然有沉重的压迫感,仿佛面前仍有一道高高的台阶。这第三道台阶已经走了十一年半了。这是台阶还是天梯?我迷惘了。我能不能仍像小时候那样安然地跨越呢?我深深地感到疑惑。

年少的、有些迷惘的我常常翻阅过去的生活画卷,细数我生命中曾经跨越的台阶。我一天一天的长大了,过去的日子离我一天一天的远了,就好像隔着烟雨在看一幅亮丽的精彩壁画,终也有些朦胧。又是春雨绵绵,空气里还留有冬的气味。我再去看那壁画,竟有些褪色了。苏州的山水不那么明秀,六朝的遗迹也不再那么清晰,没有改变的是我生命中曾走过的台阶。宽厚的青石板台阶上是外婆和我的两双脚印,而昔日同撑一把伞的故人早已不在身边;高高的通往巍峨的中山陵的台阶上是妈妈和我的两双脚印,而现在的我早已不要妈妈来搀扶了。

淅淅的春雨还在飘着。推开窗子,清新而微寒的空气和着毛毛细雨沁了进来,散在屋里,飘在我心头。是的,以往的台阶都是有人扶着我上的,而如今的台阶要我独个儿去爬了。生命中的台阶还有很多,我不能总倚着别人,不管这台阶多难上,我还得一步步爬上去。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得亲自尝一尝,才不枉走这一遭,不是吗?

深深的记得两年前游黄山时,扶着铁索,一步步地攀上了天都峰。台阶又陡又滑,可上了天都峰后俯视壮丽的黄山,则别有一种回肠荡气之感,那与苏州的山水大有不同罢?

生命中的每一级台阶都有各自的风景,所以每一级台阶我都要上,每一种风景我都要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