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1000字

说书

1000字 初三 散文

近来朋友常常问我今后作何打算,他们见我日日抛时于书本文章,便不免担心起我的前途来。有人说我看破了红尘俗世的琐碎,荡舟于自己的一片幻海,也不知是不是玩笑话。有人则说我消极避世,我想其大概只是知其一二。甚而有人将我数落一番,什么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如何自甘堕落。

我只觉得受了极大的委屈,前人不是常说“人各有志”吗?这怎会有假?只是今人共着一套理论,我在这里称其为“大众思想”,即是阐述学历文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说什么人人如此——一所好大学,一个好职位。这时我往往警醒自己不可随大流,逆心意。个中肯定是有例外的吧。而且其成就亦使我辈望尘莫及。我想我又何尝不能为其一呢?于是趁兴作出此文。

谈到书籍,我就愈发感慨良多了,往日困于乡野残垣,无缘窥见那堆积如山的旧书新作。如今困顿于山外一方,思如潮涌,由是得幸阅得诸多良作,便一发不可收拾。中华上下几千年,累积上千年的思想无不以书籍为媒介流传至今。非此,今人何以知历史为何物?鄙人阅世不深,才疏学浅,思想的隧道挺进不远。

不说炎黄,民国应是颇有识闻的。那时的书全靠手工装订成册,较之今日价格定然不菲,只是那时的人崇尚文学,流传文学风气,购书成为文人的一种喜好,甚而成为一种习惯。虽然那时的书贵房子便宜,但文人们还是宁买书不买房。而时下,人们为了一套城市不足一百平米的“蜗居”耗尽毕生,何也?所幸民国时期的仁人志士,有心文人敢于扳倒旧的封建大潮,这才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中。若是如当下强固大多数人之理论,则中国已亡矣。

前人曾言: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对待朋友理应如何?唯有真心以待,诚言以对。今人又常提鲁迅先生,我今日也要借其名气来“自成吾说”了。鲁迅先生爱书甚过爱自己,他本人备有一套工具,若是书损坏了,他就亲自认真,仔细地修补。若是脏了,他会擦得洁净如新。爱书至此,难怪先生成就中国文坛泰山北斗的尊碑。

某次,心爱的一本《鲁迅散文集》被老鼠咧去一角,心中愤愤然久久不能平静。直恨不得将那鼠辈抓来叩头认罪,又想那鼠定会垂死挣扎,若是一个不小心,其一命呜呼,我也落了个残害生灵的罪名。所以我只能让这书完完整整的活在我的心中,永存。借“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来宽慰自己。

先前的书种类较为单一,如向前之作者,虽少而皆是大师。而当今书籍,种类繁多。如今之作者,虽多而广有俗类。精华与糟粕,犹如天之与地也,若混为一谈,则宇宙化为虚空。今人读书应睁亮双眼,洞开心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以有之,今亦不改。

若谈我今后之活计,大可不必应酬于酒旗飘扬处。于青山绿水间,只求有陋室以栖身,鸟兽以相陪。一笔、一墨、一纸、一砚、一清心足矣!若是有文人雅士愿与共交,则可言笑良久,在纸上与他们神交。

说书人

1200字以上 初二 写人

说书人

那句无声的“为什么”,触痛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配合那迷茫无助的表情,更是成为我心中任时间也无法冲刷去的记忆……

出了家门,拐个弯就到了一条小巷。在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茶摊,老先生便是那里独一无二的“名嘴”。也许是经历了风雨的沉淀,老先生说书的声音总是不紧不慢,却又声声落地,扣人心弦,让人不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同唐僧西天取经,随岳挥师北上,与孔明笑分三国,看包公巧破悬案,观黛玉葬花观园……也正因如此,前来茶摊听老先生说书的人很多,其中自然也有小时候爱听故事的我,小口小口地嘬着手中的茶,等待惊堂木“啪”地一响,等待着老先生一转身,一挑眉,一挥袖,将我们带入如梦如幻的世界……

后来,我也长大了。随着背上的压力越来越重,那个儿时经常光顾的茶摊早已不见了我的身影,那曾围绕在我生活中的说书声也已逐渐远离……尽管如此,但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老先生把他那没出息侄子安置在了小茶摊,靠卖艺为主。只不过,卖的不是说书……

难得的午后休息,我在网上闲逛着,不小心点开了一篇文章。文章写是一位唱京剧的名角儿的满腹牢骚:什么现代人越来越不珍重祖先传下来的东西啊,不懂得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啊,像京剧、转碟、皮影、说书……说书!?我睁大了眼睛,脑海里满是老先生身穿蓝马褂在意气风发说书的摸样,他不会也……不行,我一定要去看看!扯过外套,我出了门。

虽是灰惨灰惨的天空,但与儿时的记忆一样,许多人围在那个以前茶摊为老先生说书方便而搭的小高台旁。呼,太好了,老先生还在,我松了一口气。想着,既然来了,不如听一回老先生说书再走。奋力挤到人群前,却只见一个正在玩魔术的年轻人——老先生哪去了?

左寻右问,全都是一知半解,或干脆一问三不知,最后还是一个经常在茶摊附近摆摊的菜贩子告诉了我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自从老先生的侄子来了之后,听老先生说书的人越来越少,茶摊的老板娘甚至还威胁他如果再没有更多的客人来就赶他走——当然在这期间,也有人劝过老先生别再说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了;更有甚者为他打抱不平,叫他把侄子赶走之类的……但老先生的脾气大家也清楚,难得固执,我行我素,甚至还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和一个小辈争,老脸哪挂呀……结果,可想而知。

被赶走了!?如果我没记错,老先生一生可是靠“嘴”吃饭,这可怎好?我下意识地一抬头,却见一个老人穿着几乎都看不出颜色的破马褂蜷缩在一个角落里,面前有一只小碗,里面有零零碎碎的几块钱——是老先生!

我快步走过去,摸遍口袋却只有20块钱,我将它放到碗里,道:“老先生,您……还好吧?”

闻言,老先生缓缓的抬起头来,浑浊的眼睛打量我好久才认出我来。用力地张了张嘴,仿佛想对我说些什么,却没有声音。该不会……我顿时想到菜贩子那段让我半信半疑的话:

“被赶出去,老先生就以乞讨为生。本来,多少总会有那么几个听过老先生说书的人给他那么一点钱,维持一下生计。可老先生也是个有骨气的人呀,尽管说是乞讨却也不肯白拿被别人的钱,硬是要拉别人来听他说上一段。可他的故事也就那么多,早就听遍了。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人敢给他施舍了。而那没出息的侄子虽然卖艺赚了点钱,却也被他没几天挥霍掉,哪顾得上老先生呢?再后来,这老头子干脆就疯了,居然自己弄哑了自己的嗓子……”

似乎是明白了我的不解,老先生再次动了动嘴。这次,我不再听,而是看。

“你喜欢听我说书吗?”

我点头。

“那为什么……”没有人来听我说书呢?干瘪的嘴唇一张一合,不用细想便可感知的无止境的迷茫绝望。

“……”

那一刻,我无言以对。却也明白了老先生弄哑嗓子的原因不是他“疯”了,而是因为他真的——

太爱说书了……

初二:奇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