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连一线,唯见碧海天际流——百步沙之行1200字以上

潮平两岸连一线,唯见碧海天际流——百步沙之行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我来到普陀山百步沙,汪洋的大海沙滩之前所想到的最贴切的一句话。

一层层的海水向浅滩漫延铺张,我可以看到细腻沙子之间隐藏的一只只小螃蟹,小贝壳,一切仿佛都回到了若干年前的童真童趣,在海风之中,我们能用从鼻尖和唇瓣,体会到海风中卷来的海水的咸味儿,蒸汽蒸腾的湿润感。我们先是漫步在海边,体味着海的气息,海的深情,她的潮汐就这样带着豪迈和激情的声音冲撞着我们的鼓膜,在一次次震动中体会她心脏的跳动。

天气甚好,海风卷的身旁一个个身着热裤,短袖的美女们衣襟缭乱,依稀可以看到海水深处些的地方已经有些游人在其中嬉戏玩水。

我和同伴早已经是按捺不住加入其中的迫切,手忙脚乱地放下鞋袜,就淌着沙滩走向那一阵阵的浪潮。

脚尖方才触碰海水的一瞬,我浑身一震,那种清爽温吞的触感让人在炙热的空气里透进了新鲜的空气一般,我似乎一下子就穿越回孩提时代的喜悦和好奇,越是往海水深处探身,最明显感觉到的就是脚底细沙的区别。

沙更为细腻,甚至可以明显分辨出和滩头沙的区别,海水中的沙甚至能够环绕在你的指尖,游走,翻滚,是在抚摸你的脚踝?有些恐惧是不是会被水怪拖到海底深处,就好像妖魔鬼怪的情节一般,在大海滩头的自己是那么的渺小,这时候就感怀起大自然的伟岸。造物主是如何的神奇,是什么早就了卑微的我们。

在冥寞的茫茫天宇之间,也许不会有人窥探到小小的人类在这里畏惧着大海的博大,但是我们却希望寄自己的情怀,生命于海,希望她的博大同样也能收藏我们小小的愿望,希望她也能体会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畏惧,对于生命焕然一新的理解。

正午的海滩上有一个个家长陪伴的小朋友,正拿着小铲子,在浅滩中摸索着前进,我也照葫芦画瓢,紧随其后,将手指探入海水之中,我可以摸到一两个有些破碎的小贝壳。又一层更高的浪花袭来,打得众人一脸水花,众人皆笑,后退几步,又排着小碎步渴盼去接近再一次袭来的水花,其实这种心理很是微妙,皆是带着点恐惧,又带着些探索的小好奇,这让我很是发笑。

这汪洋的大海啊,什么也没做,只是弹起手指送给我们几朵浪花作为信息的引子就可以将我们玩弄,这还未是大自然的刻意灾难,就已经让我深刻了解到了天命的深邃意义。

此处最美的场景应该是海水在冲击着礁石的汹涌豪迈。海水的浪潮由于张力的作用,在礁石的这一侧由于空气的压迫而瞬间腾起,雪白的浪花甚至能打在礁石上方十米开外,留下些许印记又翻向一边,紧接着又是另一次的扶摇而上。

我在望见此等景致的一瞬愣愣许久,最先想到的就是当年曹操所写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不知为何,感觉此时此景特别贴切,我记得我曾经在杭州观过钱塘之景,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可知两种气势却是大不相同。

或许是我先入为主,百步沙的浪潮似乎带着一种佛性,她并不那般汹涌澎湃,让人畏惧,她带着一种柔性,似乎正接着微风来抚慰你难以释怀的心情,让人可以在这个原理喧嚣原理凡尘的地方静心凝神,放空了一切之后才能从局外的角度去看清很多事实。在曾经阅读过佛经的一些小书之后,我更能知晓这其中的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普陀的海山佛国要与海难舍难分,这就是佛与海的精神内涵在某些方面的相似难分之处,她的包罗万象不是来者不拒,而是当她带着一种悲悯的情怀去看待天下苍生,以他人之感为己思索蹉跎之事的时候,生命的某些闪光点就会被升华,这是在平常人眼中无法体会到的,只有在大师的心中藏纳着芸芸众生,因为自私早已蒙蔽了人们的双眼,我认为这才是海的深意,佛的深意。

我真是敬佩曹孟德,在几千年之前的他就能在观临海水时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深意来。许多人认为这是曹孟德对自己的雄图霸业的一种抒怀,我觉得这样理解实在是太小瞧了魏武帝,他的参透甚至早先于人们对佛经的领悟。

日月之行,是在暗指天地万物的客观事物都是依赖海洋生存至今,而星汉灿烂正表示着中华灿烂的千古文化也是因海而声,因海而生,因海而深,因海而升!

大海的博爱早就了中国人如海般深沉的性情,深邃的,潜移默化的,融入每一个黄皮肤的人的内心深处,甚至她是我们的根,不管有些人如何去否认,去崇洋媚外,都无法拒绝这种海洋的意义对每一个人中国人的影响!

因为对于我们而言,海洋就是我们的心灵最好的诠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它的伟岸?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的广阔无边,容纳一切,使得它植根在我们的性清里。甚至我们能够将知识的无边也比喻为大海,在海洋里吸取力量是多么让人神往的事情,在与旁人进行思想交流时,我们就会感到那种涓涓细流冲过了巨石汇为大海。一旦一个人的心灵真如海洋般宽广,也就能容天下难容之一切吧。

面对生活中的痛苦,灾难时人的身体也许会消亡,但他们的心灵永不会消亡,这就好像我们能感受到先人从古卷书籍的文字中体会他们的性情,他们如海的胸怀,这就是上帝的神奇之处,他赐予了人类一种力量,一种和海洋相似的能力。了解海洋,体会海洋,我们就会发现在某些角落,直达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引起我们的共鸣而让我兴奋不已。

人的心灵就如大海一样难以捉摸,有时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多人将人的波折比喻为心电图的跳动,但我觉得还是欠缺妥当,因为只有大海才能真正让我们将生命的意义予以寄托,那些美丽的贝壳就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枚枚点缀。或许我们都害怕平庸,都思虑着未来,但只要真正理解了,就会明白,心灵可以自暴自弃变为死水,也可以如我们所愿成为汪洋。

还记得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一直让我深深记住了海洋的性情。它是刚毅的,不是因为它的实物,而是这篇经典的文章中所向我们传达的一种人生的理解。

我们年轻的灵魂汇聚成一只只海燕,而我们的心灵则是海洋,或许我们都会遭遇挫折,但是,心若在,梦不移。

潮平两岸连一线,唯见碧海天际流。夕阳西下,人群稀稀拉拉散去,海涛依旧,不离不走……

潮汐如人生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人生天地间,时光匆匆若白驹过隙,悠悠数十年,弹指一挥间。生活在这虚幻与现实的边缘,过去与现代的疆界,总会萌发出太多的感慨,深深的记忆镌刻得潮起潮落,澎湃时更若崔古拉朽的大潮汐般荡涤着一切尘垢和铅华,使一切再度回归于本真,在平静中奋发,在奋发中平静,最终落幕成为一段经历、一个过程、一章文字、一份答卷。打开尘封的宗卷,轻揽依稀的记忆,回味过往的点点滴滴,或微笑、或皱眉、或纠结、或失落、或温婉、或缠绵。这些人生的和弦在不经意间相互交织演绎,于叮叮咚咚中恰如大潮汐时迸发的万种声响、万般形状,组合成一曲亘古不息的交响,弹拨人生高低琴弦,或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或如涓涓小溪般源远流长。尚未写尽的历史的一页,如苏轼的幸与不幸,李白的遇与不遇,杜甫的叹与不叹,李清照的悲与不悲,历经世事的沧桑和岁月的沉积,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唯有任人评说。

当战火的硝烟在历史长河中弥漫,演绎成悲壮激越的旋律,目睹一个王朝覆盖另一个王朝的斑斑遗迹,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不堪回首,在胜利的荣耀取代失败的落魄之时,陈旧的楼宇和荒芜的废墟终究只能彰显破败的过去。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新的技术取代了钻木取火,先进科技文化取代了刀耕火种,造纸术的发明替代了甲骨竹简,活字印刷淘汰了刻版印刷,火药的发明加剧了战争的杀伤力……所有这些都在告诫人们,只有放弃堆积如山的过去,跟着时代的脉搏,在无尽的奔走中,总结人生的真谛,才能宽慰那颗历经长途跋涉而近乎疲惫崩溃的心。不再思忖过往风尘,不再为昨日所累,收拾心情、装点今朝、换身轻装、从容迈步。亦如朝阳初升,不纠结黑夜的漫长;亦如晨星闪烁,不挽留昨夜的呓语;亦如晨露晶莹,不悲观瞬间的精彩;亦如晚红尽然,不留恋瞬间的万种风情。不惜露宿山顶,不悲寄身檐下,让那古老传统和千年风骨融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让它在各个时期萌芽植根、蓬勃茁壮。行走在红尘阡陌中,时常感叹日新月异的高楼如何平地拔起?宇宙星辰如何不再遥不可及?涉足历史长河,寻觅远古的踪迹,悄然发现,在岁月流逝中总会有坚如磐石的遗迹成为历史的见证,他们的昨日不曾离去,今后也将永远不会离去。追昔抚今,每个感动瞬间,最终会留下难以觉察的深深痕迹,即使斑斑伤痕,也会在漫长的时空里最终愈合。那丝深蕴于心的伤痛或幸福最终会蛰伏在心底,恍若灾难过后,无数家庭中永远缺席的位置,成为永远的伤痛,再也不想回忆。呵呵呵,扯远了!任思绪信马由缰地驰骋一番,似乎和主题无关了。

人生之路如潮汐般起起落落,也恰如人生经历了一个个风雨洗礼,见证着一步步奋斗的历程。当呼啸的潮汐来侵时,便如奋斗中的艰辛过程,而此时的心灵海岸,却经受着浊浪的拍击、考验,甚至被疯狂的海水侵蚀的斑驳流离、失魂落魄,更时时潜藏着被巨浪吞噬到海底的悲催,成为永远宁静的沉积。待一番惊心动魄之后,潮汐也将渐渐地退去,海岸重新归于平静。此时的海岸,别有一番风景呈现,那些鲜亮的贝壳,闪烁着洗礼后的晶莹,倾述海水的无尽秘密,展现经历起落的收获,就如同接受生活的馈赠,却又似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坦然,那被海水刻画的痕迹便会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在雕琢中逐渐精致丰满,演化为最美最靓的风景。

打开史册,寻觅故人。遥想当年,高瞻远瞩震惊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荡平六国,铲除诸侯割据,统一华夏建立大秦,其业煌煌、其功灼灼,也难逃英年早逝的厄运;叱咤风云书写青史的曹操,早已化为一缕清魂潜藏在人们的想象与记忆中;开旷古先河,书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未能摆脱晚年昏庸的悲催和无奈;巾帼骄子女中丈夫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识人才、建周业、重女官、创新意,在历经辉煌后,暮年依旧恢复大唐帝号;弯弓射大雕、驰骋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荡平草原,直指欧洲,也未能目睹元朝的崛起与兴衰;横扫欧洲,志与阿尔卑斯山脉齐高的拿破仑,最终沉睡在巴黎荣军院……秦皇汉武、凯撒、亚历山大,所有的伟业都如潮汐般澎湃汹涌后,又归为暴风骤雨后的平静。暗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在风云叱咤的那一刻,又何尝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呢?不能因为俱往矣,不争朝夕,也不因为俱往矣,放纵懒惰。其实俺总认为,不管故人的业绩如何辉煌,此时此刻,后退一千步来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该做啥就做啥。不在庸庸叹息中浪费年华,不在好高骛远中崩溃生命,不在鞭长莫及中憔悴陨落,不在后悔嗟叹中蹉跎岁月,不在妄自菲薄中迷失自我,不在唯我独尊中目空一切……最终脚踏实地,感动生命的每一个潮涨潮落,感动生命中的真情自我,唯此足矣!

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石,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构建了坚实基础,毕达哥拉斯、笛卡尔、沈括、徐光启……他们的成就历经岁月风尘的剥蚀依旧历久弥新。是人生潮汐的馈赠,是经历无数次实验的结果,是对善对美的执着追求,是在演绎的文字里对人生反复解读,唯有在生命与生命火化撞击的那一刻,才能完成生命的对接和延续。

人生如潮汐,国家也亦然,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方能百战不殆。法国公认的战争之神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醒来将震撼世界。而今,预言已经变成现实,中国经历狂风骤雨的洗礼后,于痛定思痛中,埋葬了被奴役、被歧视的痛彻骨髓的耻辱历史,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以崭新骄人的雄姿,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突发事件和飞天横祸,已不再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觉醒了的中国人,在汶川玉树大灾难面前,彰显大爱无边,倍显人间温暖。恶性食品,安全隐患,转基因的阴谋秘密……在潮汐的冲刷下逐渐隐退。未婚妈妈张菲三十年收养弃婴,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爱情,在潮汐澎湃后,奉献人间真爱奇葩。和平时期的潜规则,使中国的基础更加坚韧,众人划将开大船的精诚团结,中国才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苍茫浩瀚的世界蔚蓝的大海中领航奋进!

人生的青春岁月,遥远成一道缱绻的背景,于似梦非梦的朦胧中依旧清晰可见,更如昨天的茶靡,牵衣蔷薇,恍如水墨丹青,书写不尽的诗篇在潮汐的风靡里渐行渐远,留给岁月无尽的遐想和悠远的回忆。在逐渐苍老的年轮里,渐渐沉淀为心灵深处的一抹绯红,荒漠深处的一丛莹绿,浩淼苍穹的一抹蔚蓝,峰峦叠嶂的一抹黛青。所有这些,都在我们不经意间的翻来覆去中去品味、去推敲、去假想、去陶醉。从中挖掘出无尽温婉缠绵,含英咀华,总有一丝丝层出不尽的借鉴和希望,犹如潮汐中美丽铮亮的贝壳,河蚌中含蕴晶莹的珍珠,沧海中劈波斩浪的云帆,蓝天下振翅翱翔的苍鹰。

人生如潮汐,无论浪潮如何汹涌,都有潮起潮落的激情和无奈。就如马甲代替了旗袍,商品的喧嚣代替了桃花源的怡然自乐,闪婚,闪离的骚动,代替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珍惜。就算时尚代替了千年文化,依旧脱离不开:王国大厦拔地而起,始于黄土大地;帝国雄鹰凭虚驭空,终栖于独木寒枝。

相信茶越沉越醇,便不会人走茶凉;相信酒越存越香,便不会酒醉人伤。唯有坦然面对潮汐,在潮汐中得到历练和重生,才会有丰富多彩的奇葩润泽生命,绽放绚丽多姿的风采。人生如潮汐,潮汐如人生,就让这亘古不息的大潮汐起落自如平仄生命,演绎生命的芳华和精彩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