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奥秘》读后感_1200字1200字以上

《月球的奥秘》读后感_12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在距今45亿年间受太空中的星体撞击而成的,但是这些环形山至今并没有受到很大侵蚀和改变,它们几十亿年都没有梳洗打扮。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月球的地质活动并不十分频繁,所以不会像地球上的地震、火山爆发及造山运动那样对地表形成强烈的破坏;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没有大气,因而也就不会有风或者雨,而这些也对月球表面形成冲蚀。如此说来,它既没有内在活力,也没有外界的干扰,是一个美丽而又安静的星体。  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是母女关系、亦或是姐妹关系?  月球捕获说认为,月球是地球抢回来的“压寨夫人”。地球与月球由于地月轨道的变化,在1个—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外来的月球在飞过时被地球的强大引力所捕获,最终成为地球的卫星。  月球的共振潮汐分裂说坚持月球是地球的“亲生女儿”:地球初始成熔融态,由于潮汐共振,使在赤道面上的一部分熔体分离,在地球高速自转情况下被甩了出去,冷凝后形成月球,这种假说被形象的比喻为“母女说”。  而月球双星说则坚信月球与地球是姐妹关系。它们是在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同时形成了地球和月球。这种假说被比喻为“姐妹说”。  大碰撞分裂说也称“入侵者”说,认为在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后,一颗类似火星的岩石撞击地球,大星岩石碎片和尘埃被甩到地球周围轨道之内,地球遭到了骨肉分离之痛。从地球上分离出去的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碰撞和聚拢而形成了今天的月亮,月亮身体轻盈,受地球的吸引,就变成了与地球形影不离的忠实追随者。  美国有一个名叫阿比恩的狂人,他计算只要向月球上发射三颗氢弹,这个月求就可以永远的从我们眼前消失。阿比嗯建议一出,引起世界的哗然。一些科学家分析,如果真的炸掉了月球,地球必定大祸临头。月球上无数巨石必然会有一部分砸向地球。一块直径100米左右速度为5千米/秒的巨石,其威力不低于70颗氢弹。而且月球炸开的小尘土,微粒将会分散开来,在第月轨道上形成一个尘环,尘环产生的巨大阴影将使地球上许多地方从此不见天日,温度骤降,地球将重新步入冰河期。  而月球消失后,由于潮汐作用的变化,地球的自转速度会突然变慢。这样一个“急刹车”将造成一场全球性的20级特大飓风,赤道的风速可达80米/秒,很多高层建筑会齐刷刷的向东倾斜,飓风引发的海啸,将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雷霆万钧之力吞噬一切。地球上的动物绝大多数经不起“考验”幸免遇难的动物必然会退化成低矮,强壮,并且有外壳保护的怪物。而且更严重的是,倘若真的失去了月球,那么太阳潮汐力就会取代月亮的潮汐力向地球发威。若干年之后,地球的自转时间将会等于公转的时间。届时,地球的半边将是永恒的白天,昼夜不分,万物枯焦;而地球的另一边则永远的沉浸在冰冷的黑暗中,冰天雪地,暗无天日。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知道了月亮的重要性,月亮一起潮汐,晚上为我们照明,带给我们幻想,带给我们心灵的寄托。有许多神话故事都是来自月亮。古人的心中月亮早已成为他们理想中的世界,她虽然没有太阳明亮,但却和太阳一样重要。古人经常拿她欣赏、作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诗充分突出了对对月亮的好奇,并且有了一种节日叫做“中秋节”。正是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月亮的奥秘,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月亮,从中可以看出没有月亮的人类,将难以生存。

《冰上的梦》读后感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冰下的梦》写的是南极冰下神秘世界的故事,主人公依然是《波》中的军科社记者张长弓。但故事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文学都比《波》更胜一筹,其科幻构思也更为丰富宽广。无论从文学性还是“科幻性”来说,都“更上一层楼”。王晓达的“科幻观”认为,科幻小说是宣扬“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以及幻想的科技发展变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波》主要是展示了“科技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王晓达曾说过,写《波》的初衷是无奈的班主任对不想读书的学生进行“劝学”,而《冰下的梦》不仅展示了“科技发展变化无穷、威力无穷”还更多的关注了“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显然扩延了《波》的“劝学”作用而具有更大的社会、现实意义。有一位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把读了《冰下的梦》写的“读后感”送给王晓达看,令他大吃一惊。原以为中、小学生读科幻,大部分都只是对“发展、变化和威力”感兴趣,如“变形金刚”、“阿童木飞天”、“太空怪兽”等等,而对于“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似乎难以理解。不料这位初一学生竟然写道:“我很喜欢王晓达的科幻小说,科学幻想新奇,故事逻辑性强,而且告诉了我很多知识和道理。这次暑假读了《冰下的梦》,使我想得很多。  《冰下的梦》在故事结构上,运用的文学技巧比《波》更为成熟。《波》采用了“抽丝剥茧”层次递进,一步步设置悬念展开情节,虽然起伏曲折而“引人入胜”,但故事线索比较单纯,作为短篇小说是完全可以的。用音乐欣赏来比拟,《波》是一首优美的科幻咏叹调,而《冰下的梦》更像华丽的交响诗。篇幅较长的《冰下的梦》,作者除了继承《波》的成功经验“抽丝剥茧”逐步展开外,还巧妙地运用倒叙、插叙和故事套故事来设置悬念、营造氛围,把故事情节在跳跃的时空和更为宽阔的场景中展开,使读者开卷阅读就欲罢不能。据说,很多读者都是熬更守夜手不释卷,耽误了“好梦”而读完《冰下的梦》的。  一开头,主人公张长弓在鼓浪屿疗养院望海兴叹,自己在南极冰岸九死一生被救,而在诉说一个多月离奇的历险经历时,却无人相信,反而被视为“精神不正常”而被遣送回国疗养……把读者的兴趣提起来了:张长弓怎么会躺在南极的冰岸?金质维纳斯雕像是怎么回事?究竟是什么不能令人相信的离奇经历?究竟他正常不正常?把一连串的疑问推出来后,再“从头说起”。在“引子”的悬念、疑问中,并没有特别的“科幻”味道。但随着张长弓支援北非联合共和国遇险,换上钛合金头盖骨……故事一步步推进,“科幻”不动声色地开始揉入情节,也为后面的“主体故事”埋下了伏笔。在南极千米冰层下现代化王国“RD中心”展开的故事,是《冰下的梦》的主体故事,也是全篇的社会意义主题所在。作者并没有正面宣讲任何观点和主张,而是通过“RD中心”中的人物--信奉尼采“超人哲学”、“希特勒主义”的雷诺长官、技术精深又情迷心窍的斯坦利总工程师、美丽的“复仇女神”维纳斯、术有专攻而唯唯喏喏、丧失“个性”的“Boys”,当然还有“双重思想”的张长弓……以及他们的错综复杂关系和活动,来展开故事表达主题。故事中的“洗脑”、“当面告密”、“统治世界、号令天下”以及“Boys”的卑劣,无疑是现实社会的折射。作者的喜恶褒贬让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来表达,让读者自己去领悟。科幻小说关注“科技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作用”,无疑是其文学性表现的深化,《冰下的梦》在这方面有了可喜的建树。  《冰下的梦》的语言文字,比《波》更具文学色彩,更有感染力。且看这一段:“蓝色的海洋一望无际,“风帆号”在海面耘出一道泛着白色泡沫的航迹。在有的人看来,可能单调乏味、平淡无奇,可是你仔细看看那波涛浪花,难道不比陆地上的奇花异葩更加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你能找出象浪花那样用流畅奔放的线条勾画、用神奇变幻的色彩装铈的花朵吗?你看那充满着生气活力、永不倦怠的波涛,那么气势磅礴、顽强勇敢、宽广开阔!假如你有什么愁闷烦恼,那么我要说,‘到海上去吧!’,在大海宽厚的胸脯上,你仔细去看看浪花波涛,那么一切愁闷烦恼都会消失而换得心旷神怡。”词藻并不华丽,但丰涵感情而极具感染力。也许作者自幼的“大海情结”在《冰下的梦》中得以释解,真的船造不成,就在“科幻”中姿情缔造那“冰船”特混舰队。语言文字含情就生动,就有感染力。王晓达对大海情有独钟,所以《冰下的梦》写得很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读后感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