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1000字

蓦然回首

1000字 初三 书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坐观云起时,景色依旧。

——题记

骄阳跨过沧海,掠过陆地,渐行渐远;时光划过手指,拂过脸颊,转瞬即逝;岁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慢慢淡漠。而你我却在滴答的时光中,变得成熟、稳重。

转眼间我们即将结束快乐美好的初中生活,跨入高中的殿堂。但回想起求知的美好时光,依然是历历在目。于是我学会了放松和发泄,开始留意身边的美丽景色。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可流水真的就无情了吗?落花落去,流水东流,一切早已是定数,谁又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呢,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注定花落,只能无情。

又是一年春又来,是那样的熟息,似曾相识,让人情不自禁的留神细视。看,静静的街道上樱花飞舞,粉红的花瓣飘然落下,我独自徘徊在花的世界里,忘记了心中的不如意,忘记了升学的压力,一切的一切顿时被抛到九霄,无影无踪。心随花儿动,人随儿花舞,闭上眼让那清秀的香气沁透全身,在这氤氲着生机的时光里,慢慢的陶醉自己。多么想永远的沉浸在这如画的世界里。可花儿终将凋谢,正如她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们的生命如指尖滑过的沙粒一般匆匆消逝,那些日子果真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声无息,让我们不经回首。

久久地坐在窗前,望着朝阳穿过玻璃,在书桌上留下几方斜斜的光晖,听着耳边郎朗的读书声,不由得又陷入沉思,我还能在这熟息的不能在熟息的校园呆上多少时光那?黑板上醒目的倒计时冷漠的变少,让我们来不及停顿,来不及遐想,也来不及回首。天天有背不完的重点,天天有做不完的练习,满身的疲惫,无力无力仍是无力。

思绪在无意的纷飞浮沉,丝丝缕缕地穿过遥远那的时光,不知不觉来到那竹影疏动湘帘垂地的潇湘馆;来到了墨香盈室书香沁耳的闺房,来到了一脉心香拈花烛的诗情画意;来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征战边塞。品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画意,惜物怜人纤感如丝的葬花词,纤手描绘素纸浅书的淡愁……黛玉,终究还是“一朝春尽红颜老”。可那幽幽清高了的,蔑视世俗的傲骨却让后人记住了这个女子的一颦一笑,担忧在时光的流逝中被淡淡的掩盖,最后无人问晓,只有我们莘莘学子又重拾起历史的记忆。勃拉姆斯图拉的激情,海明威的深沉,查拉斯图拉的精辟泰戈尔的委婉,鲁迅的直白,像一片片悠悠的云,像一朵微微启开的莲,一片一瓣的绽放。于是我渐渐地游荡在书香里,慢慢的回首名篇,感悟历史。

回首,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回首,让我们触及历史,欣赏名篇。在人生和学习中,请不要忘了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回首一下你所走过的路。那时,你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你会更加懂得人生的价值。

蓦然回首,路上春光烂漫,这边景色正浓。

山东临沂沂南三中初三:张洛华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1200字以上 初三 读后感

自轰轰烈烈的郭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党根据局势判断,做出了将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举措,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是在当时的党内仍存在一部分人,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如以林彪为例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不认为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防止错误思想在党内蔓延,端正和坚定革命信念,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来读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艰难岁月里面怀揣着对党无比坚毅的信念和热忱,感受到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准确定位。

读完这篇文章,合上书页,我们会发现一种激情澎湃在心胸,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他于平淡的论述中、于激昂的言辞里都会写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写中国社会的矛盾激化时的痛心疾首,还是在结尾处的信心满满,都洋溢着个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他表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语句,用简单的三个意象就写出了那种迫不及待的渴望之意。用“看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阳和躁动成熟的婴儿”就表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当然文笔的成熟是锦上添花的美丽,若是文章没有思想精髓肯定是败絮其中。这篇文章很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指导实践,毛泽东在认识上却不会囿于条条框框,他坚持凡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对周围事物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后,才能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他反对只从表面浅层次地分析,认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回到文中,毛泽东正是看到当时革命主观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谷的现象,但是认识到立足于落后的脆弱的小农经济之上的反动势力,他们相伴而生的各种组织(政权、武装、党派)也是相对弱小的实质,做出了放弃苏联的城市中心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伟大决议。这条全新的革命道路虽然艰辛、坎坷,但却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当然无一例外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成为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标志著作。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那时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两个问题。在现在的共产党人面前,他们也急需回答怎样坚持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90多年的风风雨雨,共产党领导我们走过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也迎来了和平年代的安稳前行。但在今天,我们当中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贪污腐败现象令人生寒,网络上的“仇官、仇富”言论也层出不穷,我们不禁发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何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但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部分人却用着对立甚至仇视的目光看待世界。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党内的一些破坏分子并未秉承为人民利益办实事的原则,而是满足个人私欲,丢弃了党员的操守。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境外反动势力死灰复燃,试图通过策划反动事件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到了怎样判断事物的前景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台独分子、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或是最近的香港占中事件,我们国家都以迅速而强硬的态度去处理和面对。对涉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党和政府都是不可退让半分,必须实行到位。这样一个以人民为根本、对人民负责的政党又何理由不被人民群众信任呢?所以反动势力所妄想煽起的零星之火,成不了燎原之势,只会被更深的人民群众的泥土所掩盖。

以前谈到以上的话题时,我只是在朋友中静静聆听,不会发表观点。可是我却在想如果不是空谈误国,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在议论社会热点和现象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去评析。白岩松说过:“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那么在对于社会事件的评论中,我们扮演的不应该是吐槽者、或者一无用处的愤青,而要用理智的目光去看待,用我们所掌握的发言权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事件,并且能够更好的更正我们的生活,而非是做手指翻飞的“键盘手”。星星之火看似微小,也许我们不在意的“点赞”和“转发”,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无知言论的影响,那么我们所扮演的将会是侩子手的角色,这种星星之火还是不能让它助长为燎原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好,但是学会克制、学会自我控制地理智分析更为难能可贵。毛泽东的燎原之火是基于可靠的科学的分析之上,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要把燎原之火引燃也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