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读后感800字

《斑羚飞渡》读后感

8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我读过的小说也不少,大多都是关于人的故事。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动物的小说《斑羚飞渡》。刚看到这部小说,它的题目让我不能理解,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接着我就细细地读了起来,随着故事的起因,发展直至高潮,我的心一次一次的被震撼和触痛。它主要写的是一群被狩猎者逼到悬崖的斑羚,他们后面是猎人无情的追杀,前面是丝毫没有生还希望的悬崖峭壁,所展示的绝望与悲伤。虽然两座峭壁之间只有六米的距离,但斑羚的跳跃极限却只有五米,这一米就是生与死的距离。就在狩猎者等待时机准备一网打尽时,斑羚群里一阵慌乱,两只斑羚在生与死之间挣扎都没有成功。无奈的斑羚们慢慢的安静下来。把目光都聚集在身材高大的头羊身上,头羊悲哀的咩叫了数声,自己也无能为力,这时斑羚群又一次慌乱了起来。在天边,在崖与崖之间出现了一条绚丽的彩虹,一只灰黑的斑羚带着无限的幻觉与对死的恐惧向悬崖边的彩虹桥走去。面对这一奇观,头羊忽然大叫了一生,它有了计策。于是它迅速地把斑羚们分成两组,一组年轻一点的,一组年老一点的,而自己也毅然的走进年老的一组。把两组大致均衡了一下。谁也不会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见年老的一组的一只斑羚走出队列,年轻一组的一只斑羚也走出队列,突然年轻斑羚朝悬崖前飞奔起来,紧接着老斑羚也向前飞奔,只见年轻斑羚纵身飞跃向对面山崖跳去,老斑羚也跟着跳起,只见年轻斑羚的身影在空中划出一道可怕弧形向下坠落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老斑羚凭着娴熟的技巧在空中用自己的背拖住年轻斑羚,让他把自己当做一个跳板得到再次起跳。年轻斑羚成功的跳到了对面。同样的方法一只只斑羚凌空跃起,山涧上画出一道道令人震撼的线条。人们永远也想不到,在面临群组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用一半救一半的方法来赢得生存的机会。故事看完了,动物小说没有人类小说那么多复杂的情感交错,没有那么多的喜怒哀乐,有的仅仅是为了生存所体现的极致的美。

两棵沙果树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转瞬即逝的暑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因为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今年推出的《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与孩子们一同回顾历史,缅怀先烈。

近年来,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开学教育,许多学校都安排了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第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强调不忘历史,从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出发,在讲述与抗战时期少年儿童有关的故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时代意义。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人们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爱国情感,很多都是从历史中学习而来。章太炎说,“不能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70年前取得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来之不易,永载史册,但很多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十分了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不朽”这堂历史课,对强化学生历史知识,深化现实主义情怀,都很有必要。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场民族精神的大洗礼,同时也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次培育与提升。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模式下,社会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德育教育要么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要么可有可无,成为“副课”。尤其是学生对课本以外的东西,比如历史,知之甚少。再加上一些“神剧”篡改历史、扭曲历史,导致学生们对历史本来的面目模棱两可,对身边的历史遗迹等也变得视而不见。

“开学第一课”试图通过真实的英雄故事教育人、感染人,出发点非常好,但课后怎么做,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单就湖北范围来说,那些目前尚健在的抗战老兵,以及那些保存下来的抗战遗址,都是值得大家学习、敬仰的“活历史”。

从另一层面来说,“开学第一课”不光是学生们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上好这一课,追忆这段历史,走近英雄人物,聆听英雄故事,去感知这些民族脊梁的挺拔,去感受先烈志士的伟大,从而激励我们传承宝贵的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