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爱的人_550字550字

最懂爱的人_550字

550字 高三 散文

想给母爱下个定义,提笔时,那仅有的一点意念又模糊起来。又想起一位学者的话:“母亲,世界上最懂爱的人。”这是母爱的来由吗?我尝试以我的经历去理解它。

在我学习的时候,母亲轻轻的端上一杯橙汁。

在我被难题困倒,急得满头大汗时,母亲用毛巾轻轻拭去我脸上的汗珠,并和我一起攻克难题。

在我晚上睡觉把被子踢到一边时,母亲为我盖好了被子。

在我生病时,母亲被急得焦头烂额,问寒问暖,来回奔波……

母亲对我的爱,仅仅体现在这些小事上,而是让我们去体会,去感悟,去接纳。

反思这个问题,眼前出现了一幅几年来定格的画面:每天上学放学的路旁,总会有一位老奶奶,坐在轮椅上,年老发福的体态,背往后倚,在“吱吱”响的轮椅上晃来晃去。偶尔起风的时候,撩起几缕花白枯槁的乱发,如凄草摇曳。后来听别人说,她儿子就在这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意外死去了,但她不相信。于是天天在这等着,劝也劝不回去,仍是年复一年的等,白发作证,皱纹作证。在那蜡黄的脸,执着的眼神告诉人们,她仍存希望。有人说她疯了,但那不是物欲横流的疯狂,而是平静。他等的只是自己的骨肉。在她身边来来往往的人们,无论有母亲的,还是失去母亲的,住在附近的,还是来自远方的,都会在她迎送的目光中感受到那份盼儿归来的温暖。她成了大家的母亲。

我好像明白了,母爱是相通的,无所不在的。只为子女而爱,是狭溢定义的母爱,为了付出而爱,是普天下的母爱。

阅读_900字

800字 高三 散文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会羡慕一些博学的朋友,优美流畅的词句能脱口而出,一句话就把给人的感觉升格几倍。

自然,他们的博学很快衬出了我的“无知”,当我还在为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苦苦思索,人家早已领略了南宋各大词作家的欢喜与惆怅了。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仿佛是古代的书生一般,将书卷起握在手中,无限风韵。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亦高尚乎。

二、我的金庸,我的武侠梦

金庸、古龙,已然成为武侠文学的一种代表,又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们在祭奠古龙时感叹的:“世上无古龙”。

仅看过金庸的《神雕侠侣》,还没有仔细看,只是略略一翻,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江湖中的是是非非,恩怨情仇。看罢,便哽咽地瞑目回忆,生出无限思绪。

“那女子身穿青色长袍,腰间别着一把长剑,眉目清秀,谈吐优雅,高贵而不可侵犯。

只见她轻启朱唇:‘莫见怪,在下正是羊羊派掌门,姓杨,名荔雅……’”

如此自恋的句子还有很多,梦想着一天能成真。但终究是不可能的,只留一片想象的空间。

亦梦,亦思。

三、不变的余华,恒古的草根

我是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兄弟》和《活着》都没有看完。

唯独感受了《徐三观卖血记》,出看只觉平淡,细细品味才深深地被感动。

现在当然是不再会有像文化大革命那样轰轰烈烈的动乱,而卖血以补贴家用的草根人民还在社会低层恒古地存在着。余华用他平淡、朴实的文字,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荒诞,却真实亲切的故事。简单,也深邃。

我说,我们周围的大多数文化,都是草根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行为,都属于那不灭的草根。

许玉兰原本是那么浪漫的人,却也融进了草根这个大圆圈里。当平淡成为了一种习惯,自然会在夕阳西下之时,缅怀曾经的风花雪月。可也爱上了这种生活。爱上了许三观这个领她迈入草根生活的男人:

“你看看,我们现在有的是钱,我们去吃炒猪肝,去喝黄酒,你想吃什么,我就给你要什么……”

——《许三观卖血记》

纵然世界千变万化,草根是永恒的。而这不变的永恒,就成了心底的感动。

四、失眠,枕书入梦

睡觉前习惯捧着一本书看,有困意了,就回味着慢慢睡去,想象着明早的阳光。

也就是如此,渐渐成长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5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