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与真实1200字以上

诚挚与真实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自20世纪初理性之光以降,人类如同刚刚睁开睡眼的婴孩开始疯狂地打量这个已被祛魅的世界。人类中的杰出者力图用物理公式、数学模型、分子结构表达他们所认知的世界。他们认为经过一系列严格推导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世界。然而,他们遇到了困难。

他们的困境恰恰是人类理性的困境,是理性期望的真实世界与情感期望的诚挚世界的矛盾。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语“logos”,原意为理念。从词意发展来看,最早的“逻各斯”兼有理性的“理”与感性的“念”两重含义,即表示人们对客观真理的主观感受。随着理性的发展,主观的东西被慢慢去除,“逻各斯”更多地成为一种绝对真实的代名词。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理念异化的开始。

20世纪的西方文论史,就是一部理性异化史。左派批评家与右派批评家的争论长达一个世纪,贯穿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其间各种文艺流派竞相出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其衍生的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四五十年代索绪尔的语言学转向;60年代终结于法国五月风暴的西马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并且也产生了诸如卢卡奇、巴特、德里达、福柯之类的大师。而他们所争辩与讨论的焦点,就在“理性”二字。

如鲁迅所说,近代理性异化最突出的两点,一是知识崇拜——“举世惟知识之崇”;二是文化地位下降——“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而这两点,都代表了真实世界对诚挚世界的压制。人的情感被忽视,全社会只在乎那些可以被在乎的东西。

尼采说:“人类对世界占有和征服的欲望,表现于对知识的渴望。”近代以来,人们这种征服的欲望愈发强烈。工业革命后,机器成为人类延长的双臂,改造世界的能力愈加强大,人类还缺少什么?显然就是一个绝对聪明、最有逻辑的大脑。如何获得?去寻找知识。于是,人类对于知识有了一种额外的渴求——这种渴求并不是知识带来的愉悦引起的,而是出于知识“有用”。一句名言恰能很好地体现这种对知识的畸形崇拜——“知识改变命运”。

正是因为知识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才会出现人们对专业人士的病态服从,才会出现一“证”行天下、一“证”万事通的现象。伴随着这个过程,我们与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又远了一步——因为我们不仅要服从所属政权的统治,还要屈服于一大批“话语权威”(罗兰·巴特语)。

知识崇拜使我们不再去体会知识带来的愉快感受,相反,我们疲于奔命,为获得(或者说占有)话语权威手中的知识,不惜被其“绑架”,成为另一个“规训主体”。而这个结果,是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除了知识崇拜,理性异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西方批评家对这一部分分析较多,最重要的是阿尔都塞和阿尔诺的“文化生产论”。

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本应处于互不干扰的状态,因为政治的首要法则是平等,经济的首要法则是效率,文化的首要法则是自我表达。每个领域的首要法则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每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拥有三个合作的政权,所以只能有所取舍。而理性泛滥的今天,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得利益——这最符合理性的要求。对于理性来讲,自我表达有何用?

于是,人们放弃内心精神世界,“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文化归于经济,文化活动也以经济利益为主。就算一些人渴望纯净的文化生活,举办一些作文比赛,渴求一些真知灼见,也难免被用来为某些商家做广告,否则哪来这么多经费。这就是文化生产,即使想要追求一些风花雪月,也不得不落得个满身铜臭。管他什么自我表达,收益减成本,总之不能亏本!

只是这样,所追求的“风花雪月”还是风花雪月吗?真的能抵挡“物欲来蔽”,寻自由之思想吗?还是如鲁迅先生所说:“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自20世纪初批评大师屈瑞林在哈佛作的长达一个多月的系列演讲,虽然题目一样,但先人的思想却已寻不见了。何为诚挚?何为真实?我们于漫漫长路上追寻的那个真实的世界,是否是最好的?如果理性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乌托邦,那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们无须思考,只要向着机器进化就可以了。

可是,屈瑞林说不是,鲁迅说不是,汉娜·阿伦特说不是。哈耶克说,我们只是在通向奴役之路。最终的真实只是像《尤利西斯》中食动物下水的布鲁姆,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衰老,即使自己与神话中的伟大英雄有相似的经历,却也难现英雄的形象。我们对理性病态的追求,只会让我们亲眼目睹乌托邦的覆灭。

但我们也并非无路可走,即使我们只是布鲁姆,我们在理性中的挣扎也只是他在大街上的漫游——这并不是结束,我们终会等来我们的斯蒂芬,带我们一同对付敌手,一同回家。

毕竟,我们是奥德修斯的后代,是英雄子嗣。去吧,人类!去出发,去漂泊,去回归!

向屈瑞林大师致敬!

话中秋

1200字 初二 记叙文

中秋度佳节,今又结新篇。八月团圆兮,往事越千年。

嫦娥奔月悔,灵兔捣药间。吴刚伐桂日,玉斧修月园。

月饼入家门,归依玉盘边。念旧思故人,晶珠染容颜。

昔欢聚一堂,今垂足流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刹那间,月圆相逢一笑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中秋,一个历来被人向往的团圆的日子,有着圆圆的银月,好吃的月饼,还有与家人在一起的对酒当歌。它的名字,被太多人所熟知。它的生日,也有太多人为它庆祝。它,是幸福的,正如在这一天的我们。

往年的我,总喜欢在中秋节这天,跟着爸妈去姥爷家。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老人。往往我的姐姐们也是要去的,看见了她们我就会很开心,不光是因为可以在一起打闹说笑,毕竟团聚在一起本身就值得庆祝,谁让我们都各自为伍地忙碌着呢?

在姥爷家,我可以吃到我最爱吃的菜,餐桌上听到老爷对我的教诲也使我受益匪浅。夜晚,大家围桌而坐,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事。通常都是因为大人们聊得太尽兴,忽略了我们小孩子,所以我只好陪姐姐们出去看月亮。

清风拂面,银光烂漫,像一个公主在出场前特有的低调而华美的风景。一切都醉醺醺的没了声响,一切都静静地在思考着一个旋律——一支和谐、美好的团圆曲。

抬头望月,银盘依旧如初;对酒当歌,人生岂不乐哉!

月亮是亲切的,一如温柔的女性,宜作倾吐心事的对象;月亮是轮回的,盈虚有期,暗含着某种命运的启示;月亮是永恒的,饱经沧桑,纵览古今,无愧为历史的见证;月亮是神秘的,移步随影,缺蚀无定,常在波诡云谲中隐现,在星移斗转中升沉,动潮汐,变节令,卜晴晦,兆吉凶,可望而不可即,令人遐想无穷。

当然,月亮也是多变的,一天一个内容,一千人的寄托里有着一千种不同的情绪。

月亮啊,你有40余种名字,你是我们的宠儿,你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而现在的中秋节,由于姥爷、姥姥相继过世了,我只好随着爸妈去姥太家过节。姥太今年八十多岁了,儿女成群,众人相聚,谈笑风生。通常客厅是站不下的,大家往往要挤到狭小的院子里各自说着。这和在姥爷家过节的感觉完全不同。如果说在姥爷家,就像一汪湖水平面如镜,偶有微风泛起层层涟漪,那么在姥太家过节,就像一团江水赶上潮期,波浪滔天,热闹非凡。

我一时适应不了,只得跟在老爸身后,偶尔打声招呼,也只是和表叔们说几句话便作罢,全然没有往昔的性格与喜悦之情。不过还好,其乐融融的景象总能感染我,我也就成了一个慢热。

今年的中秋节,依旧是到姥太家,不过令我惊愕的是:人居然少了太多太多。看不到月饼,看不到往昔喧闹的人群。姥太依旧露着笑颜,满布皱纹的脸让我知道,姥太老了。

往昔的感觉又回来了,对,那是在姥爷家的感觉。

虽说人不多,却仍有丰富的酒菜,姥太、爷奶、爸妈、舅爷和二舅爷在一起畅聊家事,偶尔回忆往年的一切切,话语间透着平时没有的柔情,让人感动。这是另一番祥和之景,另有一番韵味,自然也就产生了另一种感觉。

人心依旧在,何愁不相聚。今夜饮酒时,一切皆心语。

终有一散,我和家人骑车驶往回家的路。这是比之前更冷的风,真正吹到人身上却是暖的。路漫漫兮,中途也有了更多的人,令人舒畅。能陪着家人们一起聊天、共同回家,我是幸福的。

我的家人们呀,我要快快长大,我会保护你们的!

独自回到自己的小屋,打开窗户却寻不见我渴望见到的月亮。我闭上眼睛,我感觉到了它的位置。

它像身处在白画中,看不见,而我却知道。它有着比之前更亮的光,它应该在我的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