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心里的风景550字

藏在心里的风景

550字 五年级 写景

树是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花是花园中的一道风景线,孩子们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而家乡的小溪和山林却是一道藏在我心里的风景线。

春天又到了,我又想念起故乡的那条既甘甜又清澈的小溪,它应该开始哗啦哗啦地奔跑起来了吧?

小溪的溪底有许多鹅卵石,大的有小朋友的手那么大,而小的却只有一片小树叶那么大。这些鹅卵石,阳光洒在鹅卵石上,在阳光下,鹅卵石显得熠熠生辉。

小时候,我经常一个人在溪边玩耍。在我难过时,我会对着小溪倾诉,说出烦恼,小溪就像一位知心朋友似的,它会耐心倾听我所诉说的事情,让小溪埋藏我的烦恼,这样,我的心里就会舒服些。当我快乐时,也会告诉小溪,快乐的事,让溪水将我的快乐送去远方,让别人“喝”到我的快乐。

儿时,和我形影不离的朋友就是那条每天都在欢快地奔跑的小溪。我和朋友们还会脱下鞋子在小河里捉鱼,每当捉到一条小鱼,我们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和喜悦。我会飞快地跑回家,将鱼交给爸爸煮,但懵懂的我却不知这这种鱼太小了,是煮不了的。

我们在小溪边玩累了,就会手拉手去对面的山林休息。我们还会在山林里采野花,山林上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朴素中带有几分华丽。夕阳西下,太阳透过树林,坐在树下的我和朋友们身体的轮廓被阳光照得十分耀眼。天真烂漫的我们会觉得如此耀眼的光芒,是神仙洒下来的。那一个温暖的画面令我一生都忘不了。

藏在我心里的风景是美丽的,是如诗如画的,也是令人怀念的。

五年级:章柳妮

读《杜甫传》后有感

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写景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