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德阳)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

    (4)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6)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故填:试管.

    (2)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

    故填: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

    (3)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A排除,最好是B装置,因为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浓氨水的流速,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同时分液漏斗还能够防止氨气从分液漏斗逸出.

    故填:B.

    (4)研究性学习小组用D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集满.

    故填: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端,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氨气已经集满.

    (5)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说明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故填:ABD.

    (6)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若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加入的物质能使温度升高,加入水和浓硫酸、水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够使温度升高.

    故填:AD.

    点评:

    本题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