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半部论语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
  • 1200字 高二 读后感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
  • 1200字 高一 读后感
    这是无限崇高的荣誉,只是孔丘自己享受不到了,只能让他的画像接受后世学子的膜拜。他的话不容质疑,每一句都是圣旨纶音,都是金科玉律。他说君子要守孝三年,结果后世出现了“丁忧”这个词,无数官员因此失去了升官发财的好运气;他讲“夫夫妻妻”,结果几千年中中国妇女的自由被剥夺了,沦为被统治阶层;他回忆说自己十五
  • 1200字 高三 应用文
    如今,社会上的很多人――包括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内――都认为,教育就是去上学,去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去参加中考、高考,仅此而已。这种观点对吗?也许我孤陋寡闻吧,以前就很少听到有人质疑,特别是某些家长、某些学校、某些地方,中考或高考升学率高,就认为是教育搞得好;反之,则是教育欠发达或落
  • 1200字 初一 读后感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
  • 1200字 初三 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有关内容还是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已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之句。当时
  • 1200字 读后感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说“潜龙勿用”,我无治天下之位、之责,也无需用心地想如何“用”,何况我也许也无治天下之才、之志,但却深觉这话有理。呵呵!《论语》,字虽不多,但其蕴涵的道理却多得很难说得清。为师之道。言传,一部《论语》、一句句“子曰”,就是鲜活的例子。身教,夫子是讲自己所做的,因此才有
  • 1200字 高一 叙事
    导语:儒家经典主要指儒学十三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儒家经典介绍,欢迎大家参考!《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
  • 1200字 高一 写人
    有时候,一道美丽的风景,就能成为你心中永远记得的景象,印景昊他是这文章中的主角,他的经历非常的特别,他小时后据他回忆就已经是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里。这对他没什么影响,不过他只是缺少了一些爱,不过不重要,因为他学会了自己爱自己,印景昊他这人就像空气,风,去那轻轻的去,走也是悄悄的走,他像空气的原因那是因
  • 1200字 高中 议论文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题记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传承,留下典籍灿若繁星。书籍,记录了中华民族奋斗历程,镌刻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不屈气节。读书,就是从典籍中获取力量,就是从典籍中继承祖先志向,就是从典籍中学习先人经验实现自我的价值。读书何用?《论语》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