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文段落(10篇)
  • 750字 初一
    每次品味«论语»,皆如沐春风;或似一杯香茗,啜饮一口,便唇齿留香,久久不散。记得有一个人说过:“读经典力作,树精神高度;读天下之书,张世界之目。熟读«论语»,看其他书就势如破竹,带动海量知识的学习掌握。”当自己闲来无事,不如读一读«论语»吧!«论语»令我豁然开朗,原来的“山穷水复疑无路”,在一瞬变成
  • 500字 初一 读后感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
  •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在这段时间,我有幸读到了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写的《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论语》,是一本由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着作的文学巨着。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类以及当今的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 1000字 初一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热,名人讲《论语》,历史题材影视剧热播……。首先我们意识到这对普及传统文化是好事,但是如何理解并且正确把握《论语》的本质,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把握好《论语》其中的真谛,对激发我们热爱伟大祖国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 550字 初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人尽皆知的话语便出自《论语》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时常去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们不了解你却不去生气,这不正是君子吗?——这几句话出自孔子,看似平常无比,却在我心中永远留下了印迹……初
  • 700字 初一 议论文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
  •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一直以来作为中华名族的子孙,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领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有幸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不由豁然开朗。通过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在那简短的文字、朴素的语言里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精神的升华,穿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沧桑,感受到远古圣
  • 550字 初一 读后感
    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
  • 1000字 初一 读后感
    中国梦——读《论语》有感《论语》可谓是一本圣书,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主张“仁”,这是他认为的最高品德与素质。《论语》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的几句给我留下
  •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