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作文段落(10篇)
  • 400字 初二 散文
    已近午夜的时候,路灯昏黄。路过一个小铺,其中有人在看电视,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传来,是我熟悉的腔调。是很怀念的腔调。那时候曾祖母尚在人世,我大概是六七岁的年纪,村里来了一个戏班子。戏台搭在荷塘不远处,在一个月华如水的夜里开始。似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把空地挤得满满当当。卖零食的阿婆在地上放了个箩筐,小孩
  •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的朋友住在乡下的一个小村落里。暑假他几番邀请让我去他的家乡感受梨园戏台的韵味。我闲来无事便接受了他的邀约。我并不是对梨园戏台感兴趣才去的,我只是心怀好奇,我的这个仗义好朋友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一到这里便被这里的景致吸引,被这里的石路石楼石狮子吸引。然而不难发现的是这个堆积着深厚历史的地方,
  • 7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戏台还搭在那儿,戏曲一遍遍地唱着,台下却少了观赏的观众。“木木,你听我唱戏啊!”我看着两个小朋友在戏台上表演,记得曾经也对一个男孩说过同样的话“喂,你听我唱戏啊!”我命令男孩听我唱戏,认真地当观众。我坐在长板凳上,仰着脑袋,想着那时的事。那时,我爱戏,却唱得格外难听。男生很斯文,皮肤很白,像是天上飘
  • 400字 初二
    民国十六年,二人初见,梨园戏台上那一曲霸王别姬轰动上海滩。他饰虞姬,虽为男儿身,但因媚骨天成,却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他富甲一方,军权在握,却日日捧场,坐在戏台正下方的梨花木太师椅上。终于惹得他芳心暗许,他给他承诺,待日寇被赶出中华大地,九州安定之时,便是两人长相厮守之时。民国十八年,二人分离,他带
  • 800字 初二
    在奶奶那一代人中,春节是多么热闹啊!大片大片的红占据着人们的眼帘,红的是花,红的是灯笼,红的是对联,在这还带着寒冷的日子里,给人带来了炽热而又喜庆的气氛。据奶奶讲述,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们,虽然物质贫乏,但人们对于年却是十分重视的,提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了。先把养了一年的猪给宰了,留着一部分
  • 450字 初二 写人
    戏台上的他是花旦,京城出了名的花旦,婉婉而唱的戏腔深入台下所有人的心底。戏台上的他是解语花,所谓解语花枝娇朵朵,身为戏子,从小就被培养得和书中的戏子无情般,遇谁都不会动那一丝真心。他的师傅教过他,戏子万万不能动情,否则伤的只是自己,戏子就是这样,永远活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戏台下的他是解当家,
  • 500字 初二 记叙文
    父爱给我的感觉是寂静的,沉默的爱着孩子;父亲给我的感觉是温暖的,时刻守护着孩子。然而我们在成长,父亲在老去。曾几何时,我总是喜欢在父亲面前撒娇。幼时看戏曲,我们离戏台太远,而我太矮,那时候,父亲就会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让我一眼就能看到戏台上的风采,听着戏子唱着对我来说,很晦涩的戏曲,令我高兴的是,父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家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阳地村这个古老的布依山寨里。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纯朴好客的民风,爱它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更爱它流传至今的古老花灯。据说它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用来驱鬼辟邪、祝神消灾、祭祀祈福的。我并不十分了解花灯的历史,可是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村落里,日子虽然不富足,
  • 700字 初二
    没有绚丽的灯光,没有逼真的背景,两个人,几件乐器,演绎人间百态、历史故事,这就是布袋戏,我童年难忘的回忆。在老家,每逢重大的日子,比如“天公诞辰”或做佛事的时候,总有人来表演布袋戏:一块绣着金龙纹的红布铺在戏台前,一个门型的小戏台就搭好了。一人在后面敲打着各种乐器,另一个人坐在红布后,手套布偶往上举
  • 650字 初二 散文
    村子里又在上演一年一度的村戏了,戏班子据说是杭州的,村民凑了不少钱。我挺爱看戏的,这听着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我从小就喜欢越剧,这个爱好已经有十多年了。只要有空,我就一定回去看村子里的戏,附近几个村子的戏也被我看了个遍。那天,我和母亲一起来到戏台。今年的戏台做了翻修,台上已经容不下奏乐的乐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