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作文段落(10篇)
  • 700字 初一 议论文
    夫子,伴我成长老夫子,伴我成长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李婷婷受不了他的“啰里啰嗦”,听不进他的“千篇一律”,看不惯他的“低眉顺眼”。我曾噘着嘴,满不在乎地任听他在旁嗡嗡教导,结果吃了一顿母亲的“竹笋炒肉”,此后我便不敢多发表意见了。长大以后,在母亲的带领下,便渐渐开始学习《论语》,什么“君
  • 650字 初一 议论文
    幼年失父,少年失母,一生却不失志,这是孔夫子一生的诠释,一直走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坎坷,却又辉煌。开城大典的奏乐声徐徐响起,城门也应声打开,缓缓的,似乎其中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凡气息。开城后,乐声更是盎然四起,走出来的有舞者,有战士,也有领队人。舞蹈之中,挥旗之中,射箭之中都蕴含着孔夫子的思想之所在,一
  • 500字 高三 议论文
    世间有“完人”吗?我想,今无,古也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无缺的人,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即。能渐臻“亚完人”也是少之又少的极之了不起的人。孔夫子获取了至高无上的“圣贤”头衔,也是皇帝追谥的,他自己决不敢自封。近年来,报章上评价某些文学家、书画家,不时见有“德艺双馨”一语,讲实话,这
  • 1200字 初二 议论文
    现在,无书的世界变得枯燥。王母应没有了美容的书刊弄得茶饭不思。迫不得已向玉帝低头认输要求复原。但是玉帝始终认为废书是正确的选择,没有多加考虑一口否决。从此,玉帝与王母的关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母还说要去月老那办离婚手续,这时玉帝不得不反思自己所造下的罪孽,忙派唐僧召集徒弟去三界视察。唐僧发话了,“徒
  • 800字 议论文
    张横渠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独学,为万世开太平。子路之志在有福同享时而无怨无悔,颜渊之志是在谦虚之中处事待人而不自夸邀功。他们二人或者是胸中怀着一颗宽广的共享之心,或者是持着一种高尚的谦虚之品。但在这之中,最令我感触最深刻的却是孔夫子的为主民立命之志。为生民立命,立的是老有所终,
  • 600字 初三 议论文
    每当,我看见宽袍博带在迎风飞扬;每当,我听见嵇康绝响仍余音绕梁。就禁不住问我自己:“在哪里?五千年华夏的灿烂辉煌。在哪里?那个有着不朽灵魂的礼仪之邦。”总有一个浑厚的声音告诉我:“因为华夏儿郎忘却了华夏的灵,华夏的魂。所以那灿烂辉煌渐渐飘向了远方。”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巍巍峨峨的泰山巅上,一个温文儒
  • 1200字 高二 议论文
    古往今来,无数有志之士,为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境界,历尽坎坷。可是,后来经人查证,原来杜甫当年也只是来到了泰山脚下,并未登山,故此诗题作《望岳》。一直以为,孔子一定是站在东山绝顶,泰山之巅,而发出了“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慨叹。可亲自登临泰山,我们会发现,还没走到山腰,仅
  • 450字 初二 议论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周游讲学,见两个小儿辩日,问其故,一个孩子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中午时离我们远;而另一个孩子却反之。大名鼎鼎的孔夫子被俩小孩问住了,孔夫子老老实实地承认说:“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俩小儿嘲笑孔子。看来,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切,孔子是一个知识渊博,学
  • 700字 初三 议论文
    人制社会,为民做主;法制社会,民作主人。古之华夏,诤臣不多;今之赤县,贪官不少。欲扬中华之美德,先抑国内之腐败。今日中央反腐声,如春雷响彻中华大地,伴春风拂去社会尘杂。中国之古代,为官早已分正反两派,清官则两袖清风博得千古能留名,污吏则腰缠万贯换回万世受唾骂,看包青天怒审陈世美,窥李鸿章贪污户部财!
  •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