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读后感
    ——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有感《孔乙己》描写了一个封建文人悲惨的一生,《范进中举》写了一个封建文人获得功名的经过,虽然两篇文章的内容不同,但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孔乙己死了,他活着的时候是一个会说“之乎者也”的笑料,死了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周围的人
  • 4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说起朝花夕拾这本书,我想大家都会想起孔乙己这篇文章。但当我读起孔乙己的时候,却有了一些新发现。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思考的角度。孔乙己曾被酒店老板成为穷秀才。但提起孔乙己和那个时代的背景的话。更多的便是叹息。小说《孔乙己》一简介、单纯的构思和纯粹、精炼的语言,塑造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形象,揭露科举践踏
  •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作家蒲松龄的作品,全篇收录短篇小说491篇,内容多为鬼神精怪之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聊斋》的形成可以说是必然的。这一点从作者经历便可探知一二。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出生于清朝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蒲松龄的意志,同时也为他
  •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初识《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剧《范进中举》之后。看完之后不觉惊异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却没有领略导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开《儒林外史》浏览了整个故事之后。《范进中举》讲的是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简单的故事,但纵观全文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
  • 3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读罢北宋宰相王安石的智谋故事,合上书本,我深深为他的智谋以及他的功绩所折服。王安石既是一名成功的宰相,又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他在少时曾跟随父亲王益宦海四游,目睹了北宋社会的萧条衰败的景象,于是他一心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他通过科举得任地方官,以管辖的地区作为实验田,试行革新措施,而后又向朝廷上万言书,仪表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篇一:《儒林外史》读后感】在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少年王冕”,它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是一本古典长篇讽刺小说,正是我喜欢的书型之一,所以,我立即买了一本。果然名不虚传,刚读完两三篇就让我爱不释手了。书中的《范进中举》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讲述了范进在自己的持续努力和周进的帮
  • 650字 高一 读后感
    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我慨叹着康熙皇帝苦心孤诣修筑的“长城”——避暑山庄颓败的无奈,领略着万千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骚客的至真性情,欣赏着才华横溢的东坡贬谪后的成熟.神游之际,也约略听到那广陵散的绝响……生于乱世,貌似潘安,才高子建,志行高洁,这便是嵇康。他才高八斗,却宁为一铁匠,不做朝堂臣。他宁愿与好
  • 800字 高一 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它借谈狐说鬼,来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现实社会。《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首先,它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在蒲松龄笔下,官吏都是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他们无孔不入地刮地皮,为了金钱散尽天良。席方平的父亲被富豪杨某害死,因为羊某贿赂了冥府的上
  • 900字 高二 读后感
    中国的古代是强盛的,中国的古代也是脆弱的。说它强盛,是因为它拥有着几千年盛久不衰的历史;说它脆弱,是因为它只需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能使一个中国陷入困境。那些打击——封建,便是其中一个。封建制度下的科举制度,害得像孔乙己一样的读书人变成了科举制的奴隶。孔乙己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封建制度下读书人最
  • 800字 高一 读后感
    东阳马生,我比你幸运!或许真像宋濂所说,你的读书条件远比他优越,可我却从中品出了一丝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读书的条件,却想比一比其他。在读书的目的上,我比你幸运。你的目的是明确的,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学成文武术,货卖帝王家”,走的永远是科举仕途。从捧读《三字经》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为封建科举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