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初一 写景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 1200字以上
    按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和“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后来因为“秋分”在八月内每年不同,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遂逐渐约定俗成,将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 550字 六年级 写人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 1000字 初三 想像作文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 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上海中秋节风俗,有祭月和烧香斗等。祭月时,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 1000字 五年级 写景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曰,祭月赏月是节曰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曰,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 900字 初二 说明文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 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往日在家乡时,盼着中秋,吃月饼,玩灯笼。盼来了中秋,那时祭月要选一个好时间。记得有一年,中秋来临的前两天,妈妈就买了柚子,芋头,橘子,月饼来祭月。时间到了,把柚子上放在盘子里,再把煮熟的甜宇头装在一个大碗,在另外一盘房上一些水果和月饼,再到三杯茶。因为有四个神位,所以每个都得准备4分。爷爷和奶奶坐在门口赏月,我们都坐在旁边,到了11点我们把神位前的水喝下,爷爷说,喝了保健康,保平安。
  • 350字 四年级
    吃完丰盛的团圆饭后,奶奶大声地喊:“快来搬椅子!”我好奇地问:“奶奶,搬椅子干什么啊?”“中秋节要祭月啊!”奶奶耐心地回答我。“哦!”我恍然大悟。接着,大家把椅子搬到天台上去。随后,我积极地帮奶奶端来了柿子、老菱、月饼、藕……不一会儿,椅子上摆满了祭月需要的食品。奶奶还端来了一对蜡烛和一个香炉,点燃蜡烛和几根香,祭月开始了。我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喃喃自语:“希望月亮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幸福!”
  • 650字 四年级 日记
    中秋祭月,始于古代,《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盛于唐代,《东京梦华录》有“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时已从单纯的祭月变为更广泛的赏月,到了明清更是普及,几乎家家都要举行。古人祭月,即祭拜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祈求来年的丰收,后来人们因为月圆、饼圆(祭物),又赋予团圆之意,庆祝一家人团团圆圆;现在人们已不注重原始含意,主要为庆祝家人的幸福团聚,为此不远赶回家欢度中秋节。
祭月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