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作文段落(10篇)
  • 900字 初三 散文
    其实我们这上段的乌江,与红军长征的乌江渡、思南的乌江、重庆涪陵的乌江,还有些距离和不同。但却是它们共同组成了“千里乌江画廊”,并成为贵州的母亲河。俗话说,“饮水思源”。人们在溯源而上时,发现乌江源竟然在草海,或许准确地说,是在草海不远的一口井,那井叫石缸洞。那年为了搞“乌江纪行”,我们去了乌江的南源和北源,因为南源,我码下了纪行的第一段文字,称其为“一口井孕育了一条江”。因为乌江,我们多次进入了她最具风韵的地段,细细地口味了她的历史沉淀和风土人情。
  •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从河沙坝的渡口可以乘船渡过乌江,如今有了机动的木船,但还是保留着许多小木船。那些老船夫一边悠闲地吸着旱烟,一边等着乘客上船。老船夫做了一辈子的乌江搏浪人,吸了一辈子的旱烟,哼了一辈子的小曲,他们和乌江就像是亲密的朋友,他们知道乌江的水流,熟悉乌江的脾气。要知道在乌江,一个不留神,小船就有可能被急流冲走,被险滩吞没。
  • 900字
    从河沙坝的渡口可以乘船渡过乌江,如今有了机动的木船,但还是保留着许多小木船。那些老船夫一边悠闲地吸着旱烟,一边等着乘客上船。老船夫做了一辈子的乌江搏浪人,吸了一辈子的旱烟,哼了一辈子的小曲,他们和乌江就像是亲密的朋友,他们知道乌江的水流,熟悉乌江的脾气。要知道在乌江,一个不留神,小船就有可能被急流冲走,被险滩吞没。
  • 1200字以上 初二
    清晨,翡翠般的乌江水缓缓流下,两岸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实乃人间之仙境。夕阳西下,乌江水澎湃的涛声清晰可辨,她不停地翻滚着,咆哮着,仿佛像高唱着战歌的勇士在向对面的敌军示威。夜静悄悄地来了,疲倦的乌江水也孤寂地潺潺流淌。
  • 1000字 初二 记叙文
    渝东距重庆三百里的涪陵,正当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本是古巴国的都城,也是巴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据说因其境内的乌江古代曾一度叫涪水,这里又是古代巴国祖坟所在地,故得名涪陵且自汉时沿用至今,现今涪陵概因盛产榨菜而知名。
  • 5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年10月,为了接应红军大部队的到来,遵义的军团要突破乌江,第一天,红军打算从黄家村的岸口渡乌江,可是天寒水冷,架桥用的竹绳又被敌人炸断了,第一次渡乌江就这样失败了,红军就开始做竹筏渡乌江。第二天晚上,他们就开始行动,可是由于天太黑,不好联络,竹筏又难以控制方向,只有少数人抵达了对岸。第三天,部队派了红军 中的精英划竹筏渡乌江,敌人的追兵也赶过来了,红军面临着险境,英勇奋战,冲破了敌人好几道防线,吓得敌人举手投降。
  • 700字 初一
    我想像乌江的水会变得更清、更蓝。清得能看清水中的鱼儿,蓝得像广阔的天空。船儿在水上行,鱼儿在水下游,和和美美。我想像乌江两岸都穿上绿色的衣服。于是我培育出一种树苗和小草,他们可以随意克隆,而且生长很快。树苗长大以后高大苍翠、四季常青。它能吸收煤烟、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并能将这些气体转化为有益人类健康的空气。
  • 4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934年10月,为了接应红军大部队的到来,遵义的军团要突破乌江,第一天,红军打算从黄家村的岸口渡乌江,可是天寒水冷,架桥用的竹绳又被敌人炸断了,第一次渡乌江就这样失败了,红军就开始做竹筏渡乌江。第二天晚上,他们就开始行动,可是由于天太黑,不好联络,竹筏又难以控制方向,只有少数人抵达了对岸。第三天,部队派了红军
  •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影片中,红军齐心协力,勇往直前,一心想着百姓。在得知北岸国民党守军已将黄家村一带洗劫一空后,迅速为黄家村的乡亲们送去粮食,并发放生活用品。“军民鱼水同心”,红军很快获得了民心!红军也有勇有谋:乌江水流湍急,红军就造了双层竹筏。破了一层还有一层。乡亲们都积极帮助红军,尤其是百姓大刚,他帮助红军渡河,为突破乌江立下功劳,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 1000字 高一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