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作文段落(10篇)
  • 300字 三年级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野牦牛体形笨重、粗壮,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200~260厘米,尾长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
  • 1200字以上 初一 叙事
    面对早有耳闻但突如其来的晚自习,高寒表现的特别镇定,因为他小学的时候听家长们讨论初中生怎么怎么累,书包里塞几十本练习册,学习学到后半夜。这曾一度给他恐惧感,但当他真的上了初中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确实是有好几十本联系册,但是有好几十分之九本练习册可以不写,因为那是“关系书”,而且他的懒惰使他发现即使不学习到很晚也可以拿个好成绩。因此当他在初中时又听到家长讨论高中生怎么怎么累的时候便不放在心上了。这就好像一个人被蛇咬了之后,当他再次看见蛇时就会小心堤防,甚至置蛇于死地。高寒就属于杀蛇的人。
  • 400字 高三 叙事
    有人告诉我,生活就像天堂。我说不然。天堂,如果那里没有风花雪月,那么天堂不是我的向往。我向往风,我向往大鹏的翅膀;大鹏翅膀下的风,扫九天云而动万里浪。我向往花,我向往勇士的坟圹;勇士坟圹间的花,飘浮着侠骨未泯的奇香。我向往雪,我向往高寒的地方;从高寒处坠落的雪,引来长流不尽的春光。我向往月,我向往少女的梦乡;悬在少女梦边的月,那是心灵在无邪地窥望。
  • 650字
    听了老师的演讲,我受益匪浅。我从讲座中知道了位于昭阳区西凉山区的大山包距离昭通市区80公里,有独特的亚高山原生性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生存着素有“鸟类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它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公斤。雌雄体色相似,大致为灰白色,头顶裸出部分和眼呈红色、头、颈的三分之二为黑色。尾和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成弓行,每年在此栖息1200多只。黑颈鹤喜欢高寒湿地,而大山包的海拔3000多米,水域和湿地面积广阔,非常适合黑颈鹤高寒湿地的生活环境。大山包被列为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阳区因此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
  • 600字 高二 散文
    昆仑高寒夜风雪,绿衣挺拔腰未弯。望昆仑之上终年积雪,地处高寒,一片雪白中唯有一身军绿加以点缀。哪怕只有几点零星的人影,却足以撑起整个昆仑的生机。那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军人,用一生的忠诚守卫祖国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一生,都着上了军绿色,代表着不悔不弃的守卫。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化为昆仑之上的一抹军绿,用挺直的腰杆将人生涂成军绿。
  • 700字 高二
    昆仑高寒夜风雪,绿衣挺拔腰未弯。望昆仑之上终年积雪,地处高寒,一片雪白中唯有一身军绿加以点缀。哪怕只有几点零星的人影,却足以撑起整个昆仑的生机。那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军人,用一生的忠诚守卫祖国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一生,都着上了军绿色,代表着不悔不弃的守卫。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化为昆仑之上的一抹军绿,用挺直的腰杆将人生涂成军绿。
  • 800字 三年级
    气候的冷热干湿也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习惯。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在海南人们有“饭前喝汤”的习惯,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种的植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 800字 三年级 叙事
    气候的冷热干湿也影响到人们的饮食习惯。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在海南人们有“饭前喝汤”的习惯,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种的植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 9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喀喇昆仑高原虽然高寒缺氧,因为戍边官兵的坚守,有了生命的色彩;虽然古老苍凉,因为驻训官兵的到来,有了火热的气息。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刚拿到《生活与哲学》时,我有种不知名的高寒感,“哲学”,这个似乎与高中生这一身份极为不相配的词从我手握这本书开始,不再遥远。不知那高寒是否东坡先生所叹的“高处不胜寒”,还是意识到从此我将登高博见而不再是跂而望之的那种参杂良多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