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作文段落(10篇)
  • 650字 初一
    说起这本书,它还不是我的,只是一时的好奇心使我拿起了这本书读了起来:原来苏轼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他虽然文采出众,但因为在政治上站错队,而受到贬谪,又因“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一生大大小小被贬谪过六十多次,足迹遍布半个中国。而面对多次被贬谪,不受赏识,但仍乐观豁达,走到哪就为当地百姓谋福祉。比如:在杭州就建苏堤,在澹州就大力发展教育等。他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啊,就算在贬谪澹州的途中他的儿子去世了,他也仍坚强的生活,不向命运低头服输。
  • 800字 高一 散文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之后他经历三次贬谪。其中,令人映像深刻的便是那三次贬谪黄州,惠州,颍州。苏东坡,他是不幸的,取仕的路途跌宕起伏,贬谪,升耀,一次又一次在他身上上演;但他也是幸运的,他有着乐观的态度,苦难在他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他有着将苦难当作乐趣的能力。因如此多次贬谪也创造了他。他在被贬期间创作做出许多炙快人口的文章,流传千古。
  • 550字 初三
    欧阳修,自号“醉翁”,他也遭遇了贬谪,可他选择与民同乐,他所在意的,不是官场上的功名利禄,而在于与众生间的相乐相融。他举办宴会,在宴会上,众宾们觥筹交错,射箭对弈,他“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将此事记录,不见贬谪的半分伤感,也正是如此,他的财富才会重于功名利禄。
  • 350字 三年级 诗歌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原文注释】: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3、才调:才气。【翻译译文】: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赏析鉴赏】: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河东,你是个为己乐的人。当你知道你的十年贬谪终于要结束时,不禁发出“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的感慨。多年的期待,终于有一天成真了,那种高兴溢于言表,像个小孩子一样,心情好了,天气便也好了,大雁的回归也是一个好兆头。可是你没有想到,再次贬谪柳州的命运在等着你。此时的片刻喜悦与新生的希望,只是下一段曲折历程的开始。
  • 650字 初二
    凉凉的雨,凉凉的风,一如这凉凉的贬谪之路。我看见苏轼在这路上踽踽独行。昔日的浩荡皇思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小人的谗言、讥讽的言辞、亲友的怯懦。这些共同演奏出一曲贬谪路上声势浩大的交响乐,个个音符都是锥心的痛,个个唱腔都是难言的情。感性的人,先看见开始再看见结局;豁达的人,先看见结局再看见开始。对每一个受贬谪的人来说,结局已经注定,无非是老于忧郁,死于荒野。而苏轼的开始是平淡的,甚至带有一丝欢喜。失了高官俸禄,他看不见,失了亲朋好友,他不在乎,他只当自己实现了避世的心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从此以锄为笔,将诗心散遍东坡,开花结果。不复存在意味着曾经存在,带着一颗诗者的心,看见当年美景。
  •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他们同为贬谪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却不相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因为自己的内心十分苦闷,一经小石潭凄凉冷清的氛围触发,则更显悲伤。如若他将自己调整,让自己的态度翻转360度,看到的景物应该会有所不同吧!如果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贬谪,是不是将会为我们留下另一篇传世佳作呢?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 800字 初二
    缺憾于人,更能催人奋进。苏东坡自道活得潇洒,“一蓑烟雨任平生”,却不合时宜,多次贬谪。刨去那宗乌台诗案,他也曾贬谪杭州,一度无缘京城朝堂。随口吟得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却发现西湖已是个濒死的西子。他本可沉溺于贬谪之痛或纸醉金迷,但他却指挥着杭州城所有的百姓,以四项足以忙翻整个朝廷的水利工程救下了在杂草中濒死的西湖。官场的缺憾,并未消磨他为利一方的心,而是促使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缺憾,给了人静心求进的机会,激起了人再度奋发的动力。所以:缺憾,必然使人奋进。
  • 800字 五年级
    你是贬谪与流放的达者。屡遭贬谪,你从未展现消极的一面,总会在大好河山之间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你笑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你畅谈“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慨叹“也无风雨也无晴”;你高吟“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你把人生中的每一次贬谪都当成一次惬意的旅游,你泰然自若、淡定洒脱,你乐观面对生活中苦难的态度被后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