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作文开头(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我是一个邋遢的人,不喜欢把学校发给的学生证挂在胸前,有时直接忘带。想来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源了。每天都要和老人见面,一天六次。我每天进出校门的时候他就坐在那,老人是学校的门卫。老人的工作是每天检查学生证。学生每天进校时都得把学生证给老人看。若忘了带,就会听到他讲,下一次把学生证带上,记住!老人不是很严格,不象以前的门卫那样,不带证就不让学生进学校。
  • 550字 高三 写人
    每天早晨上学,我总能看见一个老人,我没理会他那么多,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他这样三番四次的出现在楼下,我也就有些好奇,开始注意他了:这个老人消瘦极了,脖子上有很深的皱纹,但他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每时没地都给人一中自信的感觉。那天早上我去学校,仍然在楼下看到老人的身影,他依然提着一个袋子走着。当老人经过我身旁时,他手上黑色的袋子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
  • 800字 高三 叙事
    我们村一个老人去另一个村捡破烂。在那个村的左边,是一条铁轨,此时铁轨上火车正从一个方向徐徐开来。那个老人年老眼花,正拄着拐杖慢慢经过铁路。那个老人是个老婆婆,衣服朴素,年过七十,此时年轻人已经穿过铁路,早已走远,只有她步履蹒跚,走到铁路中央。此时火车像平常一样鸣起汽笛,老人家,听到了,动作也慢,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火车没看见一样冲过来,把老人撞得魂飞魄散,一个拐杖撞得无影无踪。
  • 900字 高三 写人
    也许,往往平凡的人才最值得尊敬。1.清晨一把胡琴,一个纸盒,操着全部的家什,老人靠在校外的墙上。用一抹琴音,伴着老人沙哑的嗓音,唱醒了小城的惺忪,开始了老人一天的乞讨生活。老人一身的黑色,有种抑郁的感觉。扫来一大片晨光,堆砌在老人身上。颁白发下深邃的眼眸嵌着对生活的丝丝希望,黑得不再健康的皮肤用沟壑填满岁月的沧桑。
  • 800字 高二 日记
    时间老人周末的早上。时针已指向7点45分,我还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不是没睡醒,而是不愿起。“孩子,起来,快起来!我们还要赶路呢!”我不情愿的睁开眼睛,发现面前站着一位须髯飘逸的老人老人的表情亲切而安祥。“赶什么路?”我糊涂了。“跟我来吧。”老人的表情依然安详,但我在他的脸上捕捉到一丝神秘。“你想走哪条?”·
  • 800字 高二 写人
    一个周末,我推出自行车,准备去找同学玩,刚骑上自行车就感觉十分吃力,下车一看。唉,真倒霉,车胎没气了!我无奈地把车子推到离家不远的一个修车摊前。修车的是一位老人,身材干瘦,背部佝偻。我走到他眼前说:“老大爷,我的车胎没气了,您给我修修吧。”老人拿过一张椅子让我坐下来,卸下气门芯看了看,说:“看来是车胎被扎破了。”说着,他在地上放了一块硬纸板,然后把车子倒过来,两轮朝天地支在地上,车座正好压在纸板上。他的动作有板有眼、慢条斯理的。老人拿来螺丝刀、钳子,正要往下卸轮胎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声响,我同老人望了过去,原来是老人的打气筒绞进了一辆行驶中的自行车前轮里,车轮的辐条被绞断了好几根。
  • 1200字 高三 写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句令人感动的话出自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老人,他叫桑地亚哥,一天他出海去打鱼,碰到了一条极大的马林鱼,虽然老人自制的鱼钩已经深深地钩住它,但这条鱼非比寻常,格外有耐心,不停地跟老人耗,但老人也不服输,手像钢铁一样,牢牢地抓住那条钢索。在和大鱼搏斗的过程中,他的双手被钢索勒破,一只手还不停地抽筋,身子也痛,因而他不仅是和大鱼搏斗,也是在和自己交战,最终他战胜了那条大鱼。但在回家的途中又被成群的鲨鱼袭击,虽然他顽强地抵抗,但也无济于事,最后他带着只剩下骨架的大鱼回到家,人们都为那条大鱼惊叹,而他却累倒呼呼大睡……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900字 高二 记叙文
    有许多老人都很孤单,需要大家去陪。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位残疾的老人家里,给他带去了欢乐。刚进门,老爷爷就乐呵呵地迎了上来,他个子不高,岁月的风霜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浑身透出一股热情的气息,他的手上套着一个手套,听妈妈说,是因为那个爷爷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手没有长大,为了不吓到人,就套上了手套。
  • 700字 高一 读后感
    即使匆匆的阅读了《老人与海》,我也感受到了一个老人坚定的毅力,勇于搏斗的英雄气概和不懈的奋斗努力。人虽然老了,但雄心壮志依然存在,老人身上的那些光芒也影响着我们这些后代。这是一个老渔夫捕鱼的故事。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大家都看不起他,但他依然坚持不懈,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鱼,但在海上,老人遇到鲨鱼的袭击,老人不但没有退缩,还与鲨鱼奋力搏斗。
  • 900字 高一 记叙文
    缓缓的斜坡上,一棵枝虬叶茂、历经千年沧桑的老榕树孤独地屹立着。紧挨着它的是一间面貌同样沧桑的瓦房,在周围现代水泥房的映照下,显得格格不入。那里,住着一位老人。在我们村子里,这样的瓦房仍有不少,但有人住的却少之又少。而他,则一直居住在榕树下的瓦房里。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位瓦房老人了。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疯”。幼时的我骑着自行车路经榕树下,去同学家玩。可当我推着车缓缓地走上斜坡时,瓦房里却突然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喋喋不休的叫骂声。我被吓得提心吊胆,却又忍不住使劲瞅着那半掩的木门,想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只见那是一个赤着上身的瘦弱老人,右手臂伸得直直的,指着前方,嘴里振振有词。再往前一看,他的前方却只是一面破烂污秽的墙。压抑住心里的恐惧与诧异,我匆匆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