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作文开头(10篇)
  • 450字 六年级
    在乍暖还寒的时候,众香国里的百花大都刚发芽,可二月兰却在春寒料峭中露出了笑脸。在我心目中二月兰是我的报春花。二月兰生命力顽强,不论是在在墙角、石缝,甚至不毛之地都能生长。他们从一朵朵生长到一簇簇从一簇簇长到一片片。他们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含苞欲放、还有的只有一片嫩绿的小芽。过一段时间二月兰便会漫山遍野的竞相开放,它们的花香和土香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大自然的气息。二月兰到每一个各个地方去报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句话对于我来讲给二月兰是再好不过的了。二月兰还有一个称号,那便是“平民花后”因为二月兰是兰花中最平凡的一种,算是兰花中的“平民”了但是他的自强不息、坚强、自力更生让人称赞不绝。“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我伸手就能碰到天”因为他十分顽强就连刮风下雨也亭亭玉立,所以我觉得用这句歌词来形容二月兰的自立自强是很完美的。闻到二月兰的清香后人们便心旷神怡,心中所有的烦恼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二月兰》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 500字 六年级 叙事
    在我们富饶的清徐县城里,有一个在万物复苏之际,东方苍龙初露头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这是为什么呢?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二月二,龙抬头。”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
  • 550字 六年级
    在我们富饶的清徐县城里,有一个在万物复苏之际,东方苍龙初露头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这是为什么呢?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二月二,龙抬头。”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希望!
  • 500字 六年级 叙事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我欣赏着这动人的春色,不由地走出家门,想出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草丛中的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晴空万里,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那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之中。
  •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所作,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作者当时所处环境“两部吹鼓声”中将《霜叶红似二月花》一点点写起,反应了“五四”到一九二七革命暂且地站在了革命党前头,巧妙地运用了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对其进行借用和修改,寓意为这一时期的革命虽然遭到挫折,但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他将伪革命者比喻为“霜叶”,认为“霜叶”虽比“二月花”更红,却只是冒充的,当严冬来临便会凋谢。这反应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外婆家的“二月二”我平时住在外婆家,每到星期五的晚上,爸爸、妈妈才来接我回家。那天,我记得是星期四,是我正常上学的日子,可是,外婆一大早就叫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是让他们晚上来过节。“过节?”我顺手翻开日历,一看那天是2月26日,便感到有点诧异,“没听说今天是什么节呀!”外婆微微一笑,说:“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
  • 450字 六年级 说明文
    尊敬的二月河先生:您好!您知道吗?我知道您还有一个故事呢!有一次,我在我们小区——“锦绣花园”玩的时候,偶然的发现红光闪闪的“锦绣花园”四个大字下面有三个小字“二月河”。那时,我问爸爸;二月河是什麽河?”爸爸说:“‘二月河’不是河,是咱们南阳一个著名作家,写出了许多家知户晓的文章,其中,你喜欢看的‘康熙王朝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及习俗在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中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 450字 六年级
    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中国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