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作文开头(10篇)
  • 65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人在这个世界上,做了很多事情。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都应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当别人犯错时,应及时帮其改正。最重要的是,不要嘲笑别人,要有理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因为嘲笑别人也就在嘲笑自己。中国当代的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刘伟。在小时候非常喜欢运动,他立志成为一名运动员。可是因此意外的故事。让他永远的失去了双臂。他起初很伤心,但最后因其具有顽强的意志。决心练习钢琴,起初别人都嘲笑他,说他一个残疾人能干什么,什么都干不了,还不是都靠别人养活。但刘伟不在乎他们的话,只是一心练习钢琴。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直到双腿抽筋,脚上起泡。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太阳的嘲笑造就了星星的信念,在亘古的星空中坚持着那点微光;磐石的嘲笑造就了水滴的理想,在艰苦的风中守护着那一份渺茫的希望;别人的嘲笑造就了我们的意志,在瞬间的改变中把握生命的航向。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百家争鸣。独有一人,醉心于山水的悠然之中,享受独钓水滨的乐趣,他就是庄子。
  • 800字 高一 议论文
    托马斯布朗曾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喜欢嘲笑别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而那些被嘲笑的人,却以顽强的毅力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一天,韩信在街上行走,遇到一位屠夫。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喜欢佩剑,可没见你用过有本事你来刺我。不然,你就从我裤裆下穿过去。”韩信做了个惊人的举动,他双膝下跪,当着众人的面从屠夫裤裆下穿过。
  • 1000字 高二 议论文
    五彩的社会,博大的自然,沉重的历史,一一从我眼前掠过,身边步履匆忙的行人,面前风光万千的山河,过往里豪迈而痛心的故事,在一片谈笑声中淡远。有人在嘲笑,却被自己的笑声所淹没;有人在审视,在审视中把自己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因而我想说的,就是:少嘲笑,多审视。少嘲笑别人,多审视自身。曾有名言:“讥笑别人的时候,那他同样在讥笑自己。
  • 65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生活中那些被人嘲笑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们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痛苦的泥淖里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在嘲笑中坚守自我,化嘲笑为动力。哥白尼是最早提出“日心说”的一位科学家,但因为当时处于宗教统治时期,人们都相信“地心说”,所以哥白尼的学说被嘲笑,虽然过程很是艰辛,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出版了《天体运行论》这本流传至今的经典著作。
  •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托马斯布朗曾说:“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时,却不知道这些缺陷也在你内心嘲笑着你自己”。喜欢嘲笑别的人,往往一辈子毫无建树,而那些被嘲笑的人,却以顽强的毅力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一天,韩信在街上行走,遇到一位屠夫。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喜欢佩剑,可没见你用过有本事你来刺我。不然,你就从我裤裆下穿过去。”韩信做了个惊人的举动,他双膝下跪,当着众人的面从屠夫裤裆下穿过。众人发出难以入耳的嘲笑。可韩信忍受住了。越是隐忍不移,其心志愈坚。没有胯下之辱,也就没有淮阴侯韩信。
  • 900字 议论文
    高考满分议论文以微笑面对嘲笑太阳的嘲笑造就了星星的信念,在亘古的星空中坚持着那点微光;磐石的嘲笑造就了水滴的理想,在艰苦的风中守护着那一份渺茫的希望;别人的嘲笑造就了我们的意志,在瞬间的改变中把握生命的航向。以微笑面对嘲笑,让冷静成为勇气。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百家争鸣。独有一人,醉心于山水的悠然之中,享受独钓水滨的乐趣,他就是庄子。有人嘲笑他的贫寒,以楚王之赐卖弄于前,他以海中遗珠反唇相讥;有人不屑他的清高,用国相之位夸耀于前,他以鸟兽睿智机敏回应。在斜阳余晖之中,他无心世人的冷嘲热讽,“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静静守候着内心那片自由的蓝天。如今,斯人已逝,然而那一份淡然,常驻于大地之间。
  • 650字 初一 议论文
    微笑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当面对他人的嘲笑与讥讽,你会怎么做呢?是冲上去和他们打一架?还是不屑一顾另寻他路?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韩信”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胆小怕事,却有满腔报国之志,他不得项羽重用,改投刘邦麾下,最终成就一代名将。当他还是少年时期,被一个屠夫侮辱时,他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冷静下来,淡定从容地从屠夫胯下钻过。
  • 1200字 初三 议论文
    近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一则有关尼埃尔·谢赫特曼的公告,震撼和激励了全球数以万计的民众。他曾于1982年发现准晶体,但不幸地被斥“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受尽了各种嘲笑和屈辱,最后被迫离开。但他从没放弃,默默地坚持着,最终成功问鼎20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一个乡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巴斯德出生于士兵之家,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骑兵,这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可是巴斯德很羡慕那些读书人,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巴斯德始终不明白,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叔叔用嘲笑的口吻对他说,“如果你能够成为博士,那就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了!”虽然对“博士”没有概念,家族中也没有一个靠文凭吃饭的人,但巴斯德心想,叔叔的话总有道理。从此他认认真真地读起了书,并在25岁时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后,巴斯德又陷入了迷茫。战乱年代,他不知道自己能研究点什么,毕业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找到一个研究课题。这时又有人拿他开涮,“巴斯德,你可以研究一下‘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