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作文开头(9篇)
  • 550字 一年级 叙事
    朱熹公园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群山环绕,而且空气清鲜的地方。这便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尤溪。1130年9月15日,伴随着一阵稚嫩而响亮地哭啼声,朱熹诞生在尤溪“南溪书院”。“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朱熹公园的东南方向。傍晚时分,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雕刻着十二生肖的石砖路,狡猾奸诈的老鼠、忠实憨厚的黄牛、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要活了似的。
  • 650字 写景
    朱熹公园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四面群山环绕,而且空气清鲜的地方。这便是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的诞生地—尤溪。0年9月 日,伴随着一阵稚嫩而响亮地哭啼声,朱熹诞生在尤溪“南溪书院”。“南溪书院”位于尤溪县朱熹公园的东南方向。傍晚时分,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雕刻着十二生肖的石砖路,狡猾奸诈的老鼠、忠实憨厚的黄牛、威风凛凛的老虎……,一个个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要活了似的。
  • 700字 五年级 叙事
    在我的故乡里有一个美丽的公园------朱熹公园,它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波光粼粼的小河像一条绸带一样紧紧围绕着朱熹公园.这座公园,是伟大的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的诞生地,朱熹公园的名字也就是由此而命名的.步入朱熹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十二生肖小路,雕刻家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把十二生肖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老鼠狡猾机灵,老虎威风凛凛,老牛忠诚勤恳....
  • 500字 初一 叙事
    观书有感(朱熹)观书有感(朱熹)观书有感(朱熹)网址:时间:2013-10-26整理: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 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在东海之滨的八闽大地上有一座山城就是被誉为“文化之都”、“绿色金库”那就是闽北,在这美丽的闽北有三所朱熹兴办的精舍书院。在这些书院里都一尊朱熹的塑像,正手握书卷用那深逐的目光叮咛我、嘱咐我要勤学好问。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小时候刻苦攻读的故事已在我们脑海里深深生根,您写的“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的话语,我们已牢记在心中。
  • 1200字以上 高三 记叙文
    朱熹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经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个领域,都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创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作者是当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专家、享年103岁高龄的蔡尚思教授。1988,时年83岁的他参加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活动时吟诵了这首诗。这首诗高度概括了中国思想文化史,科学评价孔子朱子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确实,孔子朱子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史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孔子逝世1500年之后,朱子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忠实继承、创新发展孔子思想,把中华文化推进到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学习朱子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
  • 500字 四年级 写景
    我的家乡在三明,那有一座闻名海内外的公园——朱熹公园。这座公园是为了纪念朱熹爷爷才建造的,它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就能走到朱熹公园。公园的大门前有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大门上写着“朱熹公园”四个大字,显得格外气派。走进大门,就能看见一级一级的台阶绵延向远方。台阶的四周种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你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沉醉在这片花海中久久不愿离去。台阶两边还种了杨梅树,每到夏季你就会看见那树上结满了紫里透红的杨梅,望着它们你会情不自禁地直吞口水呢!
  •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熹文化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道南、道东之传与闽台朱子文化朱子是我中华民族自孔、孟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著述宏富,思想博大精深,他所编著的《四书集注》自元朝以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对我国的政治、思想、学术及教育乃至一般社会文化之发展,产生了全面性深远的影响。1175,朱子与吕祖谦合编北宋四子之言论选辑为《近思录》,并以《近思录》为《四书》之阶梯。由于朱子对教育的重视与身体力行,才使得他的学问能感召众多弟子,而终能大行于其身后。
  • 1000字 叙事
    为有源头活水来——读朱熹《观书有感》近读朱熹的一组诗作《观书有感》,其中一首是这样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组诗的总体,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撇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关于如何“治学”的。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的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