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作文开头(7篇)
  • 550字 初二 散文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美食大国,中国人爱吃,会吃,痴迷于吃,所以也便有了“民以食为天”之类的俗语,但是,中国人真的能算是“吃货”吗?我倒不这样认为。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做了一部大型的纪录片,是有关于中国人的吃这方面的,叫做《舌尖上的浪费》,素闻“舌尖上的美味”,哪来“舌尖上的浪费”?奇特的标题将我吸引。
  • 500字 初一 散文
    在我的脑海中,家乡的味道就是家乡美食给我带来的舌尖上的无与伦比的享受。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蚝烙,是潮汕地区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蚝,即牡蛎。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水中牛奶”。制作蚝烙,需要备齐基本的几样材料:生蚝、小葱、面粉、鸡蛋、盐以及适量的水。第一步,将生蚝、小葱洗净。
  • 800字 初二 散文
    乡的那个的味道在舌尖上游荡,每个人的心里都怀念着家乡,都思念着奖项那些难忘的味道,那个只属于家乡的味道。我出生在瓯江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小河安静地从石桥底下缓缓流过。今天,依然保留在我身体某个角落的是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一种如蒸饺般大小叫作番薯黄夹的东西。关于这种小吃,我曾一直以为它就跟米饭面条一样,普通得全国人民都知晓。
  • 450字 初一 散文
    人很多的记忆都和味觉联系在一起,而味觉的记忆会是内在的感受,因而也会更长久些。从小到大,舌尖上也积累了些许细碎的滋味,驻扎在记忆中。每当到了某个时候就会跳出来,勾起你记忆深处的记忆,勾着你去回味、去寻找、去想念。孩提记忆里,那时天天想着的就是糖果了。那味儿酸酸甜甜的,吃上甚是甜蜜。还有那糖纸,五颜六色的,那时好像还当收藏来着,但现在已没有了,想必是物是人非……
  • 1200字以上 高一 散文
    食物带给我们的神奇,往往超乎了我们的想象——题记吃的饭多了,撕扯的黄历多了,见太阳的日子却渐渐变少了,与月亮对眼相望的日子就这样不自觉的在一张张黄历纸上,在一碗碗白米饭中铺张的越来越密集了。虽然睡眠的时间就如这社会的纯手工食物一样少得可怜了,但丝毫没有阻挡我对食物的深切热爱。一听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即将进入实地拍摄阶段,赶紧用这双也做了很多年饭的手,敲击键盘,将看了好几遍的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一季又拿到了自己的眼前。
  • 800字 初二 散文
    饮食,顾名思义,就是吃的喝的东西。然而,黄土地上的中国人在时光的流逝中,用智慧的大脑,创造出数不胜数的传统美食,这些美食,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别样的风采。前不久,《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了,我带着第一季未散尽的余味,又开始了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探索。第一集“脚步”里,第一个故事就令我十分感动。节目一开始,一个叫白马占堆的西藏林芝小伙子正在挖着灵芝、天麻,他黝黑的面庞和洁白的牙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人们常说,家的味道,是最美的味道。萦绕在舌尖上的家的味道,永不停息的冲击着我的味蕾,我仿佛时刻都能从口中尝出令我魂牵梦绕的过去,在记忆之海中有无穷无尽的记忆的碎片,而我脑海中那舌尖上的家,依然完整。     我的故乡,是江南的一座小镇,就是这还没有被城市的喧嚣污染的小镇,有着令我无法忘怀的味道。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按时从北京赶到故乡,节日的热闹似乎并不会对江南小镇所独有的淡雅造成一点影响。我踏着有一些滑腻的青石板路,走入小巷,从那一扇扇门中找出属于我奶奶的那一扇门。往往,我刚踏到巷口,就会嗅到从巷子深处传来的一阵阵炸肉丸子的香味。要说我奶奶炸的肉丸子,在镇子里都是有一定名气的。炸的半熟的肉丸,储存在冰箱里能保存很久。炸了吃,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做汤吃,白如玉,醇如浆,鲜香四溢。     我每次走进家门,都看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奶奶一边炸着锅里的丸子,一边调制着下一批丸子的馅料。奶奶丸子的配方乃是绝密,经过多年的改良早就在“世界丸坛”之上独树一帜。馅料由上好的精肉,香葱,糯米等调和而成,奶奶还会往馅料中加入山药,奶奶说,山药是做丸子理想的佐料,集清爽香脆与浓厚醇香于一体,无疑为丸子添加了独特的风味。     每次,奶奶都会先为我炸几个又大又圆的丸子解我的馋,这也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美食。咬上一口炽热的丸子,舌尖最先碰到松脆的外壳,仿佛触到了节日火热的气息,然后醇厚的味道仿佛雪崩一样涌了出来,在我口中不受控制地四处流淌,不时又会惊喜地尝到清爽的山药,好像使早春的山风提前来到了这个小屋之中。终于可以犒劳一下已有些寡淡的舌尖。     每年的年夜饭,丸子都不会缺席。餐桌上的美味正在一一酝酿,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围坐在餐桌前都会感到无比的满足。膘和丸子做成的杂烩汤在江南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大乱炖在东北的地位,奶奶做的肉丸子那无与伦比的兼容性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全能的美味。尝一口在汤中煮过的丸子,发现一锅汤的精华仿佛都渗到了丸子里,它不会刺激你的味蕾,而是如柔柔的小溪一般滋养着你的舌尖,仿佛暖流淌过全身。     过完年,准备收拾行李回北京时,奶奶总会慷慨的拿出一大包丸子让我们带回去慢慢吃——那是奶奶的大部分存货。我们也从不拒绝,似乎,这样能使我和远在江南的家乡更近一点。     现在,食物和人走的一样快,不同的口味不停地敲打着我们的味觉,可我一直坚守着心中那最纯正最美好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那味道似乎永不消散,仿佛时刻将我,奶奶和故乡连在一起,就算在天涯海角,都有生活在守望着。
舌尖上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