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700字

杨柳

700字 初二 状物

“杨柳叶子青啊谑,七搭七哪崩啊谑,杨柳石子松啊……”每逢听到江苏民歌《杨柳青》时,我就会欢乐地跟着唱起来,因为我喜欢歌中说的杨柳。杨柳树我天天都能见到,它们就挺立那河边的花坛中。小时候,婆婆最爱带我去采花,可是每次我都会去瞧瞧那些刚劲挺拔的杨柳树,自从那时起,只要一出门我就一定要去看看杨柳树,那时候我总会拉着婆婆的手问:“柳树为什么会有头发呢?”每次问时,婆婆只会笑眯眯地说:“是呀!杨柳的头发是被春姑娘拉出来的!”说完,我只会微微一笑,就活泼地跳走了。

每逢严冬过去春风一吹,杨柳树就抽出了细嫩的枝条,有一次,太阳才从云被中露出一点脸,我就下楼玩耍了,只见面前的一大堆树叶被春风吹得翩翩起舞,好似一只只可爱的蝴蝶,“呼――”风抚过了柳枝,它的头发舞动了起来,好像在说:“好爽啊!”在那一瞬间一阵芬芳的青草味向我扑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表示满足,走上前去,摸了摸柳叶是那样娇嫩、柔软,闻了闻,正是那阵芬香,里边还有些春天的湿气。阳光在一刹那间变亮了,树枝也显得格外亮。

“好青啊!”我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总会发亮,再加上那娇媚的嫩叶我总会觉得它很青翠。

我喜欢杨柳我才会去看它,而且天天我都会看,因为那种颜色我喜欢,那种青翠我爱看,我总觉得它美。特别是春天,那上面的小花像扎在女孩头上的发夹,那种形象是人才办得到的!

我又一次经过河边,一排排杨柳挺拔在花坛里,像一位位守诺言的士兵,不管多么炎热,不管多么寒冷,他们总会在那里站着,这种精神是最好的决心。

是呀!杨柳的确很美,它的颜色的确鲜艳,可是我更喜欢它的刚柔相济的柳枝和它那端庄素雅的风韵,在我心中它四季都是那样“青翠”,他们永远都是一位位有着坚定决心的“战士”,我喜欢的只是他们的“青翠”!

2015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

1200字以上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状物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