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维和战士观后感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今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申亮亮家人上的这期节目,主题为“告别”。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介绍,2017年,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申亮亮的几位战友也来到现场参加节目。司崇昶一瘸一拐地上台,董卿介绍,司崇昶赴马里执行任务时受伤,现在还在康复中。
“我记得,那是马里时间2016年5月31日2时50分左右,我和申亮亮执行站岗任务,一辆皮卡突然加速冲来,亮亮喊话制止的同时指挥我开枪射击。这辆皮卡撞上营区外围的一个沙箱后翻车、着火。亮亮说:‘你快撤。’我说:‘咱俩一块撤。’亮亮说:‘我是主哨。’然后,他一把把我推了出去。当时就爆炸了,我被炸飞、昏迷了……”司崇昶含泪讲述那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由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创作的《等着我吧》是一首写给战士及其家人的颂歌。在节目中,演员张国强和申亮亮的4位战友一起朗诵这首诗。他们说,这首诗既是献给亮亮母亲的,也是献给所有维和部队战士母亲的,向她们表达敬意和慰问。
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
1.2017纯文化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2.2017年央视新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3.关于《朗读者》观后感精选
4.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2017
5.2017《朗读者》柳传志观后感
6.朗读者观后感第3期400字
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大全
8.2017年《朗读者》王学圻观后感
9.2017年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10.2017年cctv朗读者杨利伟观后感
记我的一次“维和”经历
记得有一天晚上,妈妈正在烧菜发现家里的盐没了,就去叫老爸买。“老公,快去买一包粗盐来,不然就没饭吃!”老妈大声地喊着。爸爸显出一副高傲的样子:“别吵,我正在看电视呢!”妈妈拿着铁勺冲进房间里怒气冲天地说:“好,今天你来烧,你请我烧我也不乐意了!”我一听这个架势赶紧凑上去说:“你们俩别吵了!我去买,我跑得快!”说着我将桌上的钱拿去,飞快地向商店跑去。在路上我在想:幸好我来抢救,不然恐怕家庭内战又将爆发。回到家,看到一切都平静下来,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晚上,月亮在树梢唱起歌谣,一切都是那样美好。我做完作业,妈妈叫老爸:“孩子他爸,去拿一个勺子!”“别吵,我在忙着呢!”爸爸还装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正因这句简短的话语点燃了家庭战争的导火线。妈妈的头发全竖了起来,像一只在怒火中挣扎的牛,她说:“你以为自己了不起,整天就知道看电视,拿个勺子也不肯!”爸爸马上回嘴,气得脸都红了,说:“在家里什么事都你做主,一天忙下来,还要帮你拿杂七杂八的东西,休息时间也没有!”“我就有时间休息?”,妈妈脸色铁青,“你下班回到家就有饭吃,你有没有想过我?”可爸爸头也不抬,哼着小曲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房间,“嘭”的一声关上了门。
家庭冷战开始了,家里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没有了爸爸妈妈美妙的歌声。我很苦恼,但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让他们和好的好伎俩。
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袋薯片和话梅。我悄悄地走进爸爸房间,他正在阳台抽着闷烟。“爸爸,妈妈现在后悔跟你吵架!你看,她还买了一包薯片叫我拿来给你吃!”说着我将薯片递给爸爸。原本爸爸脸上的愁容全部烟消云散。我又走进客厅,说:“妈妈,爸爸他跟你吵架已经后悔了,你看,他还买了一包话梅叫我拿来给你吃!”妈妈接过话梅,脸上的笑容也慢慢舒展开来。
不一会儿,爸爸从房间里走出来,坐在妈妈旁边说:“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对!拿勺子这种小事我可以办到,就是因为我太累了。我向你道歉!”“其实我也有错,你每天起早贪黑的,为了养家糊口,也受了不少的苦。我也要向你道歉!”妈妈一脸诚恳的表情。我见爸爸妈妈和好如初了,就冲上来,分享这个幸福的时刻。
家里又传出了欢声笑语,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开心。怎么样?我这个小小的“维和”大使干得不错吧!我一定要继续维护家里的和平环境。
相关推荐
-
《朗读者》维和战士《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今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申亮亮家人上的这期节目,主题为“告别”。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介绍,2017年,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申亮亮的几位战友也来到现场参加节目。司崇昶一瘸一拐地上台,董卿介绍,司崇昶赴马里执行任务时受伤,现在还在康复中。“我记得,那是马里时间2016年5月31日2时50分左右,我和申亮亮执行站岗任务,一辆皮卡突然加速冲来,亮亮喊话制止的同时指挥我开枪射击。这辆皮卡撞上营区外围的一个沙箱后翻车、着火。亮亮说:‘你快撤。’我说:‘咱俩一块撤。’亮亮说:‘我是主哨。’然后,他一把把我推了出去。当时就爆炸了,我被炸飞、昏迷了……”司崇昶含泪讲述那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由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创作的《等着我吧》是一首写给战士及其家人的颂歌。在节目中,演员张国强和申亮亮的4位战友一起朗诵这首诗。他们说,这首诗既是献给亮亮母亲的,也是献给所有维和部队战士母亲的,向她们表达敬意和慰问。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400字 观后感
-
《朗读者》维和战士一首由苏联诗人西蒙诺夫创作的诗歌《等着我吧》是一首写给战士及其家人的颂歌。在节目中,演员张国强和申亮亮的4位战友一起朗诵这首诗。他们说,这首诗既是献给亮亮的母亲,也是献给所有维和部队战士的母亲,向她们表达敬意和慰问。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要你 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大雪纷飞等到那酷暑难捱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等到那遥远的他乡不再有家书传来等到一起等待的人心灰意懒——都已倦怠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他们口口声声地说——算了吧 等下去也是枉然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我已不在人间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在炉火旁围坐啜饮苦酒 把亡魂追荐你可要等下去啊千成不要同他们一起忙着举起酒盏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说我侥幸——感到意外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亏了你的苦苦等待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我是怎样在死里逃生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只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450字 观后感
-
朗读者观后感最近电视节目《朗读者》人气十分火热,我们一起看了第一期节目,它的主题词是“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些不经意中的遇见,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用笔,描绘了一场又一场遇见。这一期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就是这句话,激励着联想的老板柳传志。他原来可以成为飞行员的,但因为他的一个舅舅是右派,因此,他当飞行员的梦想破灭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爸爸对他说了这句话,他豁然开朗,最终成为了联想的总裁。是啊,我们为什么在遇见挫折时不乐观面对呢?人最重要的就是品行好。只要品行好,不管你身居何位,是老板,是平民,是乞丐,只要怀有一颗正直的心,努力奋斗,一定会成功的。在生活中,我们时刻要注意自已的品行,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且坚持下去。长大以后才会成功。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要抱着一颗正直的心,看见负能量要及时制止,这样下去,我们的心就永远是正的,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400字 小学 观后感
-
朗读者观后感篇一:朗读者观后感朗读者 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 最爱 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 朗读者 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 朗读者 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同桌妈妈”16年陪读 儿子以朗读感恩母亲除了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动无数国人的“同桌妈妈”陶艳波也将和儿子杨乃斌一起走上 朗读者 的舞台2017中央台朗读者观后感2017中央台朗读者观后感。因为16年坚持陪伴患有听力障碍的儿子杨乃斌读书,“同桌妈妈”陶艳波曾获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从无法说出一个词汇,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不过,陶艳波从未有过怨言,她说,“教育乃斌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会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坚持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为了报答母亲的付出,在 朗读者 的舞台上,杨乃斌将朗读冰心的散文 不为什么 ,“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他还分享说,之所以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这么多年,他都想跟妈妈说一声谢谢,但是一直没有好的表达方式。杨乃斌还推荐听障孩子以朗读作为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听障孩子来说,这样的朗读相当于一次康复训练,是有实质帮助的,我小时候也每天都朗读训练。朗读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是有特殊的意义的。”篇二:朗读者观后感朗读者 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由五六位嘉宾分别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朗读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负责串联。节目近几期主题为“遇见”“陪伴”“眼泪”“第一次”,嘉宾则包括杨利伟、刘震云、濮存昕、斯琴高娃、蒋雯丽、许渊冲、柳传志等,将于18日起每周六日在央视一套、三套晚间播出。董卿说, 朗读者 的朗读文字包罗万象,有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的自创情诗;有贾平凹 写给母亲 这类表达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的个人感受。“ 朗读者 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将完成统一。”董卿说。她认为,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文学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文学本身就是对共通情感的精准描述。“ 朗读者 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据介绍,相比于文字, 朗读者 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篇三:朗读者观后感在CCTV综艺节目 朗读者 第二期中,郑渊洁、杨乃斌,蒋雯丽、林兆铭、乔榛,讲述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字字句句虽平铺直叙,不喧哗,却掷地有声。据了解,未来几期节目中,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以及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梅婷等人都将成为“朗读者”,分享他们喜欢的文字和故事。其中说话略有口音的作家刘震云,成为朗读者中的“另类”。而董卿极力说服他来参加,并向他解释:“朗读的技巧、字正腔圆并非这个节目最想展现的,换句话说技巧不是核心,真情实感才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董卿认为:“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录制节目时,她为那些非专业的朗读者们传授经验:“随着音乐酝酿情绪,不要着急,你们读得都很好。”她还告诉观众:“你们的倾听很重要。如果你们给朗读者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会让他们更有信心。你们读过情诗吗?没读过情诗的人生不完整,读过后你的人生会升华的。”首播之后,来自好友和观众的反馈令她兴奋不已。董卿透露,娄乃鸣导演用了两个字儿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就是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哪里请来的大神。”她笑:“很多人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shě)是念老舍(shè),真是长知识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身为制作人,董卿直言文化类的节目难做:“我并不认为因为 中国诗词大会 或者 朗读者 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开始大火,或者说真的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另外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节目真的是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篇四:朗读者观后感早听说央视新增了 朗读者 节目,很受欢迎,可时间不对,一直没看过。昨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终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节目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董卿策划并主持,一流的创意和制作,饱含文学精髓之美,观后感想如下:一、形式新颖。朗读者名人居多,来自不同岗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诗歌,读给自己最爱的人听。其中濮承熙读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给曾经帮他做手术的荣医生,荣医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读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构成一部心灵上的交响曲,让听者无不为之动情。这样的形式让读书变得生动有趣。二、内容广泛。朗读的内容知识面广,有小说、诗歌、书信、译文,同时还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鸣。如:有成功者读给恩人听的;有父母读给儿女听的;有情人读给情人听的;有援外医生读给有志青年听的;还有高龄老教授听学生读他的翻译作品.....。听者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感动,收获快乐,收获人生的启迪。三、引导观众爱上阅读。朗读者读的诗和文都是央视精心挑选的,名人名作居多,听到好的文章就有找来一读的冲动,读书可以养身修性并提高鉴别是非能力。央视这档节目引导了观众多读书读好书。朗读者 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是宣传正能量的好节目,希望她越办越好,我会持续关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来看一看,我们一起吸取知识的营养。篇五:朗读者观后感文化类节目受追捧,使得央视也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央视,真人秀时代的落后者,出现在央视平台上的真人秀显得那么水土不服,以至于灿星 了不起的挑战 播出一季后就换了平台。此番 朗读者 开播,并且挤掉了 星光大道 的排期,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几近全面沦陷的央视综艺,在娱乐化浪潮中前后失据的央视综艺,似乎明晰了自己的发展定位,找准了与平台调性相契合的节目类型。凭借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 中国诗词大会 等节目,在综艺林立的山头,央视顺利安营扎寨。对 朗读者 ,央视也给出了极大的平台礼遇,节目在中央一套和三套周六日晚八点黄金档播出,开播当晚 新闻联播 特意作了节目预告推介。天时地利之外, 朗读者 成事更有人和。这是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制作的节目。作为央视一姐,董卿并不高调,13年主持央视春晚的经历,敌不过 中国诗词大会 上仿佛是信手拈来的吟诵为她在社交网络吸的粉。腹有诗书气自华,媒体似乎发掘出一个新的董卿,争相献上赞美之词。杨澜之后,中国电视荧屏上要论知性、落落大方的主持风格,董卿确是独一份。这样的主持人,与 朗读者 的节目气质是契合的,二者互相成就。董卿也把自己的文化趣味带进了节目中, 朗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过去一年准备的结果,也不是之前一年在美国学习的结果,它是二十年的积淀。"话虽如此, 朗读者 的诞生之路亦不乏坎坷。策划一年多,即使有董卿和央视的背书,找冠名商、拉赞助还是一样难。文化类节目要怎么做得抓人?这是横在节目制作方和广告商面前的难题。文化类节目的呈现出口有限,汉字书写、诗歌吟诵、成语接龙、国学典故、猜灯谜等形式几乎已被穷尽;而若不包含竞技、pk元素的话,则节目形式又将更为简单。朗读者 以"朗读"为切入口,它很像一个读书沙龙,董卿是知性的女主人。国外有作家朗读自己作品的传统,巴黎街头,随意走进一家书店,里面就可能有一个作家,在面对听众朗读自己的新书。电影 成为简.奥斯汀 的最后就是作家朗读的镜头, 冰与火之歌 作者乔治马丁兴致来时也会自己读一段。与 诗词大会 中的飞花令一样,朗读是一种颇雅的文化活动,但其实并不是作者的特权。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者 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首期的主题是"遇见",邀请了许渊冲、濮存昕、柳传志、张梓琳、鲜花山谷夫妇、无国界医生蒋励等六组嘉宾来作朗读和分享。有明星有企业家有学者有素人,本站用户嘉宾类型丰富又有层次感。"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濮存昕带着小时候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故事而来,以一段老舍先生的 宗月大师 ,来感谢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荣国威医生。别人对你的帮助,不是理所应当;在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不要事不关己。"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之后上场的是无国界医生蒋励,中国版"姜暮烟",她远赴阿富汗进行医疗救助。从炮火中走来的蒋励和她的同行者们,共同朗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bob dylan的 答案在风中飘扬 ("blowing in the wind"),美国六、七十年代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阿甘正传 中珍妮在舞会上演唱的歌曲。"做父母的有什么比儿女生活幸福还幸福的事呢?"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出现在 朗读者 中的身份却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他要朗读在儿子柳林婚礼上的致辞。致辞写得很好,"我荣幸地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幽默开场,勉励他们"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以强大的心脏去面对未来"。带着紧张、兴奋和幸福综合的复杂情感,这是企业家的另一面。"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成都的鲜花山谷夫妇,一千两百亩花田是爱的承诺,结婚26年还保持着为对方读情诗的习惯。他们为观众带来了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世界小姐张梓琳刚刚生下女儿,她朗读的是作家刘瑜写给自己女儿的文章 愿你慢慢长大 ,年轻妈妈非常动情。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压轴登场。现场朗诵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 别丢掉 ,动情处热泪盈眶。他是"诗译英法唯一人",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董卿为了烘托,问场下观众:"床前明月光都会背,怎么翻?哪个英文好点的跟我说你敢翻?"许老可爱极了,忙不迭地接茬"这个不难翻的",然后开始解释,场上场下笑声一片。许老桃李满天下,节目的最后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朗读他翻译的作品。1200字以上 观后感
-
朗读者观后感周六晚8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500字 五年级 观后感
-
《朗读者》终于有幸跟妈妈看《朗读者》。收获很多。因为我是写完作业才跟着妈妈看。正好看到董卿阿姨采访王石。我记下来了这句话: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了追求,有了比较,有了竞争。我们赋予它有了意义。真的意义,就在于做的过程中!我记得看过毕淑敏老师也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其实和周围的花草树木是一样的,一定说它有意义,就是人赋予的!我们能成为人,能享受这世间的一切阳光雨露,风雨人生,一定要活得有意义。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我们该如何走过属于我们的一生呢?是啊,如果说:“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要意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目标,那么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有声有色”。在我们的学校里,同学们参加了各自喜欢的特色活动,因为是自己报的志愿,所以,活动起来也是有声有色、操场上的足球队的同学们生龙活虎的奔跑,碰撞了,跌倒了,流血了,没有一个同学抱怨。舞蹈教室的同学们随着悠扬的曲子翩翩起舞,还是一个个精灵,用舞姿来表达对母校,对老师们的热爱。乐器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首首曲子从音乐教师传出,回荡在整个校园的上空,抒发着对老师,对祖国的爱!每个活动室的同学们都希望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所收获。我们爱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老师同学,爱我们的家乡,更爱我们的祖国。活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就是生命赋予我们的真实的意义!550字 观后感
-
读者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多读书,让我们懂得人生,明白人生的方向;读他人的文学,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说白了,我们都是“读者”。今年来,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不仅欢迎白天来读书的客人,对于夜间走进书店的客人,也是非常欢迎。这里的工作人员尊重每一位走进书店的客人,他们的工作因此而让他们满足。而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经营模式,不仅让深夜在外漂泊的人找到了可以暂居的地方,也让孤苦无依的人找到了精神的慰藉。读书,哪怕只有一页,一行,也是好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为“读者”,看书,无所谓我身心的疲乏,无所谓我精神的懈怠,无所谓我人生的碌碌无为,我可以感受书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伴随书中的人物游历各地,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我们在书中是渺茫的,遨游于潜力海洋,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大洋彼岸是什么,但我们乐在其中,其乐融融。毛主席小的时候可是个小书虫,他热爱读书,读一天两天一点也不觉得累,有时候忘记了吃饭,睡觉,也满是开心的。只要书在手中,他便是安心的。伟人况是如此,何况我们呢?做一名成功的读者,就要去遍览群书,去精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就要备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在身旁,把书读进心里,不要只是一目十行。读书不在多,在于精。“全民阅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550字 高一 议论文
-
读者《读者》是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本能给人深刻教训的杂志。这是我仔仔细细地读完《读者》第23期后的第一个想法。的确,《读者》里的每一篇短文﹑故事都值得让人深思,其中《盲人的镜子》就是一篇。这片短文讲的是一位朋友患了白血病,需要治疗,但他不想忍受痛苦,而逃出了医院。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双目失明却又带着明镜的老人。他从老人那儿明白了生命是多么宝贵,从而捡回了一条命。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生命”——一个对我们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的词,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人成了明星,赚了许多钱;有人当了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有人什么也没做成,整个一生都是平平淡淡,还有的人,很不幸的变成了残疾人。但是,不管是哪种人,他(她)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对于前三者来讲,他(她)们过得还算好,不太会“扔掉”自己的生命,但对于残疾人来说,活着,要忍受很大的痛楚,因此常常会有“一走了之”的想法。这时候,他(她)就像那个朋友一样,需要一位热爱生命的人来为他(她)指点迷津,找回自己的生命。当然,找回自己的生命并非易事,但也不难,只要有这个想法就行。正如那个朋友所说:“我现在拥有了人生米足珍贵的两件宝:一是乐观积极的心态,另一个便是屹立不倒的信念。是啊,我们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管是否残疾,是否快乐,都能够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各位,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每天都保持微笑,每天都充满自信吧,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生命吧!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
2017央视节目《朗读者》麦家作为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传统文学作家,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由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曾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件,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有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也有不吝表达的切切爱子之心。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1.2017年央视新节目《朗读者》观后感2.2017纯文化节目《朗读者》观后感3.《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精选】4.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5.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20176.朗读者观后感第3期400字7.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观后感8.2017《朗读者》董卿观后感9.2017年朗读者节目观后感10.电影《朗读者》观后感550字 观后感
-
维和之战现在已经是2150年,而我则是领导着一支高科技军队的军官。地球已经很长时间一段没有爆发战争了,人们都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但是近来其它星球上的一些人想占据美丽的地球,我的责任就是带领军队赶走那些外来侵略者。2150年12月30日,太空战略工作人员发出警报,有无数小火球向地球飞来,原来是莹火星人向地球发起了进攻。我带着将士们出去了,首先我调来捣蛋部队,向火球发射最先进的001号导弹,一部分火球被炸掉了,但有一些火球依然朝我们飞来,我灵机一动想到水火不容,如果用水向火球喷射,那火球一定会被消灭。于是我命令水兵用超强水泵抽水,向火球喷去。嘿,这一招还真管用,火球一下全消失了。战士们当中一口气却又见无数个飞碟向地球未来大家穿上防火服继续作战,我们依然用001号导弹堵截飞碟。可飞碟发出的光是导弹提前引爆了,我们又用水喷射飞碟,但飞碟发出的光又将水蒸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我刚想起,由军事研究所研制成功yyx离子流枪和冰晶导弹。首先战士们用离子流枪打穿飞碟,使飞碟里的能量泄漏,在引火星人修补微跌的时候,我们趁虚而入,用冰晶导弹将飞碟冻结,之后我们坐上超光速战斗机,把萤火星人一举歼灭,终于我方在2150年12月31日23:59:59打败了,萤火新人取得了胜利。是当当新年的钟声响了,人们沉浸在胜利和新年的欢乐中。550字 初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