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故城900字

阅读故城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七堇年说:“每一段赤诚的回忆之前,都是困顿。” 

是的,这是真的。 

像是大片大片被绿色渲染成深海的森林中凸显出落寞的空当,黄色的土地赤裸地暴露在日光下,一如“故城”这个单词在我心中的意义,越发明晰越发突兀。 

如此显而易见。孑然独立。 

故城是外婆居住的地方,那是一座平和的靠北的村庄,泥香满天,日光倾城。有着大片大片灿烂的麦田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甜美暖和的气息,那是土地的脉搏伴随着滚烫的血液,在空气中打出舒缓的节奏,上演着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 

有在山顶上唱着曲儿的山茱萸,有在土地上沉默的石榴树以及一排一排高大的白杨。 

它们都竭尽了一生的气力在守着这个村庄,生长得明丽葱茏。如同在光阴里祷告的信徒,有种植根于血液中根深蒂固的信仰,那么虔诚,生死相继。这块承载了我十多年寒暑光阴的土地有说不出的厚实感,映射了一段又一段年华的残像。 

幼时的记忆中,外婆家种了许多的东西。高大的葡萄架,低低的梨树,南瓜的藤蔓,辣椒的根茎……大堆大堆的蔬菜和水果的清香在空气中汇成浓郁的混合物,氤氲在幼时的记忆里,造成恍惚的错觉。 

在夏日里,我唯一的念想便是可以和周围的孩子们一起捕蝉,八月的蝉鸣是最聒噪的。在那个时节里,外婆家既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所以在中午的时候我定是待不住的,就小心翼翼地出了门,用铁丝,长长的竹竿和塑料袋制成了一个捕蝉器,走到了路边,生怕弄出丁点儿声响。 

夏日捕蝉是不用穿鞋的,一是怕惊了停歇在树上的蝉,二是不穿鞋可以跑得快。这样一来,小小的脚丫踏在被日光晒得滚烫的柔软的沙地上,有灼热的疼痛感。 

找到蝉声响亮的地方,找准一个目标,“呼”,用自制的捕蝉器一挥,一两只蝉就掉入了网中奋力挣 扎,却抽身不得。看到它们在白白的塑料袋网里兀自挣扎,有种说不出的快感,就如同看到奥特曼打败怪兽救出人们的感觉一样,那么莫名其妙,那么不可理喻。 

现在偶尔回去,看到那捕蝉的器具被遗却在废置的杂屋的角落,承载了光阴的洗礼,有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像是穿越了时间的甬道,牵扯出生命里繁杂而冗长的爱恨悲欢,静默在绵长的岁月里。 

外婆的村庄只是一方小小的土地,却见证了我十多年折叠的年华。那是一座曾经的故城,那是一座永远的故城,里面住着的,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忘却的爱与信仰,混合着时间的流质,凝结沉淀。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唱着辽远的弦歌,教会我面对繁芜丛杂的生活安之若素。 

它们教会我阅读人生,阅读――自己的心。 

阅读月

550字 初三 散文

独坐月夜,放牧心灵。

月光,如寻梦的飞船,穿过几千年的风雨,伴着古典的韵律,悠悠而至。

月是思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漫漫长夜打在客行他乡的游子身上,晕出团团黑色的悲伤,亦是大诗人杜甫,也常望月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隔着长长的江河,移着脚步沿着青山一路北上。遥遥望月,身行进京心飞南京。草木浸润在月下,犹如思乡的心疯长,直窜云霄。这唯一的光在如此漆冷的长夜显得格格不入,却在游子的眼中漾出层层柔光,亦如母亲的眼神,慈爱而又祥和。平息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勾出丝丝无奈与苦涩,连绵不断,根根难忘。

月是升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漫步月下,无论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月下是透明的,苏轼也曾荡漾月光,留下点点烟云般的影子,被贬的悲凉,落寞混杂着清丽、淡雅的月光慢慢升华。洗净的心魂犹如海般旷达,包纳下失意与苦闷。凝神在光月下,嗅出阵阵芬芳,竟是如此愉悦,这里只有你和月和夜,月光,此刻尽相丝滑。

月是平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习惯城市世事喧嚣,偶尔独自一人打坐于林间。惊异的是并不孤独害怕,而是皎洁的月包裹自己,倾洒一地的银光低低的诉说着,全是自己才能懂得话语,这时她是心心相印的朋友,不知不觉中融化在柔柔的月光中。夜寂人静,独享这一瞬的平淡安详。

你在千古前望月,我在时代后阅月,不一样的事物,确实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感受。

我院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品你韵味悠长的昨天,穿过无痕明月,读不休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