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我永远的梦800字

故乡,我永远的梦

800字 高一 散文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有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的双翅,飞向远方,翅膀划过的痕迹是那样的明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故乡这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时,心中总有些悸动。

我的故乡是成渝线上的一个交通枢纽。黎明时分,疾驰的火车用一声声嘹亮的汽笛吹响城市苏醒的号角;夜幕降临,沱江河用的轻缓水流吟咏出一支支动人的谣曲。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生长近二十年的地方。为了求学,我离开了故乡,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故乡的美好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我身处异乡,却发现我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土地上。

时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总有一份如沐春光的温馨与感动。依然记得元宵节上夺目的礼花,绮丽璀璨中满载着新年的祝福;依然记得端午节上在激流中勇进的龙舟,悠悠的沱江河水流淌出内江人骨子里的进取斗志;依然记得大千美食节上的美味佳肴,四溢的浓香让人踟蹰忘返……席慕容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如今,每每望见皎洁的月亮,我便会想起故乡。想起了熟悉的六中校园,见证了我们点点滴滴成长的足迹;想起了校园外的孔亮火锅店,这里凝聚了曾经欢聚的喜悦;想起了大洲坝闪烁的霓虹,为内江的夜景添上一笔笔绚烂……

时间能使花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

如果我是失根的蒲公英,飞舞的秋蓬,故乡便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挡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时间也只能叹息,因为在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使故乡的记忆褪色,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深切期盼?不然怎会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深爱恋?

故乡,我永远的梦。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故乡的记忆会一直珍藏在我心灵的那片净土里,永不褪色!

故事

600字 初三 记叙文

年少成痴,小时候最常想的是人要是倒过来活多好,在一开始就洞察万事,越活越年轻越快乐,然而毕竟年龄限制阅历而不得已的如饥似渴地读故事,最初的对人事的理解就是这样建立的。

很小的时候读过一个心理学说法,愤怒生气多是源于内心的担忧恐惧,深以为然,尤其在一个自尊心较为强烈而又脆弱的时候,所以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心态也许放到现在是正合适吧,那时该是无忧无虑的时候,所以很长一段日子情绪不免的变得暴动极端,伤人伤己。总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因为不快乐。日子在走啊,会遇见亲切的人,冷漠的人,怎么说呢,让自己平和的人便是朋友了,激起自己负能量爆发的就是陌路了。哈哈,事情不总是像银幕上一样有俯视的角度,自己陷入是非的时候也是最愤怒的时候,无可避免,有时是意气之争,有时只好像乌龟一样缩回壳子里去。所谓人情练达,就是这样磨出来的吧。

读了那么多故事,也曾身陷故事不自知。最初读故事就是拼命读,特想知道结尾,再然后大概是受了语文课分析课文的折磨,就去纠结情节怎样发展不都是作者一句话的事么,再然后,终于能耐心地读,愈是临近结尾愈是回想开头与过程,不胜感激。故事里的真假,有时比现实要容易辨别一些,谁骗谁,谁开心谁伤心最后总有个原因。

7、8岁的时候,背“少年不知愁滋味”;19岁的时候,读到那句“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是少年愁多些;20岁,在“人间烟火”里平平淡淡地做着日复一日的选择;现在呢,就像很多平凡的人一样,曾有着不平凡的梦——是“氢气球,飞上天,以为不朽”,仍有着一点点的希冀——是“也许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散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