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论700字

吃论

700字 初一

中国人爱吃,这是天下皆知的事。不管是为了吃活着,还是活着为了吃。我们这一辈子是总归离不开吃的。但爱吃不如会吃,会吃不如吃的有乐子。

说到吃啊,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可是会吃的典范,他将自己对美食的理解与感受写成了一本书。这个人就是汪曾祺,书则是他写的《人间之味》。

这本书说白了就是一本汪曾祺老先生一些散文的大杂烩,虽说放在一起,但丝毫没有一些违和感。书内大多是一些他和“美食”发生的事。说是美食,但有相当一部分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菜。但是在他笔下,总能写出一些不同之处。比如炒米、鸭蛋、咸菜等等普通的食物,都在他笔下显得别有一番风。

汪曾祺老先生写作的风格一向是淳朴,贴近生活。而这个特点在这本书里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例如在写苦瓜是有这么一小段。“北京人过去是不吃苦瓜的,菜市场偶尔有苦瓜卖,是南方运来的,买的也是南方人”。语言就是这么清淡,这么贴近生活,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他是一个会吃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善于寻找,会发现的人。书中写道,山西人喜欢吃酸,无锡人喜欢吃甜,四川湖南人喜欢吃辣。这些都是生活常识,但是他说却将它们写了出来展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吃也为汪曾祺的文章增添的不少的素材。说到了口味,书中也写到“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些,杂一些,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这一句话。口味无非就分为五种,酸,甜,苦,辣,咸。我觉得这些口味对应丁喜怒哀惧这些情绪。同样也对应你对生态的态度,如果口味总是单一的,那么相信你的生活也是单调无味的。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不仅是汪曾祺,一些其他的文人雅士也都很喜欢美食。例如大文学家鲁迅。吃不仅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其实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成。只是大家掌握了这门艺术,想必大家的生活中必定会平添许多趣味。

我的家风家教

450字 四年级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教,我家也不例外。

爸爸妈妈告诉我们要节俭,买东西不一定是贵的就适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比如我和弟弟穿的衣服和鞋子吧,妈妈会去批发市场那里挑选合适的,因为我们长得比较快,所以衣服只要穿一季就要小了,买一件几百块钱的衣服穿几个月就会不能穿了。所以妈妈说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

节俭还包括吃的,就像外面的那些小吃,看着很精致,也很有食欲。但是妈妈说了这些都是不卫生的,让我们尽量少吃一些,而且妈妈也会经常在家里做一些小吃,既干净,又比那些外面的小吃好多了。如果我们一家去外面吃饭的话,也不会点很多的饭菜,够我们一家吃就可以了,如果有吃不完的话,妈妈就会让我们打包带回去,不可以浪费,要节俭。

而且妈妈也告诉我们,做人不可以说谎话,要诚实。如果我们要是想买东西要跟妈妈说实话,不可以有一些借口,如果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就会满足我们。如果有些东西我们不需要的话,就会对我们说:这个东西可以不用买,而且我们平常的时候也不用,如果买了一件东西而不用它,就是浪费。

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好家教。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做一个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