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650字

650字 初三 记叙文

老话常讲“十年磨一剑”,这里的磨,是一种品质的保障。文人常说“为吟得一字,捻断数茎须”,这里的磨,是一种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关于漆器的纪录片。片中年近八旬的匠人,带着老花镜,将一根生有倒刺的细草伸入漆器雕花的每一条细缝之中,细细打磨,磨完一番对着灯光细细打量后,再不慌不忙忙地继续磨。磨好的地方用灯光一照,便漾出一层琥珀色的光辉。整件漆器磨好后如玉雕成一般,温润,晶莹。“磨”使漆器脱胎换骨,精美绝伦。

“好的漆器是漆出来的,也是磨出来的。”匠人蔼然地说道。这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匠人以草磨漆器,而文人以心磨诗词。昔有贾岛之“推敲”,“千锤百炼”得一“敲”字。今有周汝昌三代白首,60余年汇校《红楼》。在通往精致的路上,“磨”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器具也好,诗词也罢,少了磨,就如同少了点睛之笔的龙,难以腾飞。

而当今社会,却恰恰缺失这种“磨”的意识。前日,惊闻某家权威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教科书,在一册书中竟出现五处错误。记者究其原因,有关人士的解释竟是“出版社需要尽量压缩从编稿到出版的时间,以求盈利”。这令我心中满是凉意——连教材这种最需要“磨”的东西都可以忽略“磨”,何况其他呢?我又忽然忆起那纪录片拍摄的乃是日本漆器,而作为漆器发源地的中国,在国际上却未获得太多认可,这其中是否也因为少了“磨”的缘故?不止漆器,我们的很多国货都因做工粗糙而在竞争中输给“做工精致”的日本,我们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是不是就在一个“磨”上面呢?

在如今这个所谓讲求效率的时代,“磨”似乎成为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然而我们却忘记了,当我们于灯下赏析那精致美妙的漆器时,是“磨”带给了我们悦目的享受;当我们在月光下赏析诗篇时,是诗人的“推敲”令我们深深的感动。其实,那“磨”出来的精致,也能洗一洗弥漫在社会中的浮躁之气,帮助人们诗意地栖居。

磨基山风光

3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在湖北省宜昌市的江南,有一座非常着名的山,它叫磨基山。听说有271米高。那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

站在夷陵长江大桥上远望磨基山,它像一个巨人屹立在江边,看上去是那么高大,那么雄伟。

来到山脚下,抬头仰望,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我的视线,让我一眼看不到头。山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沿着小路往上爬,你会看见路旁的小花开得非常鲜艳。红的似火,黄的像金子,紫的如葡萄……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绚丽多彩。秋雨中,花儿频频点头,似乎在说:“欢迎来到磨基山。”

登上山顶往下看,滔滔的江水奔腾不息。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像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一艘艘轮船在江面上行驶,划过一道道银色丝带般的曲线,将金光闪闪的水面一分为二。

再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房子。山对面就是宜昌市中心城区,一幢幢高楼大厦雄伟壮观,错落有致。

啊,美丽的磨基山,真是让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话:江南美,江南美,江南美在磨基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