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家乡600字

十年后的家乡

600字 三年级

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十年后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乘着一辆多功能太阳能汽车,行驶在开州大道上,马路上的新型汽车川流不息,那时的汽车不再是会污染环境的汽车了,而是一种既能在地上行走,又能在天空中飞翔,它靠的是储存太阳能作为动力。再看看路边的垃圾桶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垃圾桶也变成了“绿色环保型垃圾桶”,它身体里的“智能垃圾处理器”能迅速分辨垃圾是否可再用并及时处理,对可再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将不可再用的垃圾直接输送到“地下工厂”进行清理。自从有了它,马路变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来到了小区门口。小区大门变得雄伟高大,防盗设备也提升了,进入小区已经采用了指纹打卡。进入大门后小区的变化令我瞠目结舌,一座巨型的音乐喷泉映入眼帘,随着音乐,喷出千姿百态的水花。小区的绿化面积也增加了,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家乡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国家4A级景区—汉丰湖。环抱着湖水的的柏油马路变得更宽广了,道路两旁栽满了柳树。一排排柳树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守卫着整个湖泊。树枝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动听的歌,好像在欢迎我回到美丽的家乡。汉丰湖的湖水变得更清了,清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青山绿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湖面上架起了一座大桥,这样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城南故津广场上建造了全国最大的摩天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会吸引很多的市民过来休闲玩耍。

这个梦给我的启发真大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的梦境早日成为现实。

知足与不满足_800字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知足还是不满足,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问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俗话说:“知足者常乐。”

这句话说的不错。一个心中只想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对他人充满嫉妒与憎恨的人,又怎能得知快乐为何物?能够看到自己拥有的,并为自己所有的而知足,才会心中常乐。

“人心不足蛇吞象。”此话虽有些夸张,但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若蛇真的吞了象,那结果又会如何?先不论象将会如何,蛇因一时贪念,做了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想来自然不会好受。若是这样,那又何必呢?

若是能知足常乐岂不甚好?就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陶渊明。他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便毅然弃官而去。虽没有其他官员的荣华富贵,但他仍可安居于田园之中。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品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境。他并非拥有全部,但却能知足并常乐。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知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时时刻刻地知足,从而变得不思进取。

方仲永曾是何等的天纵之才,年仅五岁便能吟诗作赋,一时间广为人知,邻人纷纷请之做客。名有了,利有了,钟永的父亲满足了,方仲永也满足了。父亲未曾想过送儿子去学堂,儿子也未曾愿意再进一步深造。他们只是沉迷于诸多的赞美声中,无法自拔,在自己的才华”不能称前时之闻“后仍然不知悔改,最终”泯然众人矣“。一颗璀璨的明星就此暗淡,令人触目惊心。

而爱迪生却从”低能儿“到”发明大王“,他的动力正是来源于不满足。若没有一颗不满足的心,他在发明第一件产品并收获名利后就停止,也就没有之后诸多发明的问世;若没有一颗不满足的心,他在研究灯丝第一次失败就放弃,也就没有之后灯泡的诞生;若没有一颗不满足的心,他在获得一定知识后就满足,也就没有之后的博学多才……

由此可见,不满足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刚取得一点成绩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知足与不满足,其实并不矛盾。知足,让人生闲适而乐观;不满足,让平庸蜕变为伟大。知足却不满足,你将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二:陈墨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