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再美,却短暂如瞬1200字以上

曾经再美,却短暂如瞬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散文

习惯思念,习惯等你,可是却一直没有习惯看不到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曾经。

当我还留恋在想你的幻境中时,我发现你已经离开太久了,久得我几乎忘记了是哪些年、哪些事,只是我忘掉的是流年,我忘掉是你的容颜,可我忘也忘不掉的是对你的思念。有的人,总是忘不了,就像有的人,总是记不住;有些话,总是说不出,就像有些话,总是守不牢。

如果,真有人让你难以忘记,就去找他,一颗心吊着,比一颗心死了还要难受。不要用沉溺在过去来治愈往昔的伤口,而是应该更好地活在当下。有时候,我们并非走出了伤痛,不过是学会了带着伤痛继续生活。真正的陪伴,经得起坎坷,经得起平淡。

有人曾经告诉我:再漂亮的人,也会有凄凉;再执着的未来,也会有以往;再潇洒的海鸥,也会有迷惘;再优美的旋律,也会有情殇;再期盼的目光,也会有失望;再低调的故事,也会有倔强;再纯净的文字,也会有悲伤;再动人的风花雪月,也等不到地久天长。

有些机会,因瞬间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时冲动,遗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轻易言弃,愿体味幸福完美人生。

有些人等,等待一生,虽然没有结果,却无怨无悔,笑到黄泉。有些人错过,选择遗忘,给自己一个解脱,如此豁然。蓦然回首,青春就在等待中悄然失色。原来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一段友情,离开了就淡了。一段爱情,分离了就散了。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许下一秒,就不再属于你的。

对于爱情——爱情是一份纯美的情感,有时,是甘心情愿的,有时,却无能为力。爱久了,成了一种习惯;痛久了,成了一道刻痕;恨久了,成了一种负担。有心的人,再远也会记挂对方;无心的人,咫尺却远似天涯。如果你的爱情停留在曾经,它只属于过去那个时间。

曾经,我一直都是以为我们这一生很长很长,总会爱很多的人,后来才发现,不管时间如何张牙舞爪,是会如何死去活来,最后在你的记忆里所能铭记的爱人其实也就只有两个,一个她爱你,一个你爱她。

曾经爱过你的人,前世一定和你有缘,不要语言虐待。如果他今生真的负你了,或许因为你前生负他。不再是懵懂的年纪,也不再是做梦的花季,如梭的岁月写下了流离的往昔。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你想留住的,总要到最后才明白他们仅仅是一场烟花,你没想过去争得的,却如空气般不经意被吸进肺里,等想要脱离却发现,你再也离不开他。人世间,总是命运无常,福祸难测。

也许: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经过一些事,才知道经验;阅过一些人,才知道历练;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苦也好,乐也好,过去的不再重提,追忆过去,只能徒增伤悲,当你掩面叹息的时候,时光已逝。没有幸福的才晒幸福,真幸福的人哪有空出来晒。缺爱的人才会天天秀恩爱,真爱的早就结婚生子了。内心虚弱的人才要经常夸自己善良,真善良的都是有口皆碑无需自吹。好日子不是晒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

人生短暂如瞬,道路却漫长无垠。总是不知道要如何去学会放弃,有时再不舍,现实也要逼着你让步;有时虽勉强,也不愿轻易放手,只因还是不甘心。也许,学会练就宁静、隐忍、宽容、淡泊之心,浅笑看花开,无争赏叶落,随缘自适即可。

一生经历一次的青春,目的只是听一次花开的声音,看一次花落的寂然,然后散场,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伤害。有些人留与不留都会离开。谁都没有比谁生活的容易。只是有的人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有的人,却默默地咬牙,逼自己学会坚强。人生长途漫漫,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挫败,增添的阅历,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

曾经和现在

1000字 初一 应用文

童年,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那里弥漫着天真,稚嫩的气息,永远踱步在我们内心深处,久久无法抹去。然而当我阅读了高尔基笔下的这篇小说《童年》之后,心中不禁油然而生起一丝同情,让我们明白了别人的童年竟是如此的残酷……

它主要讲述了阿廖沙作为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又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住在外祖父家,然而外祖父却因为生意上的兴隆至衰败脾气渐渐变得暴躁,即使在慈祥的外祖母和和善的母亲庇护下也仍然遭到不人道的对待。不仅是他,连自己的亲人——两个舅舅也时常发生矛盾,整个家庭充斥着黑暗、敌意的气氛。母亲也不堪这种生活,丢下了自己的儿子离开了他。后来又认识了另一种人——他们乐观,积极面对着生活。就这样,高尔基生活在这两者间,时而欢心时而忧虑、反感。终究,母亲没有抛弃阿廖沙,可她的变化却让阿廖沙再次认识到了这个腐败的社会——母亲脾气变得与之前截然不同,即使是继父也不例外。家中的冰冷,同学的嘲讽,最后让阿廖沙再次回到外祖父家,而外祖父早已破产,他之后放学后去捡破烂,受到了关爱和同情,几年后又永远离开课堂,埋葬了去世的母亲,开始了自己的谋生……

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整个沙皇统治之下的黑暗社会而改变了。它改变了高尔基对爱的向往,它改变了所有人的内心——在那里或许只有金钱才能征服世界,当然不止这些,它让世人变得残暴,昏庸,毫无同情。其实人们是为了谋生,可能只是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罢了。有的人附和着沙皇从而得到奖赏,却从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而底层的人民只能通过抢劫,掠杀来谋财,这一切甚至都显得很“正常”,正因为如此,所以整个俄国民不聊生,枪声四溅,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反,再来看看我们的生活。步入20世纪,科技发达了,彼此关系密切了,国家和谐安宁了,这正是当时人们所向往的一切,在如今都已成为了现实。可是否有思考过自己呢?国家腐败了,会怎么样?四处逃窜?国家成了战场,人民还能享受什么?可是你可否发现曾经的名人都出自于其中?连高尔基也包括在内,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他们的学历并没有比我们现在高多少,最多也只是小学毕业罢了。战场上的学习必定是简陋的,彷徨的,恐慌的,可就在恐怖之下造就了世界级的名人,几乎每个人都童年都满是创伤,对爱与恨已经无所谓了!而我们的童年,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欢声笑语,谁还会看见一架架战斗机在天空中留下的痕迹,谁还会听见阵阵刺耳的枪炮声,可我们又成功了多少?正因为美好的一切,才让一些未成年人走上了歧途,人生的不归之路。

终究是向往着如今还是过去,我们都没有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愿放眼未来把今天当成过去看待,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的“奢华”,究竟是能得物质的需求,还是精神的食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