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前1200字以上

烈士墓前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应用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范文之发言稿:清明节学生发言稿。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携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我想两者皆有。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当蛮荒的地球出现人类时,原始的山顶洞人就开始加速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他们学会使用火来改变人们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人类的寿命在周口店的火光里得以延长;黄帝在连续的征战中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第一次跃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禹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公心,成功治理黄河水患,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可以战胜任何困难的民族;历史车轮飞转,夏商周的不停更替,春秋战国的纷争丝毫没有影响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孔子等诸子百家以他们闪光的文集改变着世界思想史;秦始皇以傲然雄心第一次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尽管他残暴的统治为汉朝替代他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历史注解,但它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汉朝的光武中兴使世界首次感叹中国的强大与发达,中国也开始以四大发明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五代十国的短暂纷争阻挡不了中华民族的进步,隋朝的出现结束了分崩离析的中国政局,大运河是中国在这一朝代献给人类的巨大贡献,它至今还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唐朝盛世吸引了世界各国前来学习交流,韩国、日本正是在那个时代借鉴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和服饰,才有了自己健全的政治制度;唐诗、宋辞、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影响了世界文学史。

中国的先人们以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世界,同样为我们书写了耀眼的中华文明史。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1840年闭关自守的清政府放慢了中国的发展脚步,日益衰竭的国力与西方列强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巨大反差,落后就要挨打,终于西方列强的铁蹄伴着鸦片战争踏进中华大地,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岁月。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将侵略的魔爪神像中国,领土被瓜分、人民被杀戮、资源被劫掠、尊严被剥夺、文明被破坏,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让我们记住曾经侵略过中国的西方列强中的日本在中国犯下的几起罪恶吧: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旅顺全城只留下了36人用于搬运尸体,其余2万多名中国人全部死在日本的屠刀下,其中有很多妇女儿童;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的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人民倒在日寇的刺刀和枪口下;日本731部队以灭绝人性的手段用活人做实验,很多中国人被当成木头成为其试验台上的牺牲品。日本侵略者们制造的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罪恶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家乡小楼房村就有侵华日军制造的惨案证据。

面对破碎的国土,面对受苦受难的人民,中华民族不屈的个性在一个个爱国的仁人志士身上迸发,他们以鲜血和生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开始对侵略者进行英勇的还击。

于是我们就能记住一串串民族英雄的名字: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以身殉国的邓世昌,血洒变法路的谭嗣通,不屈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长征路上的红军,抗日战场上的左权将军、狼牙山五壮士、女英雄赵艺曼、花季少年王二小……正是有无数这样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才在灾难中寻找到了救国之路;正是有这样的英雄,中华民族才打败了侵略者,结束了外族的入侵。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应该是我们永远值得尊重和不能忘怀的偶像

中华民族结束被西方列强欺辱的历史后,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开始憧憬美好未来,可是反动的国民党政府把持了中国的政局,他们丝毫没有考虑中国人民的苦难,而是极力维护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人民仍然没有脱离苦海。这时,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带领受苦受难的人民开始了解放全中国的宏伟大业,于是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肯屈服的刘虎兰、严刑拷打也不改变信仰的江姐、牺牲自己保护战友的董春瑞等一大批英雄的事迹被国人传颂至今。正是因为有这些千千万万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英雄,在这场敌我势力对比悬殊的战争中,三百万简陋装备的人民解放军硬是打败了全套美式装备的八百万国民党军队。

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向世人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他们应该是我们永远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怀的偶像。

1949年10月1日,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用他那特有的充满自豪感的声音,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每个中国人都第一次体味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共产党人带领一代又一代勤劳不屈的中国人不仅赢得了保家卫国的战争,更是将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中华民族再一次自豪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其中,我们同样应该记住像邱少云、黄继光、草原英雄小姐妹、雷锋、孔繁森、郑培民等先驱的名字。

他们以自己的崇高理想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的强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应该是我们永远值得尊敬和不能忘怀的偶像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我们幸运的享受着先人们为我们打造的和平盛世,在享受的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应该使先人们奋斗的轨迹在我们的拼搏中延伸。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尽管在飞速发展和壮大,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距离,缩短这个大差距,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个努力的群体中应该有你有我。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台湾这个宝岛还在海峡彼岸漂流,并且,还有一些中华民族的败类比如台独分子还在试图让宝岛台湾游离出祖国的怀抱,为遏制台独势力企图分裂台湾的野心,国家刚刚颁布《反分裂国家法》,从法律上为维护祖国统一提供了保证。维护中国的统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使为此付出一切。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土四周还有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的国家还在四处丑化中国,并通过建立某些同盟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壮大。最让人气愤的是曾经侵略过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不仅不反思自己的战争责任,不对自己过去的罪恶道歉,相反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美化和否定自己的侵略历史,把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是完全是中国挑起的,最近还把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说成是日本的领土。面对这样的不友好国家,我们是不是该准备些什么去回击他。目前针对日本的挑衅,一些爱国青年正在发起一场抵制日货的活动,并组织起来保卫钓鱼岛,他们的爱国热情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但是中国人民从来也不屈服于外族的侵略,如果哪个侵略者敢来侵犯我们,我们一定会勇敢的站出来,誓死捍卫自己的祖国尊严。

烈士故事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1939年是抗联一路军抗战以来最为艰苦的时期之一,部队伤亡很大。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

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弹药。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六年级:948344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应用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