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必读”还是“选读”1200字以上

名著“必读”还是“选读”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中学生要不要阅读名着,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非要冠上“必读”两字,就变成强制命令。偏偏有些中学生天性叛逆,你说必读,我偏不读,看你能拿我怎么样?

既然说必读,那就是非读不行,可事实绝非如此。名着不同于法律,法律必须执行,你犯法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读名着不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所以说“必读”带有强制的意味,这两个字眼,绝大多数中学生看起来很不舒服,当然也不太乐意接受。同样是要求读名着,不如换一个字眼为好,就像同样要求不乱踏草坪,“不准乱踏草坪,违者罚款”,就不如“请不要打扰,我正在睡觉”来得效果更好,前者令人望而生畏,后者令人备感亲切,且发人深思。说“必读”,是针对不读而言,但对一些中学生的不读名着我们也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要做具体分析。我曾经做过吃力不讨好的事,开阅读课,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名着或名家的经典文章,有的同学就跟你捉迷藏,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上面放一本名着来遮你眼目,下面放一本明星杂志或体育杂志,还有的趁你一眼不注意,就偷偷做起其他作业,你命令他们把与名着无关的书都收起来,他们就用失神的眼光无聊地瞪着那名着上的一个题目,一堂课翻都不翻一页。像这样的阅读课,我觉得是很悲哀的事情,非但没有达到阅读名着、吸收滋养的效果,反而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我曾经找这些同学谈心过,他们说实在对这些名着不感兴趣,实在读不下去。于是我就反思自己: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是不是学生们就能全部接受;反过来,学生们认为好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就能真心真意地接受呢?

比如,网络文学,他们同龄人的作品,他们认为好的,不是没有被列进“必读书目”吗?应当承认,我们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矛盾,有些甚至不可调和,这个矛盾不解决,阅读名着的渠道是无法畅通的。

诚然,一些成功人士,包括一些作家和老师,是伴随着名着长大的,但我们不可能把我们的成长史硬套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有什么?传媒、声讯十分落后,绝大多数家庭连电视也没有,生活节奏又十分缓慢,你信息来源的惟一渠道是书本,你不读书又去干什么呢?现在他们就不同了,他们来到了一个传媒、声讯十分发达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报刊、电视节目、网络等传媒手段纷至沓来,外界的诱惑和冲击很大,使他们的思想与情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姿态,加上应试等等的压力,挤占了他们大量的阅读名着的时间。那么几十种名着,你都非要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必读”的话,那势必会“强扭的瓜不甜”,带给他们的不是阅读的愉快,而是巨大的负担了。

我以为:一、阅读名着的必要性不可置疑,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二、有些名着尽管经过历代读者证明了其为名着,其思想、情感、艺术具有永恒价值,但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是不是就一定适应,因为今天的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甚至超越了过去的几百年、上千年,社会格局、经济形态以及人的认识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名着和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中间应该有一个媒介,如何搭设好这座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三、新课标指定的“必读书目”,有什么法定标准,具备怎样的合理性,已经受到了有关专家的质疑;四、即便这些指定的名着,也不一定非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必须读完,有些是到大学读的,有些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觉得需要了,在一种无功利、自觉、放松的状态下去捧读,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更有帮助。我们既然强调终身学习,阅读名着也应是一种终身阅读状态。

其实我们在中学生中间做些文学名着的推荐、介绍、普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鲁迅、胡适都曾为中学生开过书目,国外也有,但都不是非要“必读”不可,而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挑出自己感兴趣的去选读。所以,我想,“必读”改为“选读”,是不是更适宜些。

梦幻漓江

900字 六年级 写景

漓江是桂林、阳塑的母亲河。她起源于桂林最高的猫眼山,东流入江,再汇聚入海。

漓江两岸山峰独特,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最好体现。漓江在阳塑段较长,而且两岸山峰最为奇特,所以又有“阳塑堪称甲桂林”之说。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就让我们一起去畅游漓江吧!

天灰蒙蒙的,小雨“沙沙”地下。游轮弯过了几座平淡的山坡,又一个九十度大转弯。哇!眼前景色突变,平淡的山坡变成了凸立的山峰。山峰有绿的,重重叠叠的树围满了山峰,使山峰成为一片绿荫;山峰有灰、白、黑的,那是大快的岩溶露了出来。游轮再向前驶了一段,便近入了风光景区。这时,雨随着风飘落,云雾迷蒙。漓江披上了一层神秘、梦幻的面纱,眼前的景物也如烟如画。几缕轻纱似的微云,围绕在山间:有的盘旋而上,汇入山颠云海;有的环抱山腰,如同一系腰带;还有的插入云海,被海水淹没……

景区里的风光着实迷人,各个景点如诗如画,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我们看到了漓江首个名景――蟠桃迎宾。一个巨大的蟠桃从天而落,立在江边。蟠桃下边侵入江中;上边绿树笼罩,既尖又圆。这可是漓江准备的大礼,欢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正当我还意犹未尽之时,又一个名景――画山翠竹便展现眼前。

这里真是“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呀!又向前一阵,九牛三洲便展现眼前。

这里是九牛看三洲,河水两边流,五马拦江过,双狮滚绣球,好一个动物的乐园呀!一个一个的名景接二连三,让我们目不暇接。

游轮又向前行驶了一阵,我们看到了漓江两绝之一:九马画山。这座山露出一面岩溶壁,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公认的九匹马,每匹都栩栩如生但又不显眼。当地人说数出的马越多官就做得越大。据说有一年周恩来总理和陈毅校长来到这里,周恩来总理一会就数出九只,而陈毅校长绞尽脑汁也只数出七只,所以周恩来当了总理,而陈毅只做了校长。我也数了数,没想到竟数出了十二只,看来,我可以直升联合国秘书长了!哈哈!

没过多久,漓江第二绝――黄布倒影也映入眼帘。可惜天公不作美,雨下得特别大,被淋湿是小,可江面波纹大,看不到二十元人民币背面那种水平如静的倒影。不过和那相比,更富有生动之美:涛涛江水微波泛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临近港口,还有一处童子拜观音。观音盘膝坐在莲花台上,童子面向观音双膝跪地,诚心而拜。

啊!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又得几回闻!我终于领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难怪这么多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来,惊叹而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