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回首550字

夏末,回首

550字 初二 散文

站在夏末,头顶上的天空阴霾着忧伤。路过的风景在脚后跟离开的那一刻,立刻支离破碎,每一片碎片,都残留淡淡的玫瑰花香……

盛夏的童年,在记忆里蹒跚的走来,色彩逐渐明晰。底片上,刻着一些人或一些事,会在某个感伤的夜浮现在我眼前。踮起脚尖,想要拉着他们的手回到心的梦乡,却总在画面消失的一瞬间倾身跌倒。光阴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昔日的欢笑,沉淀下来的成熟?抑或是麻木!

进入中学,心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世间百态让我们为之麻木。然后使劲地掐自己,保持清醒……此时,铅灰色的天空已泪雨滂沱。夏末,挣扎在夏与秋的过渡中。

常常在深夜翻开日记的扉页,一字一句的阅读着昔日刻下的心情,于是淡淡的玫瑰花香氤氲在整个小屋。哦,忆起我和同伴们在夏夜里捉萤火虫,忆起我们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忆起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风筝还有蓝天下快乐的我们……风吹过后,无法可寻的美好。

一路追寻前方的风景,脚步太匆,把你遗忘在岁月的彼岸。向前?还是回首?踽踽独行,苍白的天被泪水撕成碎块。

曾看过一篇文章,这样写到:每个人都在仰望幸福,于此处,观彼岸的风景,殊不知,那岸的人也在仰望这边的美好。或许,是我太留恋了吧。20岁的他们羡慕10岁的童真,30岁的他们羡慕20岁的青春年华。风拂落时间的尘埃,一种声音从远处悠悠飘来:不要太留恋,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花开花落岂由人?夏季的花凋零,不是还有绽放在秋日的菊么?那过去的记忆就储蓄在心中吧,带着温暖上路。

夏末,未至。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走在无边岁月里,风不时吹起我头发,不知不觉中,花开花落几春秋,漫漫人生路,有你、有我。尘封心底的往事在记忆里纷飞,心事飘摇,汹涌成潮,起起落落。 

——题记

在漫漫人生路上,路遥远而又曲折,漫长而又氤氲。路不乏曲曲折折,坑坑洼洼,也不乏夜幕降至,凄清寒骨,冷峻萧瑟。无论如何曲折,如何萧瑟,路总是要走的,有些路一旦走错就无法回头。人生也就迷离氤氲,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但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的并不只是你一个人,还有许多人陪着你,但随着路的越来越长,所遇到的人也越来越少。在你支持不住倒下时,拉你的人会随着路的增长而减少,而漠视的数量则会愈来愈多。路也会越来越难走,越来越黑,心,也会越来越孤单,慢慢的,会淡出所有人的视野,到新的城市,去走新的路,结实新的人,品尝新的茶,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的迷离,氤氲,渐渐的,物是人非,早过忘川。

儿时的金戈铁马,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曾经的豪言壮语都以不再,在以后的间隙中想起那些事,那些儿时天真而又无邪的事。曾经没有读完的书,曾经没有做出的试题,曾经没有打通关的游戏,曾经没有好好对待的恋人,曾经一切的一切,曾经遐想万千的希冀,曾经干的现在回想起来悔的肠子发青的事情,在长大后的日子里,没有人会关心,也没有人回去过问,随着时间的增长,朋友会越来越少,也会越来越远,曾经父辈们口中传说的哥们,在现在的时代里,早已失传,无法拥有。

中国人的数量实在多的令人疑惑,而中国的社会实在黑暗的令人押韵。而成功的人所必备的条件呢,很多我也许都不必备,也很难必备,例如:家庭背景,是否有官场红人,是否有资金来源,是否有人力资源,是否有经商头脑,是否有经济后盾,是否……这样的很多很多,可能我具备的只有脑子,除此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这也就说明必须格外出色,才有机会成功,俗说;机欲求而不得之,机遇很难落在我的身上,所以也不曾希翼其于我身,何况,靠机遇成功的人不多,但……成功=背景+权+钱+人+脑+盾+……如果设成功为定值,不难发现,关系式有反比的倾向,只要其中有一点特别高,其余的低点对于成功来说也不成问题,而为了提高所谓的经济头脑,为了比别人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上百倍,成为所谓的专家,就需要比别人做出成倍的努力,记得下午学完吉他和涛子说,官场的险恶,不是你我可以琢磨透的,官职越高,所承担的风险越高,挣得钱多了,人家会说你钱来路不正,会派纪检委下来查你,而且会得罪很多人,办错很多事。想到人生的职业选择,突然想到“秦时”里面,少羽和天明在机关城里选择侠,王二道。除了从政,还可以经商,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步步艰难,在快成功的时候,长会受到巨头的压制,导致资金链断链,人才走失,信誉降低,威信降低,以至于公司破产。背债千万,记得还和涛子戏言:为了成为商业精英,大学毕业什么都做不了,得去考研,硕士,博士,博士后,等等,,到日后去参加哥们孩子的满月庆典,哥几个问:R哥,这会干啥的了?“对不起,小弟我还在念书……”

现在是2013年6月1日,儿童节,但满目疮痍的心,早已失去了儿时的童趣也失去了天真。

到数十年后,回头看看儿时的日志,感受成长,回味记忆。

现在是2013年6月1日,夏末以至。

多雨的夏季风已经来临,带来雨水的同时也带来了中考,次年夏至,中考这座山将会压在我们这一辈身上,随着山的越来越重,我们也越发无法喘息。唯有骄人的成绩予以承担压力,对于现实社会性质,现实教育形式,重要的将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正如题目所说夏至,未至,我们有考第一的能力,但没有勤奋苦读的精神,但..夏末,未至。我们还有机会去征服中考,成为佼佼者,不要让模式禁锢了你的思维。

夏末未至,机会仍存。

凤凰涅谭 ,浴火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