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我们一起走_1200字1200字以上

那条路,我们一起走_1200字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走了多少次这条路,闻了多少次这条路的春天,感受了多少次这条路的深邃,回首再看,它依旧那样美,依旧在人烟纷纷里挺向尽头。

秋叶飘零,散落一地的时候,我第一次踏上了那条路。对路的那边,我有着太多的憧憬,太多的期盼。那是通往学校的路,也是折回家的路。在看似学校的路那边,站着三个人,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一个是戴着眼镜的老师。男孩刚阳帅气,抱着一本写着“进取”二字的书,对我说:“来吧!让我们共同学习!”女孩恬静文雅,抱着一本写着“快乐”二字的书,对我说“来吧!这是你的二个家!”老师走近我的身边,摸摸我的头,然后把手指向路那边的那个“庞然大物”,轻柔地说:“来吧!学校将是你最真挚的朋友!”他们的话将我打动了。我撒开妈妈的手,将他们递过来的泛着油墨香的书揽在怀里,一蹦一跳的奔向小路的尽头。

我幸得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和一群性格独特的的同学。一年级,我很感谢学校,很感谢这位不太熟的朋友,是他让我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方向感,在心中竖立了目标。在我看来他仿佛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二年级,我渐渐走近了他的身边。我们经常交流,通常在操场上。他用杨柳依春告诉我他对春天的遐想;在运动会上,他摆出红色的字样,呐喊声中带着他为运动员加油的急切心情。而我将被风吹落到地上的柳树叶集在一起,做成花环挂在柳树枝头,让它们陪着我那爱幻想的朋友,在思绪中缠绵徘徊;那无限长的跑道上,我只有用健步如飞来报答他竭力的呐喊助威,但我更想拉着他的手一起奔跑。

有一次,我的手被学校楼梯扶手上的木刺刺伤了。后来,在体育课上,他向我道歉了,几只小鸟飞过来,携了几片树叶,里面写了他对我深深的歉意,还让我把烦恼写在树叶上。然后小鸟又叼起叶片,扔向广袤的大地,叶片潇潇,慢慢的沉于泥土。那是在三年级,之后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四年级过得很快,就像在手掌里的沙,匆匆流逝。五年级,与他的形依相随,却在困境中与自傲接连碰撞。五年级下学期,我不知怎么了,有点不耐烦这位相伴多年的朋友了。总感觉上学是一件很累的事,讨厌他的啰嗦,抱怨他给的学习负担太重,大言不惭的我居然认为他像一捆透明的绳子,捆绑了我原本鲜活明亮的生命。我有点想逃避他,那条路,我很少走了,那些书,我也很少翻了。一瞬间,又回到了一年级之前,无知、幼稚和令人看不起的自傲。

六年级,我知道自己错了,我又走了那条路,翻了更多的书。因为我知道愚昧的后果,知道自己不该放开他的手。其实,最愚蠢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是他。他告诫我,虚度光阴才是真正的束缚生命。我仔细地听了,还认真地记了,并努力的去学习,去弥补我亲手捏碎的机会带来的后果。

现在,对即将要离开他,我有太多的不舍与留念。我不想离开他,以及他给予我的老师和同学。但他说,他最大幸福,就是看跟他做朋友的人,从他那受益,不要把他当做陌路人。而我永远不会把他当做陌路人,因为,从一开始走那条路时,就注定自己一定会遇到他,无论以什么方式走向路的尽头,他都会成为我的朋友,比擦肩而过的陌路人有着更深的友谊。

在人烟纷纷里,金色的风铃叮叮作响,我铭记了他的深邃。踏上那条充满春天味道的小路,走向他,我最真挚的朋友。拿起他手中那本富有哲理的书,淡淡的油墨香,沁人心脾的芬芳。拉起他的手,一起走完那条路。

六年级:张诚喆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和汉字_1200字

1000字 六年级

有一种文字,在哪都受到人们的欢迎;有一种文字,我生来就与它密不可分;有一种文字,历史都在赞扬它与生俱来的灵性;我们透过它的眼睛了解世界,它用它那深邃的眼眸向我们传达世界对它的看法。它就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汉字。

汉字,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我倒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非常的了解汉字,说熟悉是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边,而且迫不及待的督促着我去参透它那无穷无尽的奥秘。

“中华字体,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自从刚开始学习汉字时,老师便告诉我们有关于汉字的故事,我都铭记于心。从历史看,汉字在世界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丝绸之路”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以“哑巴”的身份做生意,得通过语言文字做平台;周边的国家,都靠汉字传递信息,日本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也许大洋彼岸的某个国家的博物馆里,还收藏着从“瓷器之路”购买的,勾勒有中华汉字的景德镇的瓷器。汉字的功劳很多,没有任何文字可以比。在千千万万的文字中,我学会了最复杂的汉字,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有外国人提及汉字,我都会引以为傲。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渐渐地,在书法课上,我又认识了色彩单一但魅力无穷的书法字。在我看来,书法字是不拘泥于方格的“活”字,形如龙蛇,迂回流畅,潇洒中论着端庄,独特中散发着神秘。变化多端,琢磨不定,在我欣赏它那多彩的风韵时,时而却像隔着一层纱,清晰模糊,令人费解。但越是神秘,越能吸引我探索的欲望,仿佛是被吸入了黑洞一般,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用“智慧”这个词来形容书法字最为恰当,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解读它的智慧。

中国古人用书法字写了古诗,中国现代作家用网络字也写了无数文章,他们都用汉字诠释了心中的想法。古人用汉字记录了历史的进程,并用它刻画了自己极其细腻或粗犷的情感,留给后人经典的文范,成为后人学习楷模。古诗在我读来,就像品一杯醇香悠甜的茶,细嚼慢咽般地喝下后,清香的茶叶在舌尖留有余香,令人回味深远。那诗人的思想是水,汉字便是那片片茶叶,与思想煮在一起,汉字才能真正让人浮想联翩。在诗人和作家的笔下,汉字从纸上站了起来,变得色彩丰富,无比生动。它拉着我的手,与我产生共鸣并一同畅游在书搭建的世界里。

我在汉字中受益,也回报于汉字。我也开始给汉字“编舞”——写作。当然,只是“练”一些简单的基本功。刚开始,我看着一幅简单的画,能把汉字像拼图一般,对照着画拼在一起,组成一个连贯的句子,暗淡无味。后来,我能在几句话的基础上,加一些华丽的词语,让一些汉字变成了一段略有意义的文段。现在,我能让在我写的作文里出现的汉字与我同愁同喜,共同感概生活与未知。在汉字和作文的这条路上,我虽然没有到达轻车熟路,也不能与大文豪的妙笔生花相媲美,但我会极力的去探索它的神秘莫测。

说到这,关于我和汉字的故事,还有许多的意犹未尽。在我未来的人生里,汉字是一身陪伴和值得骄傲的文字。

六年级:张诚喆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