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短梦1200字

长街短梦

1200字 初二 散文

现在是夜里十点左右,我一个人静静地书写着内心最深也最平凡的感动,台灯照亮了房间一角,而此时的窗外,却被城市的灯红酒绿点缀得如同白昼,而空中悬地是一轮清水般的明月.

回忆如潮水向我涌来,我的思绪乱得像桌上的杂物,由于懒于整理,日子久了,杂乱不堪,想去整理又不愿动手。念一想,乱就乱吧,只要我心静就足够了。于是,我将杂物向四周推了推,腾出了一个可让我动笔的空间,于是,我动笔了

前几天下了大雪,三九过后,天气果然比往日冷了。花季的我,总爱幻想,幻想出可人的诗意般的浪漫。望着窗前的雪,脑海便浮现出一幅动态图片:朔风吹着,飞雪下着,阴暗的路灯无力地点亮了长街的一角。雪反射着路灯昏黄的光,灯旁是一张掉了漆的长椅。在灯光下,长椅显得斑驳。在飞雪中,长椅又变得洁白。长街白日里的喧哗消失不见,有的是雪正下,将一切都藏进婉约而优雅的雪夜中,唯美而静谧的月色里。我相信,这样人为的街与天然的雪相互呼应,所展现出的诗意的浪漫,在严冬之时,北方的某个边陲小镇或繁华都市的郊区,是一定会真实呈现的。不为别的,只为我相信在闹人的边沿总会在某个时刻,有一种溢满芳香和感动的气息,有一处吵闹的禁区;只为一个少女的诗意般的浪漫幻想,不会在黑暗中落空。

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觉得他就像一个爱静的行者,愿摆脱世俗纷乱,城市的束缚,在车站告别亲人之后,就独行在通往异地的路上,去追寻前人曾停留过的石桥、小镇、山峦及小溪。在一种人文的风景中,体验心灵上的安抚,探求文化上的恩赐。文化是余秋雨心中的静,是他的目标而不是目的地,前人的脚步不曾停,历史的脚步不曾停,他的脚步又怎么会停?不知余老先生望过几轮他乡的明月,饮过几眼异地的清泉。但我真希望能如他一般,去追寻心中的静,去在陌生的长街,寻找失落了许久的梦。无论眼前是荒草堙路,还是黄沙滚滚,即使少了亲人的关怀或是在他乡的榻上难以入梦,我都愿义无反顾地走在那条陌生的路。用广阔的山河,俊美的草原,弯曲的清流,用寻梦路上的一切去填满心中微不足道的阅历,去拓宽胸中狭小无比的学识。

也许这样做,要放弃许多,但用心细想:江南风光绮丽的亭台轩榭,小池荷花,古桥回廊;塞北朔风劲吹的旌旗猎猎,驼铃传响,孤烟长河,在用历史沉重的嗓音呼唤着我,这里、那里的每一处景色,带有韵味的每一处,不都是我所向往的喧闹禁区吗?那古风尚存的小镇,不都是我在幻想中动态的浪漫吗?假若只许我的思绪在他人的描述中到过心中的“静处”,那我有何理由不去难过呢?纵使城市的方便快捷、鲜明时尚的节奏与车站的列车、路上的颠簸相比,要舒适得多,但生长于乡村的我,实在是担心长大后会被林立的高楼挡住视野,会被不绝的车笛扰乱耳朵。我追寻宁静的理想听上似无稽之谈,但就如刘禹锡的陋室,主人在清贫中得到的,不只是两耳的清静。

“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三毛这样说,她这样告诉我,走吧,去追寻吧,想想我在撒哈拉留下的足迹,你难道不想去游历吗?我会的,远方是我的梦,远方有我的梦,相对于我的一生漫长的时光来说,我犹如走在长街之上,怀着一个梦,一个短梦,看似短,但我要用一生的年华去实现它。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奔跑在寻梦的路上。

假如走在街上的我累了,那么路灯旁的长椅,请让我休息片刻。

长衫依然在

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好像真的已经死了,而我却分明看见无数的长衫依然在眼前随风飘摇。

时光缓缓流逝,孔乙己的长衫似乎已离我们远去,而依然扎根在这社会土壤中的,是人们对面子的不懈追求。

鲁迅先生有云:“拉大旗,作虎皮。”当今社会“拉挂历作虎照”的人都有了,又怎少得了为了面子而出卖自己灵魂的人呢?脸面,似乎关系到个人的气节与名誉,而对物质脸面的刻意追求却恰恰是对个人气节与名誉的背叛。

陕西凤城花费六亿五千万打造“人工星空”,都市似乎可以因此而不再羡慕乡村那没有污染而繁星点点的夜空。然而,对自然野趣的向往却无法通过人工制造得以满足,漫步星空下的浪漫情怀又怎能被人造的星星点亮?想必就连苏轼也无法对着一轮人工明月发出“千里共婵娟”的慨叹吧。人造星空,装点的不是都市人的寂寞的内心,而是一座城市单薄的面子。天下第一星城的美名,远比夜空中暗淡却微弱星光要闪耀得多了。

对面子的装点是一种高投入的自娱自乐。韩寒曾说:“既然人们都那么追求打破吉尼斯纪录,找两棵大树削去树枝不就是世界第一大筷子吗?”世界第一筷的设想看似荒唐,而我们的生活中难道缺少这样的装腔作势吗?某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一群孩子用双手支撑着梯子来满足到场领导的合影留念。稚嫩的小手撑起的并不是一个干净、清澈的未来,而是一群人镜头面前的微笑,以及某些人得以壮大的面子。

飘飘长衫,如同一块遮羞布,遮去光鲜外表下的腐朽,却遮不住对名利的贪婪。而真正的高尚之士,却根本不需长衫来彰显身份的。

美国着名的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自建立至今一直保持着“学院”的称号。州政府曾试图将其改为“大学”,却遭到了校方的一致反对。“学院”的称号,遮不住学校光辉的历史,而深厚的底蕴也无需用“大学”这件长衫来诠释。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斯人已逝,长衫犹在。对那光鲜空壳的追求使得孔乙己这件破布做的长衫得以百年不朽。然而缺少了精神内涵的脸面再光鲜,也终究抵不过“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命运。

希望依然在

飞鸟飞过,不留下翅膀的痕迹,却留下了漫游天际的梦想。

流水无痕,不留下逝去的眼泪,却留下了终汇于海的企盼。

落花不语,不留下凋零的遗憾,却留下了生如夏花的热望。

任时光飞逝,任岁月无情,任终期于尽的短暂,任天地沙鸥之渺小,却依然不灭鹰击长空之理想,只因,希望依然在。

还记得那条逆流之上的鱼吗?当人们发现时,它早已置于冰石之下,化作标本。然而那依然向前奋进的姿态,那向上飞翔的渴望,却凝为琥珀,锁住了时间,化作了永恒。是的,它忘了自己的身份,只是普通的一条平原鱼却想突破大自然的规律,而迎接它的只能是刺骨冰寒,无力而无望。很傻很痴狂,对吧?那么,当千年过后的今天,当地理隔离已不能决定生殖隔离,当克隆技术日益成熟,当转基因治疗变为现实,有谁还会嘲讽它的无知呢?冰雪覆盖了它的躯体,却掩不住它赤热的心。一条逆流而上的鱼告诉我们,只要你想,希望依然在。

还记得“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吗?还记得“醉里挑灯看剑”后的无奈吗?还记得“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坚强吗?谁说书生百无一用?谁说诗人的泪水酸腐狭隘?君不见多次被贬、官场失意的苏子畅叙幽怀,君不见报国无处、白发苍颜的辛稼轩犹记烽火扬州路,君不见沈园伤绝、对情痴狂的唐婉仍为爱执着。一篇篇,一句句,一吟一觞,诗人将信仰、真情化作诗句,泪水写成了诗亦无所谓,依旧执着依旧爱,希望依然在。

荒漠静默着,冰山孤寂着,那脚下一座座无名的坟茔也在哀悼着,在中原慈母的牵挂中,在江南春闺的期盼里,在湖湘子女的夜哭中,那样的一群人,将生命献给戈壁,用坚持绚烂了冰山上的霞光。只为祖国领地的永远完整,只为子孙后代的一片净土,当新一代军人抵达边防,飞扬的五星红旗不再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而是用坚持、坚毅、坚强书写的:希望依然在。

一星陨落,却灿烂了星空;一叶飘零,却火红了秋日。那些物,那些诗句,那些人,即便错过,也并非不再,因为留下的执着便铸就了永恒。

不由想到那句诗: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其实海不远,此岸连彼岸。其实,希望依然在,因为执着,因为还想,因为还会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