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含义甚重1200字以上

“孝”字,含义甚重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所谓“百善孝为先”的“孝”,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有董永卖身葬父,今有彩金孝老爱亲。但是《孝女彩金》这一部电影,带给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无限的深思和感叹。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彩金是一个弃婴,被养父养母收留。母亲本身瘫痪只能做些手上活,家里只能靠父亲磨豆腐卖来养家,虽然穷却也很幸福快乐。可是一场意外把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父亲击垮了。从此彩金包揽了所有家务,照顾瘫痪的父母,还要上学。可是彩金没有一句怨言,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这个家。当彩金那有钱的生母找到她时,她完全可以放弃这个苦难的家,去过自己本应该拥有的荣华富贵,而不是用自己并不宽大的肩膀,支起整个苦难的家。可是彩金选择了后者。

电影中,出现的最多的镜头就是小彩金奔跑的身影。她奔跑,为了打点好家里的事物;她奔跑,为了准备好中午的饭菜;回家的路上她也奔跑,为的是为养母端屎端尿,为家人洗菜煮饭……

我们暂且不说端屎端尿,就连洗菜煮饭我们都不一定做得到。家长偶尔不在家,我们就慌了神,不断的思考一日三餐怎么办:是自己尝试着煮饭煮菜?还是自己试着炒饭?或是下面条?还是泡方便面?相比之下,我们这群可以让彩金称之为“哥哥姐姐”的孩子们,却没有彩金的一半好。我们都是娇生惯养的吸血虫,只知道从父母身上汲取“营养”,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当彩金忙完了家里的一切事情,夜已深了。大家或许会认为彩金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一下了——睡觉。那你就错了。从这时开始,小彩金才有时间在微弱的灯光下开始写作业,可见,小彩金的条件是多么艰苦!

要是我,早就成了一个不写作业的坏学生了。可是彩金依旧在努力学习。

在这次期末考试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因为有事,需要回老家一趟。而那天,弟弟刚好考完试,所以他们只留我一个人在纸坊。一大早,爸爸就把午餐钱给我,让我中午在外面买着吃。待到我下午回家时,见家中无人,我心急火燎的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结果妈妈说他们吃了晚饭再回来。我拿着电话听筒,当场石化。心中在苦苦思索晚饭该如何解决。我想了半天,还是饿肚子吧。但是,当我想起彩金的经历时,我就羞愧的不知该怎样了。虽然我也很想自己尝试一下,但是我连煤气怎么开都不知道,所以想试也试不了。我觉得以后我要学会自食其力。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小彩金为了给父亲打针,竟然忍痛在自己身上学打针,她的胳膊上还留下了许多针眼!这一幕,让不少人潸然泪下……退一万步说,假如我碰到了这一类事情,我觉得我是不会像彩金一样去拿自己的身体去学打针的。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彩金的坚强,彩金的孝心,彩金的努力,都让我们为之敬佩!彩金,小小的她,却可以扛起如此重的家庭重任,反衬出我们的幼稚、我们的不懂事。我们还在和父母亲吵架,还在为一点儿小事在和父母怄气,当父母教导我们时,我们以“这是老一套”而借故推脱。在看了《孝女彩金》后,我忽然觉得,这是多么可笑!

现在好好反省自己,才发现自己做错了那么多,自己是那么对不起父母父母亲给予了我莫大的呵护和关怀,倾注了所有,我又曾给过他们什么呢?只有那耳鬓的白发和额头上的深沟!我们经常会把父母亲的爱看成理所当然,似乎父母亲必须给予爱给我们似的!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诸如此类尊父爱母的名言俯拾皆是。但当下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尊敬、孝敬父母的人呢?不仅这些这些名言被人们淡忘了,而且还出现了“空巢老人”,“啃老族”这些新名词。这不正好反映了人们对孝心的忽视么?

而对整个社会而言,这部影片也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在故事的最后,彩金没有回到他的生母身边,而是跪在养母面前,祈求他们回家,希望永远不离不弃。对于现今社会,孤寡老人无人赡养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影片中的小彩金却向我们阐述了千古之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虽然有“血浓于水”这一说法,但养父母对于彩金而言,是恩重如山的啊!彩金用它的选择告诉我们“知恩图报”的大道理。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生活点点滴滴,父母用心良苦。爱爱我们父母,父母开开心心。乖乖巧巧听话,父母乐开花!

“孝”谈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前几天,在微信看到一个80后美女博士王帆的演讲视频《做一个怎样的子女》,演讲令人深思,窥人发省。那个视频我是在父亲的病房外看的,因此更受震撼。演讲强调:至亲之情不应该是彼此看着对方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看了这个视频,我觉着有一种羞愧,就像华少点评的那样,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会做儿女,也不会做父母。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父母从小都在教我们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好好做人,但从来没有教过我们如何的孝敬他们。当我们成为父母以后,我们也没有教过孩子如何去孝敬我们,说实话,我们无从教起,因为我们本身就不会。

演讲中谈到80后的独生子女这个特殊年代,其实我们这些60、70后的父母,同样也是一群“空巢”老人。我们每个人不仿静下心来想一想:从出外求学开始,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我们一年时间回家探望过几次父母?我们以探望父母的名义回家,真正的陪父母说了几句话?当我们的父母总拿着儿女的过去在他们的朋友面前炫耀时,我们汗颜了!

于是,我有了一种急迫感,就是把父母接到身边来。本以为这没什么难度,但当我给父母提出这个请求时,两人默然……我才想起来,父母每次到我家,是从来不过夜的。问其原因,总是说在我家不习惯,一个人也不认识住着着急,或者就是家里没人不放心。等等诸多理由,其实就是不愿意住在我家。

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女儿出生时,那次父母兴致勃勃来伺候老婆坐月子,结果母亲和岳母生活习惯不同,岳母心直口快,说了她几句,结果母亲闷闷不乐,给我诉说委屈。为了不再产生这样的矛盾,孩子满月一过,我就让父母回家了。之后,父母再也没有来给我带过孩子。孩子慢慢长大了,对于爷爷奶奶的感情明显没有对姥姥亲昵。无从说孩子什么!谁带大的孩子对谁亲,这是必然规律。也曾经想过改变这种情况。

曾经看到过这么一段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平常如果不懂太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你就记住一条,在孩子面前,拼命的孝敬你的父母,这样孩子以后也会向你孝敬父母一样来孝敬你。可是每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年只有三、四次的“表现”机会,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多少呢!

孝顺,从一定层次上来说,就是陪伴,陪伴产生共同的经历,有了共同的经历,才会有共鸣,才会有谈话的话题。这些话题的沟通,是我们与父母交流的元素。我们现在留给父母的都是小时候那些回忆,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填充父母的现在。有时候我会非常的羡慕妹妹,因为她是一直陪伴在父母身旁的。当父母在别人面前夸我孝顺时,我觉着很违心,其实最孝顺的人是一直陪在他们身旁的妹妹一家。当父母待我们如客,我们的孝顺从何谈起?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无孝子。”我有些不认同这个说法,不论“孝迹”,“孝心”如何体现?我国古代有一部《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不孝主要还得看“行”。“行”在这里蕴含着事迹,说教如果没有事例,如何让大家接受,于是到了元代,我国又衍生了一部《二十四孝》,其中里面的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二十四个故事,大多数人耳熟能详。且不说这些故事是否可以效仿,是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就其事例能流传至今,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最起码证明了我的观点:孝顺不但要有孝心,还要有孝迹。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孝顺之心,但是我们缺少孝顺父母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有孝心,无孝道。”如何尽孝道,我也不懂,但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为。自己明明每月只能挣来三千块钱,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孝子,非要花六千元去给父母买东西,可是你跟人家每月挣三万块钱,拿出一万来给父母花销的人比,是不是还差点?这就是前面对联中所说的“论心不论迹”的原义。孝顺的方法很多,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是孝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本身就不多,他们是最容易满足的;其次要弄懂什么是孝顺,孝顺孝顺,“孝”不一定非要“顺”着父母的意愿来。庄子说“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我们的父母如果都是岳母、孟母那样的人,顺是必须的。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恰恰都是一些普通人,修养不一定都很高。是有那么一句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但是这句话有个参照物,那是对儿女来说的。对社会和公众来说呢?如果我们的父母有错,做为儿女能及时指出,是最大的孝道;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孝”本义有效仿、传承之意。《礼·祭统》中这样解释: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本意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然而孝只是指的是孝敬父母吗?

《三孝诫·七古》中把“孝”分为三个层次,“人生三孝上中下,一孝更比一孝大;父母恩情比海深……天地恩情过父母……圣贤恩情胜天地……”简要概括三句话:孝敬父母;效法天地;效仿先贤。至此处,本文主题尽显:“孝”者,继承、发扬尔。此为“孝”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