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_650字650字

围墙_650字

650字 初三

书桌靠窗,所以我最爱爬上窗,坐在窗沿上。拉开窗帘,让新鲜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充满整个房间,烘得暖暖的。书桌,椅子,床,被子,都散发着一股阳光的味道。

安逸地躺在窗台上。可以很放心,除了会有遭遇“空袭”――被鸟屎砸中的危险,你不必有会坠楼的担忧,因为有那保护神――防盗网。

阳光每次都会被防盗网划成碎片,散落在身上,房间里的阳光同样支离破碎。向窗外望去,窗口的狭窄,封锁了视线。周围的楼房,像一座座山遮住了视线。最后,还不忘一堵墙头扎满碎玻璃的墙。刚刚挡住了墙外的一条小路,那边,还是一排又一排的楼。

这倒像紫禁城,里一层,外一层,到了城墙外还不忘加一条护城河。真难以想象我每天都生活在这牢狱一般的地方。想下楼,出去晒晒太阳,还要经过一道加锁的木门,又一道合金的防盗门。看来,所有的人家防盗都武装到牙齿了。

躺在老爸的汽车顶上。

天,依旧如此狭窄。两边的“山崖”把它挤成了“一线天”。屋外,你仍旧逃不掉阳光被四分五裂的情景。围墙上方的五,六条“粗黑”的电线,把阳光切割成了几块,洒在我的身上,还留着五,六条印记。

天空,什么时候变的破碎?

围墙,似乎在人们心中也竖起了一堵心墙。对他人的猜疑,仇恨,都成了普遍的心态。每当有谁在外面说什么,或者谁来了,准不会像以前那样打一个招呼,或去聊一会儿。或许你曾经见过:在外面发生了一些动静,就会从窗边,门缝往外望;出门见了邻居,也不会打个招呼,却扬长而去……

到底是什么使人们产生猜忌,怀疑?是什么让人们筑成高高的围墙,甚至心墙?人们的善意,良心到底有多脆弱?

如果依然存在不信任。心墙,会不会把没一个人分开呢?

清明那一刻

600字 初二

凋零的花败落于泥土中,滋养更娇艳的花儿,先辈的血洒遍祖国山河,孕育更辉煌的一代。从那一刻开始,我感觉自己的责任又多了一份。

清明将至,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清明祭扫活动。

我们来到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园中春树翠柳,溪流池沼让人心生肃穆——这里一千多平米的地下竟长眠着两百多名革命先烈。我终于明白“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感受着这样的氛围,我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默哀时,烈士纪念碑前,一百多号师生无不低头哀思。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做多余的动作,只有风吹过耳畔的声音,共青团的旗帜迎风飘扬。一分钟的默哀像一张相片,定格在肃穆的陵园里。

我们又去参观纪念馆。没有一个人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看着玻璃后锈迹斑斑的匕首、陈年的步枪,我们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红军战士使用这些武器对抗敌人的坦克、飞机。“当年他们都是提着脑袋在革命”,老师的话不断在我脑海回荡。

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掀翻了旧时代,把享受新生活的机会留给后人。那一刻,我不再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沾沾自喜——一个在先人余荫下生长的后辈小生没有这种资格。

正如老师在活动结束时说的:“现在,你们不需要为国家做什么牺牲当个烈士,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做你们应该做的事情,担你们应该负的责任。”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老话说的很对,但后人也可以孜孜不倦地给树以养分,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多做一分的贡献。

从那一刻开始,我觉得每个人的身心似乎都沉重了许多,仿佛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