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900字

成功的秘诀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成功的秘诀,在于头顶有天,脚下有地,眼中有人。

——题记

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深作家对写好作文的理解是,要头顶有天,脚下有地,眼中有人。简单的十二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不禁引起我的思考: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人都向往着成功,追求着成功,仅有寥寥几人真正的成功了。表面上看去,他们都是有天赋,有才能的人,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以前有一位围棋大师,他有两个徒弟。小徒弟的天赋强于大徒弟,他认为自己的水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便骄傲自满,每每大师讲课都不认真听;而大徒弟,自知水平不高,怀着“笨鸟先飞”的心态,他听讲十分认真,遇见困惑处一定要想明白。大师也不说什么,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渐渐地,在师兄弟的切磋中,小徒弟发现自己下不过大师兄了,同样的招式,效果却大不相同。他困惑的问大师:“我的天赋强过大师兄,我们俩又有同样的师父,为什么我就是赢不了他?”大师道:“因为你缺少一颗谦虚的心,永远不要轻视现在比你弱的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超过你。眼中有人,才能成功。”小徒弟醒悟,从此不再骄傲,终成一代高手。

大家对于“空中楼阁”这个故事一定很熟悉吧。财主请工匠来为他盖一座房屋,当他发现他们在盖第一层,财主说:“我只想要第三层,一二层你们就不用建了。”可惜他不知道,没有一,二层打基础,第三层又怎么建的起来呢?有很多人对故事中傻财主嗤之以鼻,然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不乏上课不认真,课后不复习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就想考得好的同学,成功是靠平日里的艰苦付出得到的,如果不在平日里下功夫,脚踏实地,成功也只能是泡影而已。

清朝大贪官和珅,初为官时本清廉,被乾隆委以重任,由于他年纪轻轻又官居要职,所以遭到朝中官员的恶意对待,这使他开始向心狠手辣转变。他勒令商人们臣服于他,定期收取税金,若有不从者便以“剿匪”名义灭门,他由此获得了大量利益,已是衣食无忧。他又找借口除掉了大多数朝中反对他的官员。但他并没有适可而止,而是欺乾隆年老,名义上是复述乾隆旨意,实际上变成了和珅一人主宰朝中大小事务,可谓权倾天下。乾隆死后,和珅因太放肆而被嘉庆帝赐死,落得个贪官之名。

假设和珅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或是他遵守一个臣子的本分,他便可以享受这万贯家财潇洒幸福的过完一生,比起短命而忘,遗臭万年,哪个更好些呢?野心再大,也要头顶有天才是。

拥有一颗谦虚的心,一个求实认真的态度,一条绝不逾越的底线,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赤壁的岸

900字 初三 记叙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题记

夕阳如血,金黄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显得波光粼粼。在赤壁的岸边一叶轻舟驶过,碧波荡漾。我一身白衣静坐舟上,任凭涛声打破无尽的愁绪,像无数流莺在耳边翻飞盘旋。涛声阵阵,我伫立江畔,尽管心中是一贬再贬的落魄与亡妻亡子的悲痛但面对这天地伟景,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苏轼,是呐"一门三大家"的苏轼,是那个感叹"江山如果,一时多少豪杰"的苏东坡。这是何等的浩方啊!

苏轼的一生是淡泊的,在任途中不论是登入高峰抑是跌入低谷,却始终为人民谋福求利。

苏轼的思绪是忧愁的。在这"缺月挂疏桐"之时,在那"漏断人出静"之刻,月光洒在竹林见,不远处的竹屋内高歌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道身影走出证实苏轼!他十二仰望明月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思念亲友的苏轼用这样的方式表现对他们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苏轼的性格是豪放的,他曾带着"锦帽貂裘,干起卷平岗。"苏轼摸着鬓白的发烧,望着死去的老虎,心中豪气冲天,"鬓微霜,又何妨"面对外寇入侵,苏轼这样高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沧桑的经历、豪放的性格、忧愁的思绪加上那不世出的文采能苏轼跻身成为北宋文坛最耀眼的明星,他善于把种种离愁别怨挥毫泼墨,在笔下凝成一篇篇传世佳作。论书法,苏轼与黄庭坚并作"苏黄",论是苏轼与辛弃疾并作"苏辛"

这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赤壁岸边那个淡泊的苏轼!什么是淡泊?淡泊是文天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是李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歌,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身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低吟,是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苦涩黯然。

还记得苏轼到黄州已有一两年了,曾经令苏轼粉身碎骨的"鸟台诗案",,,已经烟消云散,却也断绝了他还朝为官的念头,因而有了"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的哀婉,再叹又是一年风起时。

也许正是那沧桑的经历、豪放的性格、忧愁的思绪才铸就了"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洲冷。"的苏轼。

赤壁岸边,我们还依稀能够辨认那苏轼的身影。他那淡泊的心永垂不朽。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苏轼早已决定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