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景600字

校园一景

600字 初二

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我们又回到了学校的怀抱。当我走进校门,看着熟悉的校园,我最怀念的,还是那个葡萄架。

上小学时,我们的教室就在葡萄架北面的教学楼上,一出教室门就可以看见楼下的葡萄架。

以前没有认真看过,现在一看,回忆却一下子涌进了脑海。

以前春天时,葡萄开始发芽了。点点的绿色缀在白色的木架上,变成了一幅风景画,清雅幽静。

到了夏天,大片大片的树叶爬在木架上,织成了一张大大的绿毯,我们总爱在这绿毯下乘凉,嬉戏玩闹。那时,小小的我站在树下,看着满架的郁郁葱葱,看着看着,心中就起了疑问:怎么看不见葡萄呢?现在,我站在树下,想起那时的疑惑,还有些忍俊不禁。

到了深秋,葡萄树的叶子掉了,变得光秃秃的。但我知道,它的枯萎是为了更好地去发芽,它会在冬天好好休息,然后来年又鼓足所有的力气去发芽,去生长。记得那时,我还摸了摸葡萄树,然后对它说:“葡萄树,别担心,就算你变得光秃秃的,我也喜欢你。”

在葡萄架的东面,有一间小木屋,那是学校的舞蹈教室。舞蹈教室的前面,是一个“小花园”。碧绿的草坪,铺着几块石板当作小路,还种着几棵树。我说不上来那几棵树的名字,每到三四月份,那些树就会开花。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再过一段时间,花瓣开始落下的时候,就更加美了。纷纷扬扬,铺满了草坪。

葡萄架,是我儿时的乐园,有我弥足珍贵的回忆;小木屋前的草坪,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美”这个字。它们,是我最难忘的校园景色。

给予与施舍

600字 初二

一轮圆圆的皎月穿梭于淡淡的云层之中,窥视着下面热闹非凡的人们。夜市中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光斑,人声鼎沸。

撸串的汉子们喝了点酒,兴致高昂地谈笑风生,面红耳赤地争论着什么;旁边的小孩哭丧着脸,央求着大人玩这儿买那儿,耍着赖;路边卖冰激凌,爆米花的小贩吆喝着招揽客人。哭声,笑声,男声,女声,童声,熟悉的,陌生的,悦耳的,沧桑的……各类声音响成一片,带着浓厚的烟火气。

在一个角落里,靠墙坐着一位老人。他头发灰白杂乱,像是很久未打理了,身上衣衫褴褛,已看不出根本的颜色。身边放着一个碗,虽完好无损,却布满了黑色的污渍,一根不太笔直的拐杖倚在墙上。

他半靠在墙上,低垂着眼不说话。身旁一片清冷,在这环境里显得格格不入。

一对小情侣走过这位老人,其中的女孩似乎有些不忍,走过之后,回头瞟了几眼老人。

女孩停下了脚步,拉了拉男孩的衣袖,踮起脚来低声耳谈。一会儿,男孩返过头来到老人面前,掏出五十元钱,丢给了老人。

纸币被徐徐夜风吹着,在空中左右摇摆着慢慢飘落在地上。

老人抬起了眼,望了下躺在地上的纸币,极轻地叹息一声,似有些无奈与悲凉,还是开口用沙哑的声音道了声“谢谢”。

这时,一位带着一个小男孩的母亲也停在了老人面前,她蹲了下去,捡起地上那张纸币,连同自己掏出的五十元一起轻轻地放在了那个脏碗中。

老人有些诧异,微微愣了一会,回过头来连忙道了两声谢谢。

男孩不肯折腰,潜意识地高高在上,这不是给予,而是施舍。给予是平等的。给予者没有高人一等,被给予者也应得到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