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泉1200字以上

神泉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神泉是我们村的一口古井。

我小的时候,常听老辈子人念叨,还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一周姓男子从江西只身流落至我们村,凭一身精湛的裁缝手艺赚些银两,盖了几间瓦房,又在屋前掘了这口井。后来,他娶妻生子,儿孙满堂,渐渐繁衍成当地人丁最为兴旺的一大家族。族人们都说是甜润清澈的井水养育了周家,便尊称这口井为神泉。家乡一带的老百姓也将周氏家族称为“神泉周家”。

神泉坐落在我家老屋对面。井口呈四方形,麻石砌就的井壁上爬满了青苔。里面水清如镜,在阳光下轻轻划动水面,波纹荡漾,就像搅碎了一桶金子,星光点点,闪闪烁烁,有种炫目的美;捧一口,喝进嘴里,又有一种透心的甜。

村民们每天的生活几乎是从神泉边开始的。晨曦初露,人们便三三两两赶来打水,挑桶提罐,说说笑笑,络绎不绝。晨光里,桶桶罐罐撞击着井沿的麻石,发出声声脆响,仿佛清越的田园小调,悠悠缓缓地飘荡在山野的静空。

待到日上三竿,暖暖的阳光将溪畔垂柳悠长的倩影投射在井边,树上蝉鸣声声,绿荫里,上下屋场的姑娘嫂子、婆婆姥姥便围着古井,一面噼噼啪啪地捶衣,一面口无遮拦地闲聊:栏里的猪、园中的菜、自己的崽,谁家的婆婆与儿媳磕磕绊绊,哪个小寡妇勾引邻村的泥瓦匠……你一言,她一语,笑声、叫声、惊叹声,伴和着取水声、捣衣声,将泥土上的疲惫打发得无影无踪。日复一日,幽深的神泉里储满了家长里短的故事、柴米油盐的忧乐,还有女人们五彩驳杂的梦。

三伏天,地面在炽烈的太阳炙烤下如同烙铁,稻田里也干涸得绽开一条条浅白色的裂缝,古井里却总是一汪碧泉,盈盈满满。好心的人便在井边放一个木瓢。那些挑担的、推车的、南来北往的,汗流如注,喉干舌燥,立即停住脚,抓起木瓢,舀满水,咕噜咕噜一顿豪饮。片刻之间口舌生津,凉意习习;抹抹汗又匆匆赶路,脚底生风。

清甜的神泉滋养着一方乡亲,古井渐渐成了人们心中的图腾。每年秋收刚过,村里会举行隆重的掏井仪式。通常是先由一位年纪最长的老人在井边摆上供果,点燃香烛,三叩九拜祈求古井赐福降瑞。随之,在一阵鞭炮声中,大家便七手八脚将井水掏干,取出泥沙;末了再用布条把井沿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第二天,古井里又是一汪愈加清澈见底的甘泉。

村子里流传一种说法:掏井之后,谁能第一个喝上神泉,这一年会天降吉祥,好梦成真。情窦初开的姑娘便会起个大早,胸搭麻花辫,身着碎花衣,顺手在路边再掐朵野花插到头上,一个人悄悄溜至井边,俯下身子,抢先捧起神泉喝一口;然后双手托腮,临水自照,痴痴地想着自己心仪已久却又羞于启齿的那个男人。幽清幽清的井水里,很快便倒映出姑娘羞涩艳红的脸庞,连同她甜美的春梦,随着水波轻轻飘荡……

盈盈一古井,不知见证了多少乡邻的苦乐年华。

日子流水般过去,古井一直像远在乡下的一位慈祥的长者,让我有种割舍不下的惦记,总想再扑到它的身边,喝一捧甘洌的神泉,听一回家长里短的趣闻。曾经的那份滋味,愈是隔着岁月,愈是浓得化不开。

前些日子,我回到乡下,早早地吃过晚饭便直奔神泉边。手扶垂柳,定睛一看,期冀的心顿时有如失魂似的沉落。孩提时的蝉儿已带着它们的吟唱不知去向,古井像一个被遗弃的老妪,孤零零地蹲在小溪边。许是多年再没有人掏井,四周长满了杂草,水也变得混浊不清,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深褐色的碎屑。唯有溪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舞飞扬,像是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神泉边昨天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

我举目四望,一辆辆晚归的摩托驮着男男女女从我身边宽敞的水泥路上呼啸而过,远远近近是一幢幢精巧别致的“小二层”。眼前一座乳白色瓷片铺满墙壁的小楼房顶上,安装着锅式电视接收器。透过紧闭的铁栅栏大门,我清楚地看见院内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位打扮入时的女人,一边用黑色胶皮管套在自来水龙头上漫不经心地浇花,一边用警惕的目光定定地盯着我这张陌生的面孔。铁门边,一只大黄狗张嘴吐舌,坐卧在斜阳里。

我不知所措,伫立在古井边。此刻,对面山顶的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首流行歌曲,歌声婉约柔靡:“昨晚的月亮昨晚的云,离开你,我的心一片怅然……”

神游武则天陵园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虽然我没有去过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气势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但今天我很有幸可以到武则天陵园——乾陵来游玩。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唯一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

我们一家人带好装备就出发了。走了一段路后,从最初的三个人,不知不觉变成了一大群人,这些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的“驴友们”,有大人、小孩、老人,其中还混杂着一些“小贩”,他们卖力地吆喝着,“一瓶水3块、饮料5块、夹馍3块……”,简直就是“天价”,可是一心赶路的我们身处在着“荒郊野外”不得不买这些食品,真希望有人来管管这些“挣亏心钱”的小贩们,还老百姓一个和谐放心的环境。

“今天来乾陵的人怎么这么多呀?”我很纳闷地问爸爸。“今天是大年初一,每年中只有今天门票免费,平时一张票要80多元呢!”爸爸不假思索的回答。我立刻拍手叫道:“太好了!真希望这种优惠活动能够多一些。”

随着“大部队”人流继续蜗牛般的向前挪动着,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乾陵脚下。站在山脚下,一眼望去乾陵神秘古朴的美景一下子吸引住了我们。于是,我们一鼓作气地爬完了这通向美景的石阶,回头望去,足足有五百多级石阶,真是“要想观美景,必先登高楼”。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乾陵第一大景——六十一蕃臣,六十一蕃臣分布在大道两侧,左侧有三十二位蕃臣石像,右侧有二十九位蕃臣石像,经过岁月的沧桑,这些蕃臣的“头颅”已经不知去向了,但是他们依然威武地站立在陵园中,在向后人讲述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观赏完六十一蕃臣,我们来到乾陵第二大景——无字碑,无字碑是高约8米,重约98吨的一块整石,它是中宗李显下令为母后而立的——无法用文字来写下功德无量的母后,故为无字碑。后来许多文人在上面题诗刻字来颂扬武则天。

我们继续向前进发,忽然发现在松树林路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似乎在观看一个盛大的表演,走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位叔叔正摆弄一个小布娃娃,在他的“命令”下,小布娃娃灵活自由地向游人们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惹得大家发出一阵阵掌声!“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机关呀?真想一问究竟。我也想跃跃欲试,指挥着属于自己的小布娃娃向我的朋友们炫耀一番……”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发生这么神奇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历史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纷纷来拜访。

走着走着,脚下的路不知不觉变陡了,妈妈担心地说:“这山路这么险,咱们还是打道回府吧。”“好不容易爬到这里,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可以登顶了!”我耐心地央求妈妈,妈妈被说服了。

爸爸拉着我,我拉着妈妈,我们一步步向前,互相鼓励着、协助着……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站在嶙峋怪石堆成的山顶,凉凉的微风吹在我们的脸上,舒服极了。从上向下望去,远处村镇的房子变成指甲般大小,正在向上爬的游人们好似蜿蜒的小溪流……我很快拿出相机抓拍了这难得的美景,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们依依不舍地下山了,一路上伴着歌声、笑声,声声入耳。我们今天真的体验了一回“痛并快乐着”。

陕西汉中城固县汉中市陕飞一小五年级:陈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