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歧,国为大——阅《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有感_900字900字

君臣之歧,国为大——阅《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有感_900字

900字 高二 读后感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君臣之歧,

以国为大。

巾帼称帝又如何?

所谓,能者居之。

皇位,是一把利斧,开天辟地,所向披靡。可锋芒毕露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武则天称帝,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登基,那在重男轻女的朝代哪可容许?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大逆不道之举。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老谋深算的借着驱逐妖婆的噱头想要趁机某朝篡位。胆小怕事的,只是佯装着臣服,想要明哲保身,私底下却怯懦的念叨着,国将亡矣。唐将灭矣。

武则天的手段毒、辣、狠。曹操有余,刘备不足。她把重臣狄仁杰拘禁。她怕狄仁杰帮着朝中那些有着狼子野心的人一起反她。她的过于小心也成了她的致命伤,差一点她就要失去这位忠臣。真理的落成总需要经历些个磨砺。

狄仁杰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全文。表面上他是一个高超的侦探,破解迷云,在波谲云诡的深宫中揭开通天佛屠下的奥秘。但是,一番下来,他的品性也演得透彻。他是一个至真至情的汉子,他的爱国之情无人能及。在末尾,武则天拉着他的手,眼泪纵横的说:“你难道不想杀朕?你为何不反朕?”狄仁杰只是浅然一笑,跪下,作揖,虔诚地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要赏赐,不要功名,不要名垂青史,狄仁杰选择了隐士。

他为什么没有怪武则天拘禁他,他为什么没有怪武则天暗杀他,他为什么甘心扶持一个女人做皇帝,他的以德报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民贵君轻,那些口口声声立新帝反女皇的朝廷之臣究竟是赤胆忠心呢还是别有居心?

何谓国?国家,国家,当国当作自己家。皇帝用来干嘛?作为统治者,为万民谋福祉。只要有能力,有本事,是男是女,是满是汉,不分尊卑,谁当有何妨。

口口声声叫嚣着保家卫国的人啊!你们是真正的爱国么?你们以除妖婆为名大动干戈,生灵涂炭,究竟是为了一己之私呢?还是所谓的报国义举?

爱国是爱民,不只是一种遵循,抓着那些规矩不放,墨守陈规,陈芝麻烂谷子都拿出来念叨。老顽固们扪心自问,武则天称帝如果没有女儿身的拖累,贡献非凡,其间利弊,自作衡量,孰是孰非?

臣曰:“妇人家岂可担此重任?”

君曰:“朕为万民倾心血,全为苍生,如今国泰民安。实乃政治之福,百姓之福,朕问,何处不可?

民曰:“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吾要明主,而非玩偶。”

慈溪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劳欣欣

待战鼓响,正是马革裹尸时_550字

500字 高二 读后感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在读屈原的《国殇》时,有感而发。)

也许,那是一位战士。

他跪在已七十岁高龄的老母面前,说:“娘亲,听那战鼓敲响之际,正是儿魂归之时。”

读了这首诗,这幅画面却莫名其妙地占领了我所有的思绪。我能看到那一个个倒在血泊中的战士,他们可能早已遍体鳞伤,血染红了他们的眼睛,他们像一只只失了本性的凶兽一样,厮打残杀……刀子吸着血,“愉快”地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它们不知疲倦地割断战士的血脉。在他们的身体上,画着血色的悲哀,浓艳的,惨痛的红花,从他们心间开始,扎根在了土地上。

这是战场。是有家之人为了脚下那寸寸黄土而战的战场。

战场啊,多么残忍的名词。

那是一个断了两指的兵。他用仅剩的三根手指,抓了一把黄土地,敌人从他的身上践踏过,他把手往回收着,连着那一把根本无法握住的土地——然后尸首分离——他多么想再闻一闻这家乡的黄土地啊……

说是多么伟大多么无私的战士,他们,也仅仅是爱家,胜过爱自己。

援玉枹兮击鸣鼓。我身首异处。

出不入兮往不反。只因家在身后,父子老幼。

平原忽兮路超远。那么就让我守在这里,顶天立地。

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不敢到下,不得不强大……

你知道的。待战鼓响起之时,正是我马革裹尸之际。

余杭高级中学高二:姚佳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900字
栏目热门